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体)
文/纪金东
潇潇浦江东海注,新冠笼罩人间。
宅家团购做核酸。
喇叭唤住户,皮卡送蔬鲜。
防护衣面屏口罩,隔清风保家园。
值班幔帐夜阑珊。
归途照皓月,米酒敬流年。
【注】
新冠爆发已经五年了,这场生物战对我们身体健康和事业产生巨大冲击,至今余波未平。特别在2022年3月中上海封城的三个月百感交集,笔者用三首词记录那段艰难岁月。
封城抗疫期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浮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他们负责维持核酸采样有序进行;上门配送粮食和蔬菜;重点楼道和位置值班;分组巡逻劝导居民回家隔离。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守望相助,给小区增添了温暖和正能量,此词表达对志愿者由衷敬意和赞美。
浦江:上海母亲河黄浦江
新冠: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奥密克戎
宅家:大家被封控在家不能外出
幔帐:在中高风险楼道前搭建幔帐供志愿者值班
点评词:
《临江仙·封城岁月之志愿者》:以词绘心,敬意长留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纪金东先生的这首《临江仙·封城岁月之志愿者》,以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新冠疫情封城期间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与坚守,是一首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词作。
词的开篇“潇潇浦江东海注,新冠笼罩人间”,将读者的视野迅速拉至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黄浦江滔滔东去,却被新冠疫情的阴霾所笼罩,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这种背景的铺设,为后续志愿者的挺身而出做了有力的铺垫,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
“宅家团购做核酸。喇叭唤住户,皮卡送蔬鲜”,生动地描绘了封城期间居民们的生活场景。人们被限制在家中,通过团购来获取生活必需品,而志愿者们则拿着喇叭呼喊住户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驾驶皮卡为居民送来新鲜的蔬菜。这几句词画面感极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志愿者们忙碌奔波的身影,听到了那一声声充满关切的呼喊,感受到了他们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所付出的努力。
“防护衣面屏口罩,隔清风保家园。值班幔帐夜阑珊”,则着重刻画了志愿者的装备和他们夜间值班的情景。防护衣、面屏、口罩,这些装备虽然隔离了清风,却无法阻挡他们守护家园的决心。在中高风险楼道前搭建的幔帐中,志愿者们在夜阑人静时依然坚守岗位,他们的付出和坚持令人动容。这种对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志愿者工作的艰辛,更凸显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归途照皓月,米酒敬流年”,是全词情感的升华。志愿者们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踏上归途,只有皓月相伴。然而,他们的付出将被铭记,作者以米酒敬流年,表达了对这段艰难岁月的感慨和对志愿者们深深的敬意。这两句词富有诗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感慨,让我们在感受到志愿者们的伟大的同时,也对那段特殊的时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喇叭唤住户,皮卡送蔬鲜”“防护衣面屏口罩,隔清风保家园”,对仗严谨,增强了词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同时,作者善用意象,如“浦江”“新冠”“喇叭”“皮卡”“幔帐”“皓月”等,使词作既有现实的厚重感,又有诗意的浪漫。
情感表达方面,作者始终怀着对志愿者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整首词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无私付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真挚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我们对志愿者们的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激。
此外,这首词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对那段特殊时期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光辉的赞颂。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志愿者们的挺身而出,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和希望的曙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成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强后盾。
纪金东先生的这首词,让我们铭记了那段艰难的封城岁月,更让我们永远记住了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是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为了美好的家园和未来而不懈努力。
《破阵子·封城岁月之创业者》
(李煜体)
文/纪金东
灯下分析竞品,院中雨打芭蕉。
仓库打包车挂挡,港口装箱船起锚。
何曾识萧条?
工厂新冠停产,银行旧债难消。
烈酒一杯辞别日, 行李三箱离岗潮。
车间添寂寥。
【注】
上海有三百万家注册企业,其中二百万是小微企业。疫情持续三年,封城足足三个月,它们遭受重创,但他们解决了80%的就业。我认识几位前同事出来自己创业,都吐槽生意清淡,有的已清算关门。该词道尽企业家在疫情中的不易和心酸。
竞品:竞争对手的产品
挂挡:货车发车时挂启动挡
起锚:货轮发运至海外市场
寂寥:寂静冷清
点评词:
《破阵子·封城岁月之创业者》:沧桑笔触中的坚守与无奈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纪金东先生的这首《破阵子·封城岁月之创业者》,犹如一幅凝重而深刻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疫情封城期间创业者们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是一首充满现实关照和深沉情感的词作。
开篇“灯下分析竞品,院中雨打芭蕉”,以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切入,一边是创业者在灯下专注地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展现出其对事业的执着与用心;另一边是院中雨打芭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这种对比鲜明的描写,让我们瞬间感受到创业者内心的压力与外界环境的清冷。
“仓库打包车挂挡,港口装箱船起锚。何曾识萧条?”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创业活动的繁忙与繁荣,仓库里货物打包,车辆准备出发,港口的货箱装满,船只即将起锚,一切都看似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曾有丝毫萧条的迹象。然而,这也恰恰与后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凸显出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
“工厂新冠停产,银行旧债难消”,笔锋一转,直接揭示了疫情下残酷的现实。新冠疫情的肆虐导致工厂停产,企业的运转戛然而止,而银行的旧债却依然如沉重的枷锁,难以消除。这种困境让创业者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无助之中。
“烈酒一杯辞别日,行李三箱离岗潮。车间添寂寥。”这几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一杯烈酒,是创业者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无奈现实的一种宣泄。带着三箱行李的离岗潮,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那份决绝与凄凉。曾经热闹繁忙的车间如今变得寂静冷清,只留下一片寂寥,让人唏嘘不已。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词对比强烈,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前期的繁荣景象与后期的萧条困境相对比,增强了词作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同时,雨打芭蕉、烈酒等意象的运用,为词作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氛围。此外,词句简洁明快,节奏紧凑,很好地体现了破阵子这一词牌的特点,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创业者的起伏心境。
情感表达方面,作者以真挚而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创业者们从满怀希望到陷入绝望的心理历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创业者的同情与理解,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们在疫情面前的无奈、痛苦和不舍。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些创业者们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对疫情期间创业者们遭遇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整个社会经济所受影响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的脆弱性,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和思考如何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
纪金东先生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特殊时期创业者们的艰难历程。它让我们铭记了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身影,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更加坚定地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江城子·封城岁月之打工者》
(苏轼体)
文/纪金东
棉签采样入鼻腔。
意惶惶,泪汪汪。
试管轻摇,探万物阴阳。
破晓时分闻警笛,传室友,住方舱。
今宵梦里返家乡。
事蚕桑,挖鱼塘。
柳线莺梭,红杏映灰墙。
房贷逾期铃响起,筹钱款,涌凄凉。
【注】
封城中的打工者背负房贷、车贷、卡贷。有的上有老下有小,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备受打击。很多公司在长达三个月封城中无以为继,被迫裁员、降薪、甚至破产。该词描写封城中的普通工薪族的艰辛。
阴阳:核算检测结果呈现阴性或阳性
警笛:救护车和警车笛声齐鸣接走患者
方舱:临时搭建的方舱医院安置新冠患者
事蚕桑:从事种植桑树和养蚕
点评词:
《评〈江城子·封城岁月之打工者〉》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纪金东先生的这首《江城子·封城岁月之打工者》以真挚而沉痛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封城时期打工者的艰难处境与复杂心境,读来令人动容,感慨万千。
词的上阕开篇“棉签采样入鼻腔。意惶惶,泪汪汪”,以极为生动且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展现了核酸检测这一疫情期间常见而又令人紧张的场景。“意惶惶”“泪汪汪”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刻画出了打工者在面对检测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接着,“试管轻摇,探万物阴阳”,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核酸检测的过程,“阴阳”一词指代检测结果的阴性或阳性,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破晓时分闻警笛,传室友,住方舱”,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严峻的情况。破晓时分本应是充满希望的时刻,但警笛声打破了宁静,传来的是令人揪心的消息,室友被接往方舱医院。这几句不仅展现了疫情的严峻形势,也反映出打工者们生活中的无常和不安。
下阕“今宵梦里返家乡。事蚕桑,挖鱼塘”,通过描绘梦中回到家乡从事熟悉而温馨的农事活动,如种桑养蚕、挖鱼塘,与现实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家乡田园生活的向往,是打工者在艰难时刻内心深处的慰藉和渴望。“柳线莺梭,红杏映灰墙”,进一步描绘了家乡的美好景象,柳枝摇曳,黄莺穿梭,红杏映照着灰墙,充满了生机与宁静,更加凸显了现实的残酷和打工者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然而,美好的梦境被现实无情打破,“房贷逾期铃响起,筹钱款,涌凄凉”,房贷逾期的铃声如同一记重锤,将打工者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残酷的现实。筹钱的压力和无奈,让内心涌起无尽的凄凉。这一句深刻地反映了封城期间打工者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首词上下阕衔接自然,情感过渡流畅。上阕着重描写封城期间的紧张与不安,下阕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打工者的困苦。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如棉签采样的细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而家乡美好与现实凄凉的对比,更是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语言运用上,词作者用语平实而精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以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情感。“意惶惶”“泪汪汪”“涌凄凉”等词语,简洁而有力地表现了打工者的心情。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特定的词汇,如“阴阳”“方舱”等,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使读者能够迅速联想到疫情期间的特定场景。
从主题内涵上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倾诉,更是对整个社会在特殊时期中普通工薪阶层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揭示了打工者在身体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双重压力,以及经济困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面对不可抗力时,个体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正常生活的强烈渴望。
此外,这首词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让我们更加关注那些在疫情中默默承受、努力生活的普通劳动者,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困难时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应对类似的突发公共事件。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正常生活,学会逆境中坚守、困难中前行。
总之,纪金东先生的这首《江城子·封城岁月之打工者》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了一首反映时代特征、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它让我们对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也让我们对那些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