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
马存贤/图·文
从“银川有座冰雕连”到“银川有座红色主题纪念园”,短短三年时间,作为民营企业的松鹤陵园,满怀家国情怀,初心不改,斥巨资将一处军人专属墓区——军魂园,倾心打造成为银川地区最大的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的教育基地。
初夏时节,当我们走进如同花园般的松鹤陵园,眼观湖光水色,闻听花香鸟语,即刻为这里静穆优美的环境而陶醉。
而当我们走近建造在陵园核心区域的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时,便被宏大而庄严的红色纪念标志所震撼!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感受到了那段红色岁月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
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由松鹤陵园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围绕震惊世界、意义深远的红军长征和抗美援朝两大主题规划建设。2018年6月开工建设,2021年6月完成一期工程。当时,正值电影《长津湖》热播,陵园便于10月16日举行了“观看长津湖影片,瞻仰冰雕连雕塑,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奉献人生”为主题的缅怀活动。
▲抗美援朝老兵牟元礼(左)郝绍明(右)参加《冰雕连》主题雕塑落成庆典活动
▲自发参加庆典活动的群众
新华社记者吕泽的现场报道,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超过了一个亿,全国各大媒体转发,使区内外的人们知道宁夏有一座冰雕连雕塑,立刻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在该报道下面深情地跟帖评论:“向往一座城市,不光是他的美食美景,还要有一座冰雕连雕塑,因为这个英雄的群体,让这个城市更有故事”。随即,便有很多社区、协会、企业、机关单位及群众自发前来参观瞻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初建的红色主题纪念园及开展的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出了强劲的教育功能,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2022年6月,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被银川市金凤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金凤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随着进园参加活动群众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大型活动的开展,原有设施和场地显得有些简陋狭小,已不适应各类活动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军魂园教育功能,丰富教育内容,陵园通过论证设计,于2023年初进行了续建,至2023年12月10日完成续建工程,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庆典仪式。宁夏关工委领导参加揭牌仪式并讲话,授予纪念园“全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牌匾。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委员会主任黄超雄向松鹤陵园董事长吴志明授牌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委员会主任黄超雄在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落成暨“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讲话。
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划分为两大区域,即:红色大道纪念标志展示区和军魂园纪念标志展示区。园内先后建成红军帽、“中国军魂”纪念碑、抗日战争和飞夺泸定桥大型浮雕墙、抗战之声红军小号手、红色军史长廊、大漠英雄、军民鱼水情、军人名录墙、红军长征颂组雕、红军草鞋、军需处长的故事、12位英模人物雕像、贺兰山精神纪念长廊、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冰雕连主题雕塑和战场实景雕塑、红色记忆长廊等20多处纪念标志。
▲英模纪念墙。花岗岩雕塑的李大钊、方志敏、陈延年、杨开慧、杨靖宇、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焦裕禄、雷锋12位著名英模。
▲红色记忆长廊 主要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经典的21条论述、讲述的13个红色故事及赞扬的12例爱国奉献精神事迹。
▲不朽的丰碑——贺兰山精神长廊 贺兰山精神是宁夏军区部队和驻宁部队广大官兵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的几十年中,在建设、守卫贺兰山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一种革命精神。
▲军史展示长廊 用大量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中国革命历史。
▲军人名录墙 安葬在松鹤陵园的军人有2000多位。为了体现对军人职业的尊崇,让他们享有至高的殊荣,通过确认,已把891名军人的名字刻在这面墙上,随后,将陆续把所有军人的名字都铭刻在这里,以志永久纪念。
▲长征颂组雕 260多位红军指战员和四面红军军旗的组雕,展示了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的伟大历程。
▲雕塑《征程》 展示了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翻越六盘山的壮景。
▲军需处长雕塑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红军长征途中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故事。
▲ 大漠英雄 讲述了一九三六年秋天,长征红军妇女团三位女战士陈美珍、李秋兰和吴玉萍在宁夏中卫附近的大沙漠中的悲壮故事。
▲抗战之声——红军小号手 雕像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三六年七月在宁夏同心县豫旺堡采访西征红军时,拍摄谢立全吹军号的照片为原型。斯诺《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封面人物。
▲冰雕连主题组雕《冰雪雄魂》
▲长津湖战役冰天雪地战场实景雕塑 还原了冰雕连阵地战壕,以188个冰雕连战士雕塑再现了当时的壮烈场面。
▲冰雕连最后的老兵——周全弟 周全弟于1934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个小山村,抗美援朝英雄、一级残疾军人。《长津湖》影片中伍万里的原型,“冰雕连”的幸存者。他1949年12月入伍,系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是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最为惨烈的战役——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在长津湖战役中,极度的严寒让他失去了双手和双腿。在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落成开园之际,他抱臂写下了“永远的冰雕连”珍贵题词。
▲中国军魂纪念碑 是军魂园的标志性建筑,三尊人物雕像分别代表着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雕刻在碑体上的这句话:“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是1945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后选入《毛泽东选集》的第3卷,第1074页。
银川红色主题纪念园(军魂园)自建成以来,共接待前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机关、学校、军警、金融、企业、社区等单位300多个,人数近3万人,己成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阵地!
伫立在每一处纪念标志前,我们每个人都会思绪万千。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会有勇士;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会有脊梁!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英雄们的灵魂连同他们伟大的奉献精神正熠熠生辉。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宏伟业绩和英雄事迹,把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