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冯衍伟,曾用名:冯彦伟,男,生于山东博山,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政工师,入编《淄博文化艺术人才名录》。下乡、入伍、当工人,历任部队兼职新闻干事、军报见习记者、企业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等职务。现供职于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尤致力于陶瓷和古窑文化题材的挖掘创作,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前卫报、大众日报、山东文学、世纪潮、新大陆等发表报告文学、散文、杂文上百篇。获济南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淄博市优秀政工干部等荣誉称号。作品多次获奖,有的被编入数种集子。出版散文集《春天的梦》《古窑韵事》。主编《华彩乐章》《华彩乐章·第二部》《华光陶瓷大事记》。文集《古窑韵事》荣获淄博市优秀文学奖;散文《故乡的炉火》荣获2007年度山东省“五一“文化奖,《街西头的老屋》入选《人民周刋》中国好文章。
《走过小公园》
关于这样的小公园,或许只是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中最为普通的一个,它就在淄博高新区鲁泰大道上,我在这里的一个单位上班。
每天清晨,我都踏着小公园的青砖小路,步入单位的大门。傍晚,在夕阳的陪伴下,沿着这条小路走回家中。
这条小路,我已走了近20年。
每一次走过,我都有过不一样的感受,或看看园中结满果子的无花果树,或看看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林,或看看茂盛的绿草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因国瓷文化艺术中心而扬名,早在2013年已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0多亩,园中建造了宏大的陶瓷文化艺术馆、休闲娱乐的喷泉广场、体现陶瓷艺术的打卡地。2001年这里作为工厂设计开建时,四周还是大片的玉米地,道路还是土路,坑坑畦畦的。很快,荒凉的土地上建成了高科园,园区内修建了柏油路,但大片的土地尚需搭理。2013年4月陶瓷文化艺术馆落成,从此这里便成了淄博人记忆的一部分。
初秋的早晨,天气转凉,露凝而白,一切安然而平静。
漫步在公园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万千的思绪潮水般激荡着我的灵感,放纵着桀骜不驯的情思去扣响已逝岁月的门槛,端详让人励志让人惬意的经历,从那青绿的大地和葱茏草木中,领略人间滋味,遥想灿烂精彩的人生。
想起刚到这里时的情景,再看看眼前,不觉感到两眼模糊。
那是2004年7月的一天随单位迁址来到这里。记得楼前还有大片土地荒芜着,当时杂草丛生,每周都要发动员工义务劳动割草,往往是割了前头后头又长了出来,后来买了除草剂,也不很适用,一场小雨过后,杂草又冒了出来,而且还很旺盛,毕竟,斩草没有除根。当时,因赶班麻烦,就独自一人在园区办公室里住了下来。
一晃几个月过去,不知不觉已是深秋,晚上闲闷就到楼下走走。那大块的闲置着的荒园的暮秋里,一切都在趋向渐渐的消寂。终于尚未割尽的极少的野草延伸着望不见边缘的萧条、冷瑟、苍凉。野菊淡淡的香味和渐次枯黄的干草的清新气息,执拗地散发在越来越凉的潮湿的寒气的表层,依然芬芳着这待开垦的土地。
夜幕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不时窜出一只只辨不清的小动物来,或是野猫,或是黄鼠狼,夜猫子也偶尔地出来叫上几声,有时像哭,也像笑,拖着长长的声音,直冲到高高的夜空里。
周边的十字路上,时常窜起一团团的火焰,和着夜猫子尖叫的声音,此起彼伏,黑色的夜幕下充满了祭秋的悲凉,一阵秋风乍起,揪起团团纸钱和将要灭去的纸灰,直冲天际,化作荒园里夜景的一部分。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上演出一些有惊无险的恶作剧来。所以晚上睡觉时要关门闭户,还要加以棍棒将房门死死的顶住。经常听到楼下的大门“咣咣”作响,还隐约有走路的声音,恐慌之下便报警门卫人员,有时折腾上大半夜,也弄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再有类似情况,便固作镇静,再也没做自已吓唬自已的事情了。
寒气袭来,聚集的露水渐渐沉重,草尖草叶间露珠饱满沉甸,像稻谷般慢慢弯下来毛茸茸的野草,是野地里唯一暮秋的风景,漫长的冬天就要来了。
荒园,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只是留在暮秋的一颗种子,总是在阳光雨露下发芽、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三人沙发,白天坐客,晚上作床,不知不觉间一住就是五年。后来,园区进行了改造,单位也在附近建了宿舍楼,就搬了进去。
走着,想着,太阳升起来了,暖风阵阵吹来,阳光穿过肌肤,温存心田。这时,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 鳞次栉比的豪华饭店酒吧购物中心,在阳的照耀下更加的宏伟壮观。横空而过的高架桥上,汽车不住地奔驰而过,真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快。园内,紫红色陶制紫砂板外墙,与晶莹剔透的天然石英石相衬托,在气势恢宏、大气内敛的艺术大厅里,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窑火的情怀、对泥土的依恋,展厅里的每一件作品都在静静诉说着历史,前来观赏的人已是络绎不绝。公园里鸟语花香,散步的老人,拍照的游客,构成一幅悠闲自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树阴下,十几个身着园林标志的工人已开始了一天工作,或给草坪剪草,或给树叉打枝,或给草木喷洒。
“嗳,在想啥?”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我从沉思中叫醒。我寻着叫声望去,原来是“老园林”王师傅。我问他为啥前几年我们组织人在这里种树,年年种年年留得住的却很少,而且杂草天天割却天天长,这边还没到头,后边的又长了出来。王师傅说是种的不够讲究,不是深了,就是浅了,树种深了会闷死,浅了根还会晾死;杂草也是一样,斩草必须除根,不然是除不尽的。听了老王的一番话,我更有深悟:生活重在感悟——这个世界上有冰雪,也有冻不住的泉水。时间也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它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这时,鸟儿飞来飞去,也来凑热闹,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有的将窠巢安在路旁的大树上,时间长了还有戏看:窠巢里若有了待哺的小鸟,你会发现,总有两只在树的上边盘旋,待四周无人,一只观望,一只叼食进巢,不一会便躲开人的视远走高飞,很是神秘。还有在树上叫个不停的,还有唱上几句振翅而飞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明媚的笑容。无论是谁,听到歌声想必都是愉快的。每天与树林、绿草、鸟儿打交道,还要受陶瓷文化熏陶,心情自然舒畅。不过,更为重要的还是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让人看到了无限希望。有希望,也就自然有好心情。
上班的人开始陆续走来,隔街校园里出操的音乐也已响起。回想当年初到这里时的情景。20年前和20年后的画面,叠影在一起。那些画面,像是过电影一样从我的脑海闪过,它是真实的奋斗的历程。我相信,小公园和淄博这座城一样,会越来越美好。
这时,太阳,确实升的很高了。
@盛世名家2023全国诗书画大赛
大赛日期:2023年9月22日--11月22日
会长、主编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大国,中国人民迎来了难得的盛世!社会发展,文化先行,千千万万文化界人士功不可没!
为凝聚民族心,祝愿中华腾飞,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盛世名家2023全国诗书画大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4、补充:作品文责自负。
珍藏大典全国征稿,欢迎咨询投稿!!
《中华文艺复兴:共和国文学大观》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