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注:作品内容与周总理是否有关,均可投稿。只要是正能量作品就行。】
鲁秀娟,年龄:43岁
简介:国企一线员工,本着因为喜爱文字而爱上文学的遵旨,一直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读书写作的日子很平淡,很清苦。在文学梦的滋养下,让自己的身体、心灵和灵魂得到了质的转变。
爱文字,简单而纯粹。
《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莫奈的调色盘》
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莫奈的调色盘。让克莱因蓝、让绿、让灰、让山野小花的色彩晕染了我的世界。是你吗?我亲爱的朋友,是你用画笔将这些色彩带入我的世界,让我行走在大自然中享受着色彩带给我的冲击和感染。让我在世界最美的马兰花大草原中感受到极致的克莱因蓝和莫奈的灰。若隐若现的细雨洗涤着马兰花,让克莱因蓝蓝到了极致。灰蒙蒙的天空下静默的松柏折射出淡淡地灰,莫奈的灰柔和而宁静。这些唯美的色彩在我的眼中流淌,所到之处皆是福气。
初次接触莫奈,是从你的的画作中,还有偶尔发出的只字片语中。渐次地我喜欢上了莫奈笔下的花园、干草垛、雪地、星空,还有生机盎然的小村庄。唯美的意境、细腻的画风、柔美的色彩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和平之感:那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是魂的清修。
跟着你的画笔前行,我用自己的眼睛在生活中寻找着莫奈的世界。远了,近了,近了,远了。那种纯粹的不加粉饰的画作不仅仅在莫奈的心中,在你的眼中,更是在我的梦中,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静美世界。
当春天第一滴雨珠下落的时候,我们看见星星点点的珍珠落满了枝头,发出晶莹的光。当第一朵玫瑰花绽放的时候,我们闻到了满园的花香,沁人心脾。当秋风乍起,林间的绿色不知不觉变成了疲惫的色调,呈黄色,褐色,红色耷拉在冷雨之中。当冬天的雪花像精灵一样翩翩地在半空中飞舞的时候,莫奈的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应运而生。莫奈拿起画笔,将天空,水流,云朵,雾气,草垛,花朵……一一呈现在世人的眼中。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力量。大自然的色彩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着神秘的力量且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大自然的色彩让我们看到四季流转,万物生生不息。
我和我的朋友啊,是多么的相似。你用画笔触摸着自己的心灵世界,我用眼睛和笔尖触摸着自己的心灵世界。掀开那层薄薄的茜纱,我们追求的何尝不是精神的世界。
莫奈的世界很美。每个人对美的感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光凭头脑的想象怕是有些困难。倒不如到大自然中去邂逅美丽的色彩,亲近美丽的世界。这样反反复复的熏陶和感知,对美的理解能力也就有了更深的层次。
于是,我从都市一路飞奔而来。远远地看到了苍鹰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翱翔。苍鹰飞过了高山,飞过了河流,飞过了一世的情缘,来到了被雪山覆盖的林海深处。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马兰花大草原。马兰花绽放时,牵引出了美到极致的克莱因蓝,只是这蓝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一簇又一簇的。这里的溪流清澈见底,穿梭在古朴宁静的山石之间;这里的林海幽静深邃是淡淡的灰色;就连草地上的青草也是郁郁葱葱,翠绿茂盛的。远远地还可以看见白雪皑皑的雪山,高高地耸入云霄。云雾缭绕之间,温暖的太阳闪着金色的光芒,将这里的林海,雪山,草原,小溪还有美丽的马兰花照耀着圣洁而空灵。
从莫奈的世界中走出来,又回归到莫奈的世界里。莫奈笔下的天空,河流,云雾,花朵……以及大自然的色彩如画笔一样在大山深处缓缓地流淌着。这里是西部大山里的一角,巍峨庄严,静默无语,却用独一无二的克莱因蓝和浅淡的灰色绘制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兰花大草原。原来莫奈的灰和克莱因蓝早已直抵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看有人是否真心地去寻找,去触摸,去欣赏。
《四月的诗,五月的情》
四月,我和我的文字,是精神上的伴侣。书籍使我们亲近,书香让我们浸润,文字让我们攀爬。我从卑微的泥土中来,一路攀爬,附着在一树又一树的杏花花瓣上:红尘俗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我想用素朴地心来清凉灼热的情,我想用琥珀色的眼睛来欣赏四月的花: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四月最后一个晚上,是一本散文,还有两首极小极小的诗歌伴我渡过。那首诗的灵感来源于窗外那堵玫瑰花墙。只见娇艳欲滴的玫瑰,被绿色的格子禁锢住。春风里,烟雨里,时时观赏,日日思恋。久而久之,那些鲜艳的玫瑰花犹如灼热的爱一样在脑海里占据了一袭之地:禁锢的爱情、爱情的禁锢、禁锢的欲望、窥探爱情……等等被禁锢的词语出现在我的世界。当真正落笔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漂亮的姑娘,多情的男子,泪眼迷离的老婆婆,月光下的老爷爷,还有玫瑰花与爬山虎……爱而不能,能而不爱,相爱却无法相守,相守却只能卑微地匍匐在地,爱的禁锢就是如此,多情而伤情,伤情而迷离,迷离而神往。如诗中所云: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四月,徜徉缱绻在含情的宋词中,正所谓:字字皆美,句句含情,一念一红尘。每天抽出短短的一个小时,净手——静心——净心。然后轻轻地掀开宋词的字帘,南宋北宋时期的诗者,情者,爱者就会款款的从文字中走出来,陪我走过一程又一程。有人说,一部宋词,就是一部情史。此情,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儿女之情,亦是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从“一江春水悼南唐”到“风波虽恶且安然”;从“谁听夜雨凄凉雨”到“天仙点化风流影”;从“销魂唱彻黄金缕”到“百炼钢化绕指柔”。随着对宋词的日渐深入,越发能够感受到文字因岁月的润泽而愈发的醇香和动人。如诗中有所云: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四月,在昏暗的灯光下,踏入了昏暗的角落,那里摆放着许多许多的书,书里的故事,书外的人,在沾染了昏黄灯光的夜晚,缓缓地缓缓地被熏上了书卷的寒香。我会随着张爱玲的笔尖,从热烈到慈悲,从幽怨到含情,从虚弱到禁锢……沉沉浮浮在三十年代的情波欲海中。暗夜里沏一杯《茉莉香片》,燃《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在独特的香氛中穿越《封锁》,吸纳着《心经》的精髓,却要取下《琉璃瓦》,解开《连环套》中最难解的《金锁记》。《白玫瑰和红玫瑰》一个是床边的白月光,一个是心头的朱砂痣。那些都是《年轻时候》的《倾城之恋》,如今却也是《花调》、《留情》、《多少恨》……梦醒时,难免会想起那首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四月,我是在书香中浸润,在花香中徜徉。春暖花开的季节,百花从容而淡定地绽放着,风从嫩绿的叶片中穿过,留下一路的馨香,好似没有尽头……已经记不清在这条沾满花香的道路上走了多久?这条路总是很熟悉,很熟悉。走累的时候,索性就坐在黄河边的石头上,望着舒缓的黄河水,从西边一直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奔腾着。有时候我也会激情澎湃,有时候也会焦躁不安,也有的时候会失去那么一点点的耐心……可是好奇怪,一旦踏入文字的世界,就会立即神清气爽,悠然自在。渐渐地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境,在这方秘境中,内心会出奇的宁静并且富有力量。而我的秘境则是: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五月,就这样伴随着槐花的香味旖旎而来,文字的香味也萦绕期间。五月我拆封了一本——《枕上诗书》,在最爱的月夜里,闻着窗外的花香,读着诗词;在最爱的雨夜里,听着雨声,读着诗词,在最爱的暗夜里,和文字一起穿梭在千百年前的情事中,偶尔也会瞧见路旁盛开着洁白的小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那灼灼绽放的是什么花?
是棠棣花,是心之花,是爱之花。
《在文字中攀爬》
从文字中睡去,又从文字中醒来。醒来时,阳光明媚如温暖的世界。在诗词中行走,又用行走来演绎诗意,走过时,春意盎然,云淡风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十年前,第一次触碰到纳兰容若的词,就被他的情真意切,触动了心弦。都说男不读仓央嘉措,女不读纳兰容若。偏偏在那个时候,纳兰容若带着酒 ,乘着一叶扁舟,在文山词海里悠然自得。那时,应该是第一次遇见,所见之处皆是美好。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十年时间早已经物是人非。曾经的美好已然逝去,我们面对的终将是未来。我不愿做那只鸵鸟,遇见事总是把头埋进沙子里,自欺欺人地躲避着一切。我要做的是天上飞翔的鸥鹭,纵观海内兮瞻四方。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那时候牵动我心事的恰恰就是——四目相对。纳兰容若因为思念自己的小表妹,扮做僧人来到了皇宫。远远地走来几位宫女,或许是天意,也或许是心有灵犀。一位女子突然回头看向僧队的方向,四目相对,离得如此之远,心却如此之近。就在那时,《纳兰容若诗词集》莫名地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就好像纳兰容若和小表妹一样,一场预料之外的见面,只是发生在一瞬间,却代表着前半生的告别,后半生的诀别。那段时间因为诗集的失踪,所以在无数思念的夜晚里,独自写下了《那朵青莲》在佛光里,在孤寂里,在清冷处,……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十年后,文友赠我一套诗词歌赋,并且让我花费一年时间去阅读,希望在读完之后在写作上有质的飞跃。没想到我触摸到的第一本书竟然是《纳兰容若》。再次翻开诗集时,就好像自在开启一坛尘封已久的老酒,那文字的香味在时间和空间的沉淀下盈盈绕绕。终于还是拂去了年少时的任性和随意,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经养成了读书时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那些字里行间留下的何尝不是淡淡地,浅浅的忧伤,纪念着曾经的擦肩而过。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一本书,一世情,总是引领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沉浸式的攀爬。从阅读《纳兰容若》的那一刻起,我的指尖不由自主地缠绕到了《那朵青莲》。只是《那朵青莲》被我再次地书写为《杏林深处好人家》。就好像有一种情丝总是会在我脑海里缠缠绕绕,仿佛十几年后的再度相逢就是来完成曾经的梦想,圆满一世的情怀。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谁也不知道对于文字,我怀揣着怎样的情深义重,只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总是很随性也很洒脱。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支笔,一本书就会让自己沉浸式的投入。有时候手中书写着文字,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思念着父母?可最终还是泪水打湿了文字,让墨一点点地浸染,如心中那朵青莲一般缓缓绽放。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十年了,一本书的灵魂已经完全地浸没,留下的只有自己十年如一日的攀爬,爬过了心头,爬过了纸张,爬过了书山,爬过了文海,爬到了梦开启的地方。
俺那颗芭蕉心哦
那是一颗怎样的芭蕉心呦!如烈火般灼热,如鲜花般灿烂,如红尘般痴缠,如细雨般绵绵,如阳光般温暖。那是怎样的一颗芭蕉心呦!无论尘世中风雨怎样飘摇,它依旧像团火焰一般在燃烧,燃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让人听到的不是心碎声,而是一颗心像芭蕉一样拔节时经受风雨洗礼时的呐喊。那是一颗怎样的芭蕉心呦!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之后,越来越通透,越来越简单。
禅语云“修行如剥芭蕉。”如果我们总是被世俗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所牵绊,裹住我们那颗心的就不是芭蕉心,而是八角玲珑心。那颗八角玲珑心就像是一颗通透的珠子,圆滑而事故 ,是无论如何也磨不平棱角的。不像是芭蕉心,虽然被尘世中太多太多的俗世和欲念包裹,但是在修行的道路上,总是会将一层一层的欲望卸去,在人间百态中显露出真心。“觅心”是为了找回纯真的自己,“明心”是彻悟尘世的杂念,“真心”则是自己内心的爱。
我的那颗芭蕉心呦!追求的应该是真心吧。真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为其它之为单纯的喜欢。喜欢在急雨中钻入雨帘,听玫瑰花开的声音。喜欢在落雪的时节,行走在洁白的世界里,只留下一深一浅的两只脚印。喜欢在某一个午后,在窗前静静地翻书,雨滴敲打着玻璃,然后落到了窗外的芭蕉叶上。淅淅沥沥的雨声正和着翻书时的声音,在空中中相互私语,书写着芭蕉诗:“景逸绿荫行 ,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我的那颗芭蕉心呦!追求的应该是“明心”吧。脚踏实地的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走路,做人和芭蕉心原本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可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发现自己所追求的真爱和真情是混杂的关系。我爱着一个人,深深地爱着。我爱着一本书,深深地爱着。爱着,爱着,却发现在爱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鬼魅魉齬,我无法靠近,却又怯于退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躲进我的芭蕉诗中。“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我的那颗芭蕉心呦!追求的应该是觅心吧。都说芭蕉心很难舒展,因为总是缱绻,所以锁住了儿时那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心。层层叠叠的芭蕉叶下隐藏的何尝不是一颗已被现实摧残的七零八落的心。我也曾在梦中一次又一次地沉醉,沉醉了的何止是儿时的梦,还有那颗芭蕉心。那日的秋雨把我从梦中清醒,我徜徉在雨中,听雨“嘀嗒——嘀嗒”地敲打着芭蕉的叶子,芭蕉花瓣上的雨珠把芭蕉心清洗得更加明艳,更加火辣。走进了芭蕉的世界,走进了芭蕉诗中“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隐瞒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我的那颗芭蕉心呦!在书香中,在花香中,在雨声中,在风声中,在梦中,在心中,在爱中,在旧日的光阴中……前生已过,往事早已清零,只有余生怀揣一颗芭蕉心,继续修行。“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催眠乍抵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我爱周总理”中华儿女文学书画大赛
大赛截止日期:2023年6月3日
参赛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伟大领袖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全国人民,一手缔造了新中国,为亿万民众的幸福生活创造了坚实保障,穷苦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热爱周总理就是热爱中国,热爱中华民族!
为缅怀周总理,凝聚民族心,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我爱周总理”中华儿女文学书画大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4、补充:作品文责自负。
两部珍藏大典全国征稿,欢迎咨询投稿!!
《舍我其谁:2023华语文坛风云人物年谱》隆重征稿!!!
《中国历史名人大全.当代文华卷》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