第十一章 忘言之境
长安城的晨钟穿透薄雾,萧疏独立在国师府最高的飞檐上,指间捻着那枚玉簪。簪身温润,刻字却凌厉如刃:“镜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日了。自光门一战已过十日,林未央音讯全无,神农不知所踪,就连昆仑镜也失去了感应。朝堂上新帝年幼,政事皆由内阁处理,仿佛从未有过国师,也从未有过那些惊心动魄的轮回。
一切平静得诡异。
“国师大人。”暗卫无声跪禀,“北境八百里加急,冰镜湖...融化了。”
萧疏眸光一凛。冰镜湖乃极寒之地,终年冰封,此刻绝非融化之时。
三日后,他重返冰镜湖。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湖水晶莹,深不见底,湖心却浮着一座冰雕莲台——与姬轩辕记忆中封印镜心的莲台一模一样。
更奇的是,湖面竟开始映出倒影。他的倒影戴着国师冠冕,眼神却悲悯如佛。
“镜湖映心。”身后传来苍老的声音。萧疏猛然回首,见一蓑衣老翁垂钓湖畔,鱼篓空空。
老翁不看他,只望湖面:“善者见善,恶者见恶,执者见执。”鱼竿轻提,钓起的竟是一面破碎的铜镜。
萧疏心中剧震:“前辈是...”
老翁终于转头,斗笠下竟是一张与白玉京相似的脸,眼神却沧桑如亘古:“老夫姜榆罔,神农之弟。”他轻抚铜镜,“家兄执念太深,苦了你们这些孩子。”
萧疏怔住。神农还有兄弟?
姜榆罔似看透他心思:“姬轩辕没告诉你?第一任镜主本是吾兄弟二人。兄长掌炎帝令司生,我持昆仑镜司死。”他苦笑,“但他贪求双全,终遭反噬。”
铜镜映出过往:原来神农为完全掌控轮回,暗中对姬轩辕种下镜毒,导致其恶念化生。姬轩辕不得不自我封印,等待能承受双镜之力的继任者。
“未央在哪?”萧疏急问。
姜榆罔指向湖心:“在镜湖之眼。但救她前,你需做出选择。”他取出两件物品:炎帝令与昆仑镜碎片。
“持炎帝令,可救她,但镜魂将永染炽焰;持昆仑镜,可净镜魂,但她将永困镜中。”
萧疏却问:“为何要选?”
姜榆罔叹息:“因镜魂只能存一。这是神农设定的法则。”
萧疏忽然笑了。他取出林未央的玉簪,轻轻划过掌心。鲜血滴入湖面,竟不被湖水化开,反而凝成一面血镜。
“我选第三条路。”他将两件神器投入血镜,“以我镜魂为桥,续她性命。”
姜榆罔色变:“你会魂飞魄散!”
血镜中,两件神器缓缓融合。萧疏的身影开始透明,却带着释然的微笑:“姬轩辕选我,不是因我能承镜魂,而是因我愿舍镜魂。”
就在他即将消散时,湖心莲台突然绽放!林未央安然卧于花心,手中捧着完整的昆仑镜。
镜光笼罩萧疏,将他逐渐凝实。林未央睁眼轻笑:“傻瓜,我早与镜心合一了。”
原来她被卷入光门时,镜心自动护主,与她融合。方才种种,竟是镜心对萧疏最后的考验。
姜榆罔抚掌大笑:“好!好!终于有人破了神农的局!”说罢化作青烟消散,只剩鱼篓中的铜镜。
镜中映出一行新字: “镜非镜,舟非舟,渡者自渡。”
萧疏与林未央相视一笑,携手踏波而去。湖面渐渐恢复平静,映出万里晴空。
这一次,镜中再无阴霾。
(终)
后记:镜海拾遗
《玉阙恩仇录》写至终章,恍如大梦初醒。案头青灯犹在,砚中墨迹未干,而书中人物悲欢,已随卷轴收拢悄然远逝。然掩卷沉思,犹有数言如鲠在喉,不得不诉与诸君。
此书肇始于三更夜雨,当时忽见窗上水痕蜿蜒,竟似镜中血泪图腾。惊起提笔,萧疏、未央诸人便自墨痕中走出,自此缠绵纸上年余。其间每每写到轮回辗转处,搁笔推窗,见天际晓星沉浮,竟不知今夕何夕。
最难忘是写昆仑镜阵时,恰逢江南梅雨。连月阴湿,书斋镜屏竟生霉斑,斑纹恰似九州舆图。夜半常闻镜中若有叹息,不知是雨声穿牖,抑或书中人低语。及至写冰镜湖决战,恰见院中积雨成洼,映出穹苍倒影,恍然悟得“镜湖映心”之境。
至若人物命运,实非笔者所能全主。如白玉京本设定为寻常配角,不料写至骊山陵一章,竟自行扯破伪装,露出神农真容。又如西王母原应殒身昆仑,临到终局却借玉簪传讯,生生挣出另一番天地。此等变数,大抵是书中人自有其魂灵,不肯屈从作者摆布。
尤记得写轮回之谜时,恰读《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也。”掷书长叹:萧疏辨镜中倒影时,岂非正是庄周辨梦醒之时?然世人皆笑庄周痴,不知几人能辨自家身在第几重镜中。
今书虽成,而疑窦未绝:神农执念究竟所起为何?姬轩辕可曾悔镜主之择?未央与镜心合一后,可还忆得江南烟雨?此中留白,非为疏漏,实愿诸君各以心镜照之,自见真意。
临楮怆然,忽见窗台玉簪沾露,恍若故人踏月而来。料想天地为镜,众生皆在镜中辗转。惟愿诸君读至轮回处,不妨扪心自问:此身可在镜中?镜中可有真我?
如是,则此书不枉矣。
——某年梅子黄时于听雨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