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禅房密语
明觉禅师的舍利塔前香烟缭绕。了尘跪坐蒲团,手中那封八字遗书已被汗水浸湿边缘。慈海大师手持沉香念珠,站在他身后三尺处。
"你可知明觉为何偏偏收你为徒?"慈海的声音似远似近,"三十年前,他云游至徽州,亲眼目睹一桩灭门惨案。"
了尘猛地抬头,禅房窗棂将月光切割成碎片落在地上。
"那户茶农有个女儿,被山匪掳走前咬断了匪首的手指。"慈海转动念珠,"后来那姑娘投井自尽,而断指匪首...正是你父亲年轻时的结拜兄弟。"
窗外传来"咔嚓"一声脆响。了尘冲出门外,只见一只黑猫窜上墙头,墙角处一片青色衣角倏忽消失。
第七章 经楼幻影
藏经阁的灯火彻夜未熄。了尘翻阅《因果经》时,忽闻女子啜泣声。循声至三楼暗阁,发现苏宛月跪在一幅古画前。画中菩萨宝相庄严,左下角却有一行小字:"嘉靖三年,信女周氏供奉"。
"这是我外祖母的法号。"苏宛月惊觉转身,泪痕未干,"她当年在徽州..."
话音戛然而止。了尘突然发现画中菩萨的眼睛竟与梦中僧人一模一样!烛火剧烈摇晃,经卷无风自动。苏宛月腕间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满地。
"小心!"了尘拉过苏宛月,一支弩箭钉入她方才站立处的柱子上。
第八章 夜半钟声
子夜的钟声惊起满山宿鸟。了尘追着黑衣人至后山断崖,对方揭下面巾——竟是每日送斋饭的哑巴僧净心!
净心突然开口,声音嘶哑:"裴公子,令尊在牢里留了东西在方丈禅床下。"说完竟纵身跳崖。了尘抓住他一片衣角,布料上绣着奇异纹样——与苏宛月香囊上的针脚如出一辙。
返回途中,了尘遇见巡夜的慈海大师。月光下,大师的僧鞋沾着新鲜泥土,右手拇指有一道陈年齿痕。
第九章 菩提血泪
方丈禅床下藏着半本残破账簿。了尘翻到记载"嘉靖三十七年"那页,赫然看见父亲笔迹:"今代周侍郎收盐引三千,其女投井事恐泄,赠白云观地契为封口..."
窗外传来打斗声。了尘冲出去时,正看见苏宛月用簪子抵着慈海咽喉:"当年你假扮山匪杀我全家,如今又毒害我母亲!"
慈海狞笑:"周姑娘,你可知真正要灭口的是..."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穿透他咽喉。
第十章 红尘般若
知府衙门的兵丁举着火把包围寺院。了尘在混乱中找到苏宛月,她胸前插着半截断箭。
"那年井水好冷..."她塞给了尘一枚染血玉佛,"但我记得...前世寺里...你给我...喂过粥..."
了尘抱着渐冷的躯体,突然明白明觉的遗言。三百年前他诬陷寺院导致苏宛月前世惨死,三十年前父亲参与杀害她全家,如今这段因果终于完整。
晨光熹微时,了尘跪在佛祖前剃度落发。这次没有颤抖,只有大彻大悟的平静。殿外传来新的一天钟声,一片带血的银杏叶飘落在经案上。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