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处暑了,炎热的天气,眼见着在秋风秋雨中褪去了它的伪装色,清爽适时地润进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有的人情感丰富,联想到人生的春夏秋冬。有的人情绪理智,不见得就会引经据典,感叹环境的多变。但一定会用平常心,去理解天与人的哲学意义。
秋天本就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可秋暑的执拗,让你觉得很无奈。和它打交道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没什么新花样,就是死命地热,不把你烘干不罢手。随着出伏日子的到来,雨也趁隙钻了进来。可地表温度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将雨水蒸发,你就免费享受桑拿房的待遇吧。
落叶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眼前。卷曲的身子,枯黄的面容,还有无声的诉说,都基于一个事实,一个被舍弃的事实——枝繁叶茂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某种程度的“奢靡”也是一种负担。更何况是在秋暑正酣的环境下,不舍弃一部分冗余的枝叶,只怕“家业”不保啊。所以,不用为它们的境遇哭泣,反而应该为它们赞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有“秋季”这样的一个“季节”。只是,我们见到的成熟,是一个不到七成,甚至只有六成的果子。所以,在收获的体验上,我们赶不上农民收获谷物后的高兴。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参杂了不那么纯粹的东西。从哲学上讲,就是被“利益”所牵扯。但凡各自有了“小九九”,整个社会就会被绑在“利益交换”上,“交易成本”将会大幅度上升。于是,你我将看到,甚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部分人,被社会给舍弃,或者直接说是“遗弃”。
“丛林法则”,大到星球,小到人类社会,乃至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都将经历“落叶”这样的过程。我们哭泣有用吗?是的,我们在努力构建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公平环境,但我只能遗憾地要在“公平环境”这几个字之前加上“所谓的”三个字。至于对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特别是底层的人群。命运是早已被老天密封在暗盒里,打不打开都一样。
一棵树,乃至所有的树,在四季轮回里,它需要的是“坚持”。在必要的时候,它的“舍”和“得”分得很清楚。你我不需要去纠结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一定是,没有了你,会有我。没有了我,会有他,她,还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