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菊 1966年出生,网名菊花晚香,汉族 ,河北涿州人。中国燕京文艺研究院会员, 一级诗人,签约诗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派代表人物。农村小学退休教师。201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获世界诗歌大赛最美诗歌奖 诗才典雅奖 妙笔天成奖 博识奖,百年回望全国诗人大赛银奖, 在《中外诗人》举办建党百年《南湖》同题诗选中获优秀诗人奖 ,“喜迎国庆•2021感动中国文化人物”,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金奖,“维也纳金色大厅”全球华语文学争霸赛一等奖,建党百年国家级图书新时代优秀作品奖,2022“全国文学艺术精英新春贺岁”大奖赛亚军,在“文化强国飞天杯”诗歌大赛中获“新长征诗歌突击手”荣誉称号,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大使,2022全国首届诗歌界劳模,建党101年全国文化界典范人物,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6周年2022全国四十六位爱国文艺家,庆祝2022国庆节影响中国的文化名家,2022年大国文豪杯经典文学艺术大赛世界优秀文学家,纪念党的20大全国重点图书《中国梦的实现·大国诗文选粹》最佳入书作者最佳作品奖,大国光辉·民族文化崛起功勋人物三十家,获“2023走进清华大学的三位文化名人”荣誉,作品在CCTV网和中国新闻联播网展播,荣获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2023年华语文坛电视新闻人物,国务外交礼品网从农村走出来的全国文化标兵 影响国务外交的中华文化名人(全国限量十人),获2024年卷《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特等奖,2024共和国文艺复兴百位功臣,2024海峡两岸四地最具知名度诗人,中央电视台新闻官网全国公布中国当代百家姓名人刘氏文化名人。
菊花晚香自传诗
捡柴火
刘香菊
周六下午出门散步遛弯,
看到种树的地里有很多树枝,
不种麦子的地里玉米秸匍匐在地,
地边的干草有直立的,有俯卧的,
路边落叶厚厚的。
这么多柴火没人理会。
四十多年前我小时候,
地里干净着呢。
草被社员拔净喂生产队的牲畜,
秋收时生产队把玉米秸豆秸分给各家。
我秋冬几乎每天都要
背着背筐拿着小镐去捡柴。
背筐上面还用树枝再编织一截,
以便多装些树叶树枝。
我手拿小镐搂树叶,
刨玉米根高粱根豆根,
手捡树枝一把一把地放进筐里。
有时候几个孩子
还为争抢一片树枝树叶多的地方打起来。
因为我体质虚弱,
经常被他们打闷喽。
也是呀,捡少了怕家里的柴
不够用,饭难做。
我父亲老实巴交,
我是长女 没有兄弟帮衬,
队里有几个心术不正的人,
有点权力 看我家没希望,
分柴时别人家分两臂一抱的一捆,
给我家分两手一掐的一捆。
我父亲跟他们理论,
他们说 你就是烈火金刚中的中农小立本,
能让你活着就是对得起你。
我父亲不服,他们几个人合力
把我父亲按倒在地。
老绝户头 小绝户崽,
不绝于耳……
活生生的屈辱展现在我眼前,
牢牢刻在我幼小的心里,
像匕首一样扎到现在,
睹物不由得心绞痛泪暗流。
我还听说我父母
在我出生前就曾挨过整,
多亏了我母亲胞宫结实,
多亏了我命大活着来到了人间。
为了不挨打,我就躲着他们,
捡少一点的地方的柴。
那时候农村不到数九不生火,
都是靠捡来的柴火烧炕取暖。
生产队卖了沟边地头的树,
我父亲中午拿着刨斧把树根
刨出来劈成适当碎块,
连同树枝树叶一起捡回来。
在那个需要体力劳动的年代,
铁姑娘铁娘子撑起半边天,
我这个菜鸟当然被人看不起
尽管分柴少,
我家谁也不冻手冻脚。
感谢苍天不负老实人,
谢谢他们欺负我,
让我在恢复考试后
发奋学习跳出了农门,
真是要振家声靠读书。
别说四五十年前,
就是十年前,为了省下燃气钱,
我还业余时间
拿着蛇皮袋去地里捡树枝,
烧蜂窝煤炉子和冬天取暖的炉子。
自打搬上楼房再没有捡过柴。
现在,别说我国家职工,
就是农民也不用捡柴烧了。
村里通了天然气了,
描写吹烟袅袅的诗文恐怕该结束了。
乡村振兴天下第一州,
生活条件提高了,
生活质量提升了,
国家富了强了,
享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给我们创造的福祉,
幸福吧我的父老乡亲,
甜蜜吧我的父老乡亲!
2019年1月6日初稿2月13日成稿
作者注:直到1974年秋小我八岁的弟弟出生,我家绝户的帽子才摘掉。
读刊发我的诗稿捡柴火
刘香菊
图文看罢心突颤,
泪眼模糊泪满面。
生怕家人知事晓,
强硬阻我写诗篇。
触景生情情不禁,
苦不经过不知惨。
当年穷苦柴火妞,
受人蔑视不文钱。
而今衣食无忧乐,
老窝老本老身安。
流泪未必是坏事,
解郁缓压保心肝。
心曾痛
刘香菊
岁月如刀琢脸纹,
褶皱勾线沧桑态。
青丝秀雅妆曼颊,
半百有余双鬓白。
眼睛看字模糊糊,
耳廓架着花镜戴。
父善被欺女惊弓,
饥寒交迫世人踩。
人情薄纸唾沫淹,
撕心裂肺低头耐。
身弱力微人看乐,
巾帼不输须眉矮。
孝悌节义身俱兼,
颠沛匪亏我够派。
忍辱负重誓图强,
今得善报通心脉。
不要沉溺心曾痛,
关键有命承福泰。
父为子纲儿自立,
夫唱妇随睦恩爱。
退休工资生活够,
知足知止听天籁。
恬淡虚无真气从,
精神内守怡情怀。
闲暇琢磨诗一首,
弘扬正气新时代。
古诗新诗自由体,
自我主宰选题材。
祖国家乡诗中赞,
抒发真情表挚爱。
我的余生我做主,
扶正固本享天排。
2019/4/30
六•一感想
刘香菊
早已不是期盼六•一的年龄
满眼充满历经沧桑的神情
内心仍保留一颗六•一的魂灵
天蓝蓝 明朗朗
随缘自适 从容淡定
2010年6月1日作
永远的六•一痛
刘香菊
每逢六一我心突,
眼眶不止眼泪珠。
父母白手起家难,
忙挣工分还外债,
我被关在黑屋屋。
与世隔绝知事少,
同伴耍我逞精明,
村人称我大苶姑。
七六年入红小兵,
同伴佩巾我独无。
校长重复好几遍,
场上私语听清楚。
“她再沾上我傻气,
让我也变傻乎乎。”
好几分钟我尴尬,
泪水簌簌往下流。
淑凤干姑站起来,
解下己巾圆尬场。
六一痛啊六一痛,
刻骨铭心我屈辱。
七七年恢复考试,
班上成绩名前茅,
同学问题我不独。
四十一年时光过,
筚路蓝缕拼搏路。
触景生情显那幕,
墨镜遮盖泪水滴,
暗擦眼泪掩人目。
女人流泪一剂方,
解郁柔肝肝气舒。
前事痛痕烙心底,
老少对比惜现福。
2017年6月1日
注:
1、校长单金贵,干姑姑单淑凤,他俩是堂兄妹。
2、那时是老红小兵用自己的红领巾给新红小兵戴上,过了六一再收钱给新红小兵买红领巾。
诗稿自嘲
刘香菊
痴傻呆苶你占全,
大傻姑娘傻呆呆。
村里你是头一号,
虐称至今耳边徘。
恢复高考中师进,
村里首名考出来。
跳出农门铁饭碗,
纷纷羡慕把口改。
父母脸上笑盈盈,
多年郁闷随眉开。
少年磨难难释怀,
不是我的心胸窄。
忘记过去意背叛,
警醒自己保现在。
衣食无忧不攀比,
精神自疗郁瘀开。
半百经历多姿彩,
菊花晚香自把脉。
2019/5/31
守己铭
刘香菊
鸿鹄展翅冲云霄,
叱咤风云领风骚。
燕雀盘旋栖枝上,
稍憩欢鸣相嬉闹。
犬守夜夜深警觉,
鸡司晨届时报晓。
万物共生各有命,
各司其职不贬褒。
人生命运多变幻,
身居颐室我自豪。
一无所有遭欺戏,
无能无奈受煎熬。
竹密流水夹缝过,
山高彩云终飞飘。
痴苶女金榜题名,
振起家声是荣耀。
岁月无痕心有痕,
世事磨砺字中表。
娘家婆家父祖慰,
菊花晚香两家挑。
孝养四位老父母,
地下有知安我觉。
昼锦夜锦均尚可,
生活如锦尊严笑。
黍稷明德皆惟馨,
富强价值观首条。
自食其力养天年,
体检指标箭头少。
忠厚自有忠厚报,
余生守己乐逍遥。
2017/6/4
写诗治病
刘香菊
半生艰难和困苦,
憋在心里不能诉。
苦水不能随便倒,
背后谈资笑话吐。
穷居闹市无人问,
变本加厉把你奴。
写诗自传天下知,
苦水倒尽毒气出。
悲喜交加影视剧,
心绪安宁心不突。
不是我无同情心,
写诗治病拔心毒。
余生情静无波澜,
气通脉畅自心舒。
2019/7/16
晨起菜园拔草思
刘香菊
少无荷锄力,
麦个抱着沉。
村人讥我弱,
不是庄稼人。
废寝忘食书,
立志出农门。
一九八二年,
七月十三四。
中考定终身。
中师榜上名,
户口出农门。
三尺讲台站,
教育农家子,
砚田无税耘。
呕心沥血度,
三十二年春。
今晨空气爽,
菜园拔草勤。
思绪心头涌,
不忘我出身。
2017.7.13
感恩生活
刘香菊
感谢逆境磨炼了我的意志,
让我越挫越坚强;
感谢顺境让我享受了
生活舒心滋味甜香。
感谢挤兑我的人,
让我一路劈波斩浪,
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
不虚此生苦辣酸尝;
感谢我生命中的贵人,
让我感受到薄凉社会中的一丝真情,
加固了我脆弱的心房,
燃旺了我即将消耗殆尽的活力能量。
雄关如铁口口啃,
历尽劫波身体安康,
感恩生活心花怒放。
2017.8
改变命运的两天
刘香菊
一九八二年的中考安排在
七月十三至十四日这两天。
高温湿热笼罩着考场,
我们逐字审题,认真答卷……
考试结束我们忐忑不安,
结果公布中专中师
我们榜上有名。
我们这些柴火妞,
那些拾粪崽,
立刻身价百倍。
商品粮 铁饭碗
月月有稳定的工资,
老了有退休金。
当时在乡里的轰动效应
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三十七年过去了,
当年那些花季少年
已步入天命之年,
我们为国家的基础教育
做出了自己应尽的贡献。
如今我们鬓角白霜,
眼睛昏花,
皱纹布满额头眼角,
我们无怨无悔,
岗位坚守 余热发挥,
昔日少年老来风度翩翩!
2017.7.13
学习条件
刘香菊
每每看到学生手中
漂亮的纸夹子
我心中无限感慨。
我上学没买过书包
铅笔盒 纸夹子 圆珠笔。
1974年我上一年级,
妈妈用灰色旧布对折,
缝了个长方形包,
开口处缀上俩布条,
装上书用手拎着当书包用,
从村卫生室找了个纸盒当铅笔盒。
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
老舅见我成绩不错,
把他用旧了的军用包
送给我当书包用。
铅笔盒 纸夹子 圆珠笔,
都是我每次考试名列前茅,
学校发给我的奖品。
这些学习用品
我一直用到中师毕业
才结束了它们的使命。
可惜没保留下来当作文物。
现在一想没什么都过去了,
从四十多年前的一无所有
到现在的一无所缺,
培养了自己坚强的性格,
以苦为乐的心态,
心理成长成熟挺好。
2018年5月
看学生花雨伞遐想
刘香菊
从秋分之夜到天明
秋雨不停地嘀嗒下着……
学生把花雨伞挂在
走廊的栏杆的横栏上。
我看着五颜六色的花雨伞,
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
四十多年前我的儿时,
那时书包里只有数学语文两本书,
还有两个作业本,用药盒装着铅笔小刀。
下雨天要么是用一米见方的塑料布,
要么是用蛇皮袋底折成三角形遮住头背,
把布鞋装进书包,把裤腿上向卷几卷,
光着双脚趟着凉凉的雨水走回家,
那时也不怕扎脚。
那时哪有钱买雨伞呀。
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更没有家长开车接送。
时代变了, 国家富强了,
一把小小的花雨伞虽然值不了几个钱,
但在我心里仍是奢侈的回忆。
不忘来时路,不骄奢,
守住民生底线,守住勤俭节约,
守住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
20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