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十四寒)
文/纪金东
初秋牧场牛羊壮,抽穗青稞碧水滩。
身跨棕驹追落日,心随白雁越峰峦。
江流云影龙舒尾,湖映霞光凤涅槃。
草地雪山留足迹,红军不怕远征难。
【注】
拜读任泳儒诗友在1月15日发表《放牧自由》诗作和柴老师精彩点评,遐想联翩心潮澎湃。笔者久居东海之滨,很少接触草原,惟见过甘南大草原和若尔盖草原。笔者以去后者旅行的经历写就此诗来呼应任诗友的作品。
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它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2012年9月初从九寨沟黄龙旅行完毕,顺道去了若尔盖草原。草原上遍布各种野生动物、高原湖泊、河流、高原草药、藏族同胞的帐篷。长征中红军翻越若尔盖草原,历经生死考验,留下悲壮史诗。很多战士没有走出密布沼泽的草地而长眠于此。
青稞:对寒冷和贫瘠适应性强作物,藏地主要作物和粮食
棕驹:棕色且少壮的马
草地:茫茫的若尔盖草原
雪山:山顶终年冰雪覆盖的岷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 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第一句
-2025.2.1 于上海 静风斋
点评词
品《七律·若尔盖草原》:诗意中的草原盛景与历史回响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诗歌的广袤天地里,每一首佳作都是诗人心灵的独特映照,是对世间万象的深情凝眸。纪金东先生的《七律·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将若尔盖草原的初秋胜景、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以精妙的文字和严谨的格律完美融合,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力量的世界。
一、初读印象:震撼与沉醉
初次邂逅这首诗,一种强烈的震撼扑面而来。诗的开篇“初秋牧场牛羊壮,抽穗青稞碧水滩”,宛如神来之笔,瞬间将我们带入了若尔盖草原那生机勃勃的初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健壮的身姿彰显着这片土地的丰饶。青稞抽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碧绿的水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动静相宜的田园牧歌图。这两句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用最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了草原最本真的美,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青草的芬芳,感受到微风的轻抚,沉醉于这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之中。
随着诗句的推进,“身跨棕驹追落日,心随白雁越峰峦”,诗人的豪情壮志喷薄而出。我们仿佛看到诗人骑着一匹棕色的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追逐着那即将落下的夕阳。他的心中,满是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那矫健的身姿与奔腾的骏马融为一体,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诗人的心也随着白雁飞翔,越过了重重峰峦,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这两句诗,动静结合,将诗人的行动与内心的情感完美交织,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江流云影龙舒尾,湖映霞光凤涅槃”,这两句诗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江水悠悠流淌,云影倒映其中,宛如巨龙舒展着尾巴,气势磅礴。湖泊在霞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仿佛凤凰涅槃般绚烂夺目。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赋予了它们生命和灵魂。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表达。
诗的最后“草地雪山留足迹,红军不怕远征难”,笔锋一转,将我们从眼前的美景拉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若尔盖草原,这片曾经留下红军长征足迹的土地,见证了无数战士的英勇与牺牲。诗人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句引用,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仰和对长征精神的歌颂。在这片美丽的草原背后,是一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力量。
二、深入剖析:意象之美与情感之深
意象的运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众多鲜明而独特的意象,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牛羊、青稞、碧水滩,这些意象构成了草原生活的基本元素,展现了草原的富饶与宁静。棕驹、落日、白雁、峰峦,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空间感和动态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追求。而江流云影、湖映霞光,这些意象则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壮丽的氛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最后,草地和雪山这两个意象,不仅是对若尔盖草原地理特征的描绘,更是长征历史的象征,它们承载着红军战士的艰辛与牺牲,让诗歌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情感的表达:从情感层面来看,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对若尔盖草原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草原美景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敬仰和歌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诗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沉思,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三、写作手法:巧妙的引用与生动的描写
引用的作用: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引用,无疑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句引用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它不仅简洁明了地表达了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更使诗歌与伟大的长征历史紧密相连,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引用的手法,既避免了诗人直白的表述,又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描写的技巧:在描写方面,诗人可谓独具匠心。无论是对草原景色的静态描写,如“初秋牧场牛羊壮,抽穗青稞碧水滩”,还是对人物活动和自然动态的描写,如“身跨棕驹追落日,心随白雁越峰峦”,都运用了细腻而生动的笔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江流云影龙舒尾,湖映霞光凤涅槃”,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四、与同类作品比较:独特的视角与风格
众多描写草原的诗词作品中,纪金东先生的这首《七律·若尔盖草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与一些单纯描绘草原美景的作品不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草原的自然风光,更将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风格上,这首诗既有着豪放派的大气磅礴,如“身跨棕驹追落日,心随白雁越峰峦”所展现出的豪情壮志;又有着婉约派的细腻柔美,如“江流云影龙舒尾,湖映霞光凤涅槃”所描绘出的优美意境。这种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风格,使诗歌在刚健中不失柔美,在柔美中又蕴含着力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个人感悟与思考
读罢这首《七律·若尔盖草原》,我深受触动。它让我对若尔盖草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向往,也让我对长征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而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力量。它让我明白,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表达。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历史相拥,让那些美好的瞬间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纪金东先生的《七律·若尔盖草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其精妙的文字、独特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和巧妙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呈现了若尔盖草原的独特魅力和长征历史的伟大精神。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首诗将继续在诗歌的长河中闪耀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感受自然、铭记历史、追求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