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父亲(散文)
文/刘正双(湖北)
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父亲,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贵人。匆匆交待好公司的事,连夜驱车几千公里,回去送他最后一程。
车出山海关,过居庸关,上京广高速……,一路风驰电掣,直飞湖北。
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父亲的日常又点点滴滴地出现在脑海里……。想到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父亲,再也不能聆听他的教诲了,泪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我的老家在鄂西北一个山旮旯里,交通闭塞,人多地少,家家都是吃了上顿望下顿。为了生存,什么奇葩的招数都使用上。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盛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死人,人吃人的现象很普遍。家家缺衣少食,家家食不果腹,为了给家人一条活路,奶奶擅自作主,将我送给河西一户姓翟的人家收养。父亲听说后,连夜从工地赶回来,追到那个收养家,说尽了好话,又把我抱了回来。全家只剩一口吃的,就不能把孩子送人。他红着眼眶,对母亲说。在他的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是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因为自己无能,才会让家人挨饿受饥。他不知道的是,所有的这一切,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父亲是个孤儿,家境一贫如洗,人又长得磕碜,一直没姑娘看上他,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会被人耻笑的。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入赘到我们这个五口之家,成了一家之主,后来添了弟弟,本就拮据的生活,因为多了一个饭口,而更加艰难。

父亲更拼命了,起早贪黑,为了让我们几兄妹吃上一口热乎饭,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他挖过煤,修过路,上过山,下过海,……蜜蜂一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他孱弱的身板,硬是扛起了一座山。
在我高三的那一年,因为种种原因。我想辍学去打工,以此减轻家里负担。父亲听说后,连夜跑了几十里山路到学校,平时温和的父亲,第一次发了脾气,……临走时,他抖索着从口袋里拿出两颗尚有温热的熟鸡蛋,硬塞到我手里,说道:妮,你只管好好上学,别的不用你操心,有我呢!……你正长个儿,学习又紧张,好好补一补。那一刻,我破防了,瘦小的父亲在我的泪眼中,忽然高大起来了。
知耻而后勇,在他的鞭策和鼓励下,我发愤读书,废寝忘食,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老了,岁月熬尽了他最后的精气神,如同一盏将枯的油灯。他佝偻着背,喘得面红耳赤,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几兄妹让他住院,他总说地球就那点地方,该给年青人腾位置了,走就走吧,花那冤枉钱干啥?……死活不去住院。我们平时给的零花钱,他也舍不得用,而偷偷攒着。他不止一次告诉我:闲时攒钱急时用,急时省来莫求用。
父亲的言传身教感染了我,我也养成了细水长流,节俭应急的好习惯。
啪啪啪,啪啪啪……,一阵急似一阵的鞭炮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到了,老公说。
我打开车门,看到大红的棺椁,再也控制不住自已的情绪,哭喊道:……爹!……爹!……爹呀!……
2023.03.06.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