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骏马★荣耀中华
(十一)
从边疆风雪到乡村振兴
一名退伍女兵的初心之路
(8分钟故事演讲浓缩稿)
石滩乡新建村:陈超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乡亲们:
大家好!我是陈超,一名退伍女兵,现在是石滩乡新建村的村干部。
今天,我想从一个雪夜说起。那是2013年冬天,新疆某边防连,零下30度,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和战友们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积雪没过膝盖,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却又沉重无比。突然,班长停下脚步,指着远处说:“看见那盏灯了吗?那是哨所的光。只要它在,老百姓就知道,这里有人守着。”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坚守”的意义——军人守的是国土,而国土之上,是千万个家庭。
两年后,我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本以为军旅生涯结束了,可没想到,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第一部分:从“战场”到“田野”,我的迷茫与成长
退伍后,辗转我成了村里最年轻的村干部。本以为在部队吃过苦,农村工作难不倒我,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闷棍”。
第一次调解纠纷,两户村民因为宅基地吵得面红耳赤。我下意识喊了一句:“立正!吵什么吵!”结果,全场安静一秒,接着哄堂大笑。一个大爷拍拍我的肩:“丫头,这儿不是部队,你得学会‘实事求是,以情讲理’。”
第一次走访贫困户许年九,我穿着老爹鞋,神清气爽地进门,结果踩了一脚泥,差点滑倒。大娘笑着递来一双胶鞋:“闺女,农村的路,得穿软底鞋走。”
渐渐地,我懂了——部队教会我“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农村教会我“用心倾听,用情办事”,很多事情不是条条框框就能解决,要了解事情的起因,发展过程,要讲法,更要讲情,才能让村民对你信任。
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我的“新战场”
既然穿不了军装,那就穿胶鞋!既然扛不了钢枪,那就扛起责任!
1.信息战:从“地形图”到“民情图”
在部队,手绘地形图是必备技能。回村后,我细心统计全村880户人家的情况画成“民情图”——谁家老人有慢性病,谁家孩子在上学,谁家青壮年在哪里务工,谁家的种植产业较多……一目了然。
2.信任战:从“女兵”到“闺女”
村里人开始叫我“兵丫头”,后来叫我“闺女”。每次路过28组陈大娘家,见我就热情地给我塞吃的:“你就像我当兵的女儿,都是让人放心的孩子!看见你,我心里踏实。”
3.攻坚战:从“岗亭值班”到“村口值守”
2022年疫情最严峻时,我主动申请带队守村口卡点。我们穿着军大衣在卡点吃泡面、搭帐篷,像在部队守岗哨一样,24小时不离人。有村民悄悄送来热水壶、暖手宝,还有人把自家熏的腊肉挂在卡点帐篷上。
第三部分:我的信念——军魂永不褪色
有人问我:“当兵就两年,值得吗?”
我说:“当兵两年,烙印一生!”
在部队,我学会了“绝不放弃”;在农村,我学会了“脚踏实地”。
军装可以脱下,但军魂永远在!
结尾:召唤行动,升华主题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对所有退伍的战友们说:
“我们的战场变了,但战斗还在继续!
我们的制服换了,但忠诚永不褪色!”
谢谢大家!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