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拂晓天涯 (终卷大结局)
江南烟雨,濡湿了青石板路,也朦胧了远山近水。乌篷船在蜿蜒河道中轻轻摇晃,载着一段沉静下来的时光,驶向未知却又不再令人惶惑的未来。
船头,苏墨白撑着竹篙,动作不算熟练,却稳当。体内那新生的星幽内力虽只浅浅一层,却圆融流转,支撑着他并不感到疲惫。胸口膻中穴内,那被封印的源核如同沉睡的第三颗心脏,缓慢而稳定地释放着微弱的能量,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肉身与神魂。
谢静舟安静地坐在船篷下,素手捧着一杯粗茶。她虽目不能视,却能感受到拂面而过的、带着水汽和花香的和风,能听到岸边浣衣女子的笑语、孩童的嬉闹、以及商贩悠长的叫卖。这些平凡而鲜活的声音,对她而言,比任何仙乐都更令人心安。
她的伤势尚未完全痊愈,脸色仍有些苍白,但那股萦绕不散的、深入骨髓的孤寂与冷厉,却在江南的暖风细雨中悄然融化了许多。左肩的疤痕依旧在,却不再仅仅是痛苦的印记,更承载着共生与守护的契约。
任何伤痕,终会被时光抚平,赋予新的意义。
“我们接下来去哪?”谢静舟轻声问道,声音融入欸乃的桨声中。
苏墨白停下撑篙,任由小船随波轻轻荡漾。他望着远处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山,沉默了片刻。
天机宫没了,幽冥殿名存实亡,宇文玄蛰伏,北凉王远在北疆……仿佛所有的仇怨与纠葛,都暂时被按下了暂停键。但他们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幽冥殿主逃脱,源核封印在身,婆婆下落不明,周喆生死未卜……还有太多未了的因果。
“先找到婆婆。”苏墨白最终说道,语气坚定,“她为我们付出太多,不能让她独自承担所有。”这是责任,亦是牵挂。
谢静舟轻轻点头:“嗯。”
任何归途,都因有牵挂之人。
“然后呢?”她又问。
苏墨白转过身,看向她。雨丝拂过她的发梢脸颊,留下细微的水珠。他心中那片因仇恨和使命而冰封的角落,仿佛也被这江南烟雨彻底润透,生出新的柔软枝桠。
“然后……”他顿了顿,声音放缓,“找个安静的地方。你需要好好养伤。我也需要……重新练剑。”
不是复仇之剑,不是守护之剑,而是属于他自己、印证这星幽之道的剑。那本源核虽被封印,其中蕴含的庞大能量与扭曲的法则,既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若能参透平衡之理,彻底掌控这股力量,或许能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谢静舟的嘴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弧度:“好。”
任何未来,皆可共同描绘。
船靠了岸,是一座热闹的临河小镇。两人找了间干净的客栈住下,打算休整两日再打探消息。
是夜,月明星稀,清辉洒满庭院。
苏墨白在院中缓缓练剑。手中已非凡铁,而是瞽叟所赠的那柄蕴含星辉的古剑。剑招依旧是他熟悉的“星罗剑诀”,却又截然不同。剑势不再追求星辰运行的浩瀚轨迹,而是更重意蕴,时而如星芒乍现,迅疾精准;时而如幽雾弥漫,缥缈难测。星辉与幽光在他剑尖流转交融,虽微弱,却和谐自然,带着一种初生的、包容一切的可能性。
谢静舟坐在廊下,侧耳“听”着剑锋破空的声音,感知着那空气中流淌的、奇异而平衡的力量波动。她缓缓抬起未受伤的右手,指尖微捻,一缕极细微的、融合了太阴之力的幽光如同活物般缠绕跳跃,与院中的剑势隐隐呼应。
他们都在适应和探索着这新生的力量。
忽然,苏墨白剑势一收,目光锐利地望向院墙角落的阴影:“谁?”
阴影中,传来一声轻微的、似乎带着赞许的叹息。
一个身影缓缓走出,月光照亮了她布满风霜却依旧坚毅的脸庞——是婆婆!
她看起来疲惫不堪,衣襟上甚至还带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显然经历了连番恶战,但眼神却明亮有神,看到安然无恙的两人,明显松了口气。
“婆婆!”苏墨白和谢静舟又惊又喜,连忙迎上前。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婆婆打量着两人,尤其是感受到他们体内那迥异于从前、却更加深邃平和的气息,眼中闪过欣慰与惊讶,“看来,你们因祸得福了。”
任何重逢,都值得庆幸。
三人回到房中。婆婆简单讲述了之后的经历。那日她一路追踪幽冥殿主,与其麾下残党数度交手,虽重创了对方,却也被其利用北凉混乱地形逃脱,不知所踪。她担心两人安危,一路寻着可能的线索南下,终于在此处找到他们。
“宇文玄那边暂时没了动静,像是真的缩了起来。北凉王宇文博也安稳得很。但幽冥殿主……此獠不除,终是心腹大患。”婆婆语气凝重。
苏墨白和谢静舟将镇魂塔底发生的一切,包括初代殿主显灵、源核被封印等事,详细告知了婆婆。
婆婆听完,沉默了许久,才长长叹了口气:“星幽同源,平衡封印……原来如此。两位始祖果然深谋远虑。”她看向苏墨白,“源核封印于你体内,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你需谨记,力量是工具,心才是根本。莫要重蹈幽冥殿主的覆辙。”
任何力量,皆需慎用。
“晚辈明白。”苏墨白郑重应下。
“接下来,有何打算?”婆婆问道。
苏墨白与谢静舟对视一眼,将之前的想法说出。
婆婆点了点头:“也好。江湖风波暂歇,但暗潮仍在。你们确实需要时间沉淀提升。老身也有些尘封的旧事,需要去了结一番。”她没有具体说是什么事,但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然。
三人又商议了片刻。婆婆决定独自离去,继续追查幽冥殿主的下落和一些私事。苏墨白和谢静舟则决定寻一处僻静之地,潜心修炼。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 小镇码头上,三人再次告别。
没有过多的言语,所有的嘱托与牵挂,皆在不言之中。 任何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婆婆的身影消失在晨雾缭绕的河道尽头。 苏墨白和谢静舟站在船头,眺望着远方水天相接之处。
朝阳跃出水面,将万道金光洒满江河,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路还很长,但已不再孤单。
“我们走吧。” “好。”
小船解缆,向着晨光熹微的远方,悠然驶去。 故事或许告一段落,但他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全书完)
后记
《星陨幽冥录》的故事,至此暂告一段落。然笔墨虽歇,江湖未远,星辉幽光之下,众生百态,爱恨情仇,仍在那片架空的世界里无声流淌。
此书之初,意在探讨诸多世情人性之命题。关系之本质、独处之境界、人心之幽微、言语之力量、爱己与爱人、现实之困顿、人生之无常、求知之意义、情绪之枷锁、伴侣之重要、拒绝之艺术、奋斗之价值、苦难之馈赠、以及感同身受之稀缺……凡此种种,皆试图糅合于一段架空传奇之中,借苏墨白与谢静舟之眼之手之心,徐徐呈现。
创作过程,犹如书中角色之行路,有山重水复之困顿,亦有柳暗花明之豁然。猫腻先生之文风,绵长纵深,奇转迭现,细致入微,于人物情感刻画尤甚,效仿其神韵绝非易事。力求情节之跌宕与情感之绵密能如水乳交融,而非顾此失彼。
苏墨白之坚韧与成长,谢静舟之隐忍与智慧,婆婆之深藏不露,周喆之算无遗策,幽冥殿主之偏执疯狂,宇文玄之权欲熏心……乃至瞽叟、灰衣人等寥寥数笔之配角,皆倾注心力,望其能跃然纸上,各有其魂。
最终,未选择以彻底毁灭或简单团圆作结。源核之封印,非终点而是新起点;星幽之融合,非力量之终结而是大道之初探。苏、谢二人,背负过往,承载未来,相携于风雨之后,见些许晴空,却知前路仍长。此般结局,或许更近人生真实——鲜有彻底终了,多是阶段更迭,唯变不变。
搁笔之际,犹有不舍。然故事自有其生命,于适当处暂歇,留白于读者想象,或也是一种圆满。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于文字世界中构建江湖、探讨人性的前辈作者。 亦感谢每一位阅读至此的读者,愿这个故事曾在你心中激起些许涟漪。
江湖路远,有缘再会。
—— 笔者 于故事落幕时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