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冷雨
![]()
第34期
![]()
![]()
《百花园地》编辑部编辑制作
中国文艺工作者联合会荣誉出品
![]()
特别忠告:
本文由作者提供并特许发表,未经本人授权,其他任何公私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郭培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泰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评论委员会主任,泰安诗词"五老"之一。《百花园地》顾问、导师。论文入选《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3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华诗词》杂志、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中华诗词学会网站。《中国文苑》《泰山论坛》《中国文苑海内外书画专刊》《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中国文苑散曲》《中国文苑楹联》、"中国文苑诗词学院"等【六刊一院】的创办人。著有《郭培友语句录》《郭培友诗歌创作谈》。
当代诗论 诗语新奇是精品诗词的突破口之一
作者:郭培友
精品诗词之所以传世,其在思想性,艺术性等多方面都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此处只探讨语句,因为语句不新,难是精品,也就难以传世。
诗词的语言特点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述,如精炼、含蓄、形象、生动等等,我们能见到的恐怕有一二十种。这些诗论、诗话,读的时候觉得是这么回事,写诗时往往感觉这些大而又大,玄而又玄,不实用。我们以为在研读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应当把诗语的新奇作为精品创作的突破口之一。
诗语是对实用语言的再加工,必须注重词语的选择和配置,其目的是为了使之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形成不同凡俗的语句。
语句的新奇,即是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因为人们注意陌生感,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所以,新奇语句才能让我们对诗词有新鲜的感受,才能更易受到感染,才能印象深刻。
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诗句,无不都是新奇的结果,无不都是不同于前人的新奇的语句。
常读到一些诗句,什么春景桃红柳绿、夏景蛙鼓蝉鸣,什么扁舟古渡、牧童横笛。且不说古渡已没有,也没有人家舍得孩子去放牛。这些词语确实是很好的诗语,古人创造时是新奇的,所以传世。如果当今诗中仍天天见到,就有点“至今已觉不新鲜”了。我这里并不是说这些词不能用,而是说有新意的时候用才好。
我写诗词不多,忙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平淡的诗篇不愿写,新奇的又不容易写,只有真正感触深刻的时候,有新奇的句子时才写一写。有时新奇句犯格律禁忌,那就算古风吧,也要用上这一句。如:
《蝉》
作者:郭培友
梦醒黎明静悄悄,早有鸣蝉树枝吵。
即便位高视野宽,莫先嘶声喊知了。
蝉亦名“知了”,我想表达“莫先嘶声喊知了”这个意思,但是这个“了”字,不管是在平水韵还是在通韵,都是一个仄声,有人说仄声韵不是格律诗,我们写诗的目的是表情达意,为什么非得格律诗呢?古风不也是有许多传世吗?
有幸得到王登平将军所赐的墨宝,内容是拙诗《心》,王将军的书法作品十分精美,自不必说。看到书法作品,想到了《心》等诗的创作, 借此谈些零星的感想。
心
作者:郭培友
处身立世良知重,一旦偏亏万事空。
虽是肉心生侧左,做人我自放平中。
此首诗刊发后,许多同仁认为新奇,此诗新奇也就是后两句,“心”在生理上不是生在正中而是生在左侧的,古人可能不知道,也没见到过这方面的诗句。用这一新奇的句子,引发出抒发"做人我自放平中"情志的这一句来。
读杜牧《过华清宫》有感
作者:郭培友
荔枝甘口生南甸,汗血飞驰破万关。
搜尽脂膏寻一笑,养肥臀乳瘦江山。
此首刊发后反响不错,流传较广。
对于唐王朝的由盛转衰,有些人认为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重用杨国忠至使安史之乱,丢半壁江山,也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所说的"汉王重色思倾国" "渔阳鼙鼓动地来",这是不是事实?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就像杜牧的另一首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只靠风退的曹吗?这也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如果说"玄宗重色丢国家",那太直白,也不是诗的语言,所以结句用“借代”手法,“养肥臀乳瘦江山”,一“肥”一“瘦”二字,“肥”暗指"环肥"的贵妃,使之产生强烈对比。对于"养肥臀乳瘦江山"这一句(此首还有另一版本“养肥美人瘦江山”)大家评价是形象生动,内涵深刻。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就在于它的新奇。
当然也有人点评说用“臀乳”入诗不雅。其实诗有“美、刺”的功用,“美”你尽可雅,对于“刺”,难道非要说得雅致动听吗?这方面用词“不雅”无伤大雅。况“乳、臀”在古典诗词中已多处使用,据大数据统计,“乳”有六千余处,“臀”有百余处。
有人说"不要满篇文字好,只需三两句惊人",我是很认同的。怎样才能"惊人",我认为用语"新奇"才可能做到。
诗词创作中,过度使用常见如“蛙鼓蝉鸣”,或过度使用陈旧的词语如“古渡牧童”等熟语,这也是“俗”的一种。
因为这会导致作品缺乏新意和深U。熟语虽易懂,但若不加节制地使用,会使诗词显得平庸无奇,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表达。
优秀的诗词往往追求语言的精炼与陌生化效果,通过巧妙运用新颖或非常规的词汇与表达方式,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与美感。
诗词创作应避免过多地使用熟语,要力求在语言表达上推陈出新,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所以说,诗词的生命力在于新奇,新奇是精品诗词创作的重要的突破囗之一。
(此文入选《中华诗词精品创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