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论英雄
兵山
2023.4.4日
为国作战牺牲的烈士,送儿参军的妈妈、烈属,作战幸存老兵,为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奉献者,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今天,衡东县在烈士陵园进行了追思先烈清明祭扫活动。
方阵刚刚入场,人在地上流动,云在天上飘动,老天在变脸,黑洞洞的,不一会拳头大的雨点,砸在广场。祭拜的方阵,迎着老天的泪水,在鞠躬,在默哀,在垂泪。
陵园墓地躺着作战英雄!
对越自卫还击战,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持续了十年。衡东英雄儿女,有参战幸存者,有为国作战捐躯的。我在我同一个战壕里作战英雄陶荣华墓前献花流泪。后来见到她的妻子,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不能自己。当年青春年华陶荣华回家乡探亲,与她新婚燕尔。接到部队命令,迅速归队!陶荣华文化水平较高,军事素质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部队重点培养,准备送他上军事院校深造。因战火燃起,他放弃了上军校学习机会,写请战书,坚决要求上战场!明知战场有死亡,偏赴生死战场,真英雄也!
军人的耿耿忠心,军人的壮志情怀,军人的不二选择,军人的伟大胸襟,军人的大无畏精神,有多少人能理解,有多少人能做到!
军嫂咽哽着:若是没有战争,若是选择了上军校,他父母有儿子尽孝,作妻子的有丈夫依靠,孩子有爸爸关爱,我...我,不会受那么多的苦,辛酸的泪水如涌泉。陶荣华是独子,牺牲后,赡养、恃奉公婆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抚养培育遗腹子她一人承担。我轻声问,政府一月给你多少生活费?“一千多一点”,多么艰难不用说了。若不当英雄,当学员,做平民,人在,功名在,他们一家顶梁柱在,也能过上幸福美满,男欢女爱,父敬子荣的美好生活。
这个问题,是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政,我们的官员,广大的人民值得深思的问题!
卫国作战牺牲者,战火燎身伤害者,出生入死幸存者,受着战争无情的创伤,谁来给他们抚平?谁来给他们尽孝?谁来给她们养家?谁来给他们养老?谁来给他们疗伤?……?
牺牲的要有价值,幸存的要有尊严,烈属要有尊崇,这些要如何体现呢?
儿子牺牲了,丈夫没了,战火伤害身体了,口口声声喊重视,喊保障,可保障来保障去,他们的生活条件,家庭状况越来越贫困,与社会差距越来越大。父母在呻吟中痛苦,妻子在为生活苦苦煎熬,英雄烈士何以眠目?受贫穷无尊严地苟活,幸存英雄情何以为堪?
不要“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成为一句假话!
不要让尊崇英雄成为一句套话!
不要让“清零行动”“一人不落”的国家承诺成为一句空话!
不要让诸多保障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
如此下去,离危亡不远矣!
英雄有价值,有尊严,有尊崇,国家必须要让他们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有同等物质基础,即“保障其生活不低于或略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才能安抚英雄,安抚民心,安抚忠心。英雄方能后继有人。
二十大战鼓催春,春雷惊醒大地。但愿既打雷又下雨,滋润万物,滋润英雄心田。
人民的心声中蕴藏着历史强劲的脉动,真心感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过上美好生活,英雄才能层出不穷!
当兵本是卫国军,满腔热血献青春。
脱下征衣预备役,全面保障国防兴。





【作者简介】
荣桓战功刘应合,湖南省衡东县人,与共和国元帅罗荣桓是同乡,是祖国的忠诚卫士。曾弃笔从戎,青春在军营里度过,生命砺炼战火考验,在浴火中重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介书生,文武兼修,紧握手中笔,妙写雨霁章。
弃笔从戎报国防,满腔热血洒疆场。
梦臣战功遭奸算,知节匡扶盛大唐。
金猴三打白骨精,岳母四字忠义扬。
寒气袭人梅花艳,暖日驱云普天阳。
代表作有《实话实说,想说就说》《青春岁月,战火春天》《祖国美,故乡情》《诗歌扬溢》《战友访谈见闻录》等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