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骏马★荣耀中华——欢度八一,吃衡东土菜,登蓬莱仙峰
荣桓新闻通讯员刘应合
庆八一,欢乐开怀,群雄汇集,多少战友久不相见,互道安康。吃衡东土菜,玩蓬莱仙峰。部分战友,兴致勃勃,驱车前往,衡东名胜古刹,蓬莱仙峰圣地。步步登高,观赏山景,一路谈笑风生,笑意生花……
边行边聊——
蓬源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676米,地处两市(衡阳市、株洲市)交界之地,因此有“脚踏三县”之称!(衡阳市衡东县、株洲市原株洲县现改为渌口区、株洲市攸县)。蓬源峰东临攸县网岭,展青葱翠绿英姿;南俯衡东蓬源呈千倾沃田碧浪,西连凤皇山脉,显八仙起舞之状;北望株洲龙潭,有万山来贺之势。2013年风力发电站为美丽的蓬源峰又添一景,几十台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极其雄伟壮观。
蓬源峰古庙大门两边书联:三邑名山胜地,两府第一神仙。庙内神龛旁分挂楹联:分芋为十年宰相,挂冠称陆地神仙。唐朝宰相李泌卸任后曾在此修炼。
李泌 (公元722年-789年),字长源,封邺侯,官至宰相、遁隐衡岳十二载后择此山燕子岩栖息,在蓬源峰结庐修道,曾在干旱之年,李泌心系百姓、筑檀求雨,使万民如愿,流传至今,每逢干旱之年,当地村民,仿效行之,屡祈屡应,后世感其恩德,为祀之业绩,元朝末年,大将丁长年,在此建庙,至今有七百多年历史,香火不断,万民敬仰,有求必应,被称为蓬莱仙庙。
蓬源峰不仅是求神拜佛、旅游观光胜地,而且还是三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组织发源之地。1930年6月,由屈森澄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策应攻打长沙后渡过湘江来到这里,与湘潭地下武装汇合继续开展游击斗争。1933年4月,地下党攸醴潭衡边区委员会负责人陈向民吸收了蓬源峰下乌拉桥(现衡东县蓬源镇蓬源村乌鸦桥)悦来杂货店老板刘碧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发展了四名党员,正式建立了地下党乌拉桥支部,以蓬源峰寺庙作掩护,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为了弘彰革命先烈足迹,展示蓬源峰云雾缭绕、晨曦晚霞的旖旎风光。2013年在衡东县盆金村、金龙村、东山村(现合并为蓬源村)、株洲县乐云村、太平村、攸县灯笼桥村、村级组织倡导下、民间知名人士筹集资金数十万元,对陈旧不堪的蓬莱仙庙进行了重建,并增建了一座观音庙供信徒朝拜,逐步把蓬源峰打造为旅游,观光,休闲、宗教胜地。

诸兄游蓬源仙山,看此图片,我跟你们神游一番。偶得七律一首,与诸君共赏。
颜其国写于羊城。
二零二五年八月一日。
蓬莱仙岛移此地,
一峰独立压群山。
祥云尽示天际处,
无限风光在此间。
风车轻摇似招客,
坦途无障入庙来。
远眺翠绿山如黛,
诸君如意笑花开。

【作者简介】
刘应合,湖南省衡东县人,与共和国元帅罗荣桓是同乡,是祖国的忠诚卫士。曾弃笔从戎,青春在军营里度过,生命砺炼战火考验,在浴火中重生。青春献国防,热血洒疆场。三次立功,四次授奖。
作者有忧国忧民之思想,忠心卫国的求实精神,勇于发声正义之气慨。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介书生,文武兼修。紧握手中笔,妙写雨霁章。
代表作有《实话实说,想说就说》《青春岁月,战火春天》《正义在呼唤》《战友访谈见闻录》《祖国美,故乡情》《诗歌扬溢》等系列。
舞文弄墨学诗文,锤镰并举绘绿园。
东风浩荡千秋色,西山雨劲万紫红。
冬雪压枝梅花艳,春雷破土竹成林。
常怀童心春长驻,只愿普天同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