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冷雨


梦在远方: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凤凰之歌,中共党员,1945年1月8日出生,2000年公务员退休,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人,热爱唱歌、朗诵,愿用优美的声音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直到永远。
青铜宝鉴中的梅花泪
文/梦在远方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
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汪曾祺的这一句玄音妙语
其实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佛家公案“枯木禅”的故事
至今还有很多人心存疑惑
那个受老太婆天天送饭
供养20年的和尚
面对老太婆
“青春年少”女儿的拥抱
念了一声“阿弥佗佛”
说自己没有一点感觉
老太婆放火烧了“和尚庵”
将“菩萨道的教义”向人间讲解:
“有情乃菩萨,不俗才仙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最高境界的平常心”就是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
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适当地从人群里抽身
将自己放逐在“荒郊野外”
“不看鲜花,只踏青苔”
象苏东坡那样
听一下“竹林打叶声”
就是在薄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象毛泽东那样
吟一下“北国风光雪”
就是在纷乱的世象面前,朝圣黑白
每一个人都会找到
生命存在的“另外一种状态”
你可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但诸葛亮的《诫子书》
并不拒绝
你喜欢城市文明的光亮
霓虹灯闪烁的斑斓色彩
人生百年
千万别娇情说自己“看破了红尘”
芸芸众生
只有相伴人间灯火,
才能体验到生命
鲜鲜活活,实实在在
河南汝阳蔡店妙黍村的杜康美酒
非酒精勾兑
取上等“妙黍五谷”发酵,蒸晒
所以才将“万丈红尘一壶酒”
的“人类历史”演绎成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人生豪迈
替天行道,直朝天阙,
灵动百代千载
所以才将“千秋大业青铜鉴”
的“人性尊严”张扬得“高风亮节”
古今贯通,德配天地
思入风云变态
今夜,我在老君山顶月下看雪
一壶汝阳杜康老酒,随身携带
独自思考“酒”在人类文明史上
到底是怎样一个存在?
为什么不可或缺?
忽然想到宋元之际
有个叫唐珙的诗人
在中国诗坛略显特别
唐珙,字温如,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父亲唐珏(jué)
家贫,以教书为业
在元僧“杨琏真迦”盗掘南宋皇陵时
偷拾并重新安葬南宋诸帝遗骸
此等义风,震动江浙吴越
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而神明自得
后来会稽太守袁俊斋
敬重他的义举
帮唐珙的父亲唐珏
聘“妇偶”乃故国之公女
负“郭食”于故国之公田
婚姻幸福,衣食无缺
唐珙受父亲影响
也颇有侠义之心
一生未仕,从不向元朝妥协
做为南宋遗民
唐珙和父亲一样
无谓志远,隐身乡野
史料没有更多详细记载
无缘仕途愁忧,闲散自在
喜欢饮酒
一醉,一梦,一生
养猫,种兰,坐禅,书画
在家乡号称“诗才”
但传世作品并不多
其作品笔调轻灵,风格独特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作为《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将现实与梦境交织描写
意境缥缈,奇幻,虚无
大气,沉郁,苍凉,豪迈
尤其是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十六个字的“神来之笔”
化成了“一串串梅花泪”
不知吻合了天下多少?
即有生命温度,又有坚守信仰
“普通平凡人”的家国情怀?
不知吻合了天下多少?
即有生命温度,又有坚守信仰
“普通平凡人”的家国情怀?
歌曰:
记得那年分别时
小风耳边阵阵催
说好来冬还相许
为你折下一枝梅
从此漫漫长天里
不理蜂飞与蝶飞
冷极艳绝有清欢
为你藏着一颗泪
谁说梅花没有泪
只是不和群花斗芳菲
走到严寒相思已成堆
泪凝枝头等着雪花飞
谁说梅花没有泪
只是不让蜂蝶吻花蕊
躲开三季痴心为了谁
红泪落处抱着雪花醉。
开三季痴心为了谁
红泪落处抱着雪花醉
红泪落处抱着雪花醉
附外二首(略去不读)
<一>
风吹衣袖,月上西楼,
昨夜的梦中
几番往事,几番忧,无人懂
你说你将要远游
不需人相送
留下今夜的梦中,一个我
戏说人生
有苦有甜,到头依旧是空
没有分离,何来相遇,不必强求
寻寻和觅觅,冷冷又清清
不知下一站,将驶向何方
是是与非非,不想再多问
只愿每个有我的明天,不再有泪
只愿每个有我的明天,不再有泪
<二>
如果我能为你
求得一点青春
我会留在心中保存
纵然青丝如霜
黄花飘落红颜已老
只求心中,还有一些纯真。
日落西山
天际一片暮色沉沉
我俩就要走进黄昏
回首多少甜蜜,几番哀愁
起起落落
始终不悔与你共度此生。
山谷中已有点点灯火
暮色就要渐渐昏沉
你和我亦然笑泪满唇
感叹年华,竟是一无余剩。
晚风中布满我的歌声
道尽多少旧梦前尘
夜色中只看到彼此眼神
我俩终会消失在那黄昏。
2025年2月8号于印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