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散文
在那梨花盛开的地方
文/刘正双(湖北)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一首《清平乐•梨花》,为我们描摹了一幅花瓣如雪白、清香迷离人的优美画面,也同时写出了古代的深闺怨妇的幽幽情愫。
我时常在想,春天来了,新芽初绽,鸟语花香,杨柳依依,桃花灼灼,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一派祥和安谧,生机盎然。多么的惬意呀……可,一直不明白,古时的女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恩怨情愁?
直到今年参加了2022.襄阳市朱集镇梨花节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夹河套(朱集),是夹在汉水两大支流白河和唐河之间的一块陆地,那里地处汉水流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也种植葡萄、蜜枣、冬桃、梨……等大量时令水果。沙质土配上优质的水源,这里的梨,皮薄汁多蜜甜,卖相上乘。再加上宣传到位,政策优惠。引得各地商贾如云而至,产品远销海内外。

3月28日,应朋友之邀,我们一行几人,去参加襄阳市朱集镇梨花节庆典。
一脚踏进"万亩梨园,十里花香"的朱集,我们的心,都醉了。这里,是花的海洋,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积玉堆雪,在烟雨飘缈中,忽隐忽现。倘若英国油画家彼得.格雷厄姆若是到此,定会一展画笔,画一幅中国乡村的彩油画,浓郁而又热烈。
驱车近瞧,雪挂树梢,斑驳陆离,背靠高坡和村落,构成一幅轻笔淡墨的"山水画″,相较隋朝绘画大师展子虔那咫尺千里之势的山水画,毫不逊色,相反,更加地细腻、恬静。
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荡漾来淡雅而绵长的香甜气味,沁人心脾。这梨花,一簇簇,一团团,漫天盖地,次第竞开。经过雨水的洗礼,娇嫩欲滴,俏姿嫣然,恰似含羞少女的面容。微风轻拂,摇曳多姿,宛如穿着缟素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漫步其中,但见花浪起伏,花香拥抱。梨花有5瓣,片片白洁如雪,个个玉骨冰肌,5瓣中心有浅红的花蕊,显得素洁淡雅,风姿绰约。这真是“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我们沉醉其中,不知所以。此时,暖风拂面,细雨霏霏。
我们沿着白河边,冒着星星点点的细雨,随着人流,跨越网红桥,从渡槽边越过,来到观景台,它是万亩梨花里最高、最壮观的一个观景点,也是网红的打卡地。
台下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摆摊的,卖线的,杂耍的,挑担的……,还有我们中原地区少见的驼骆拍照,孔雀开屏,芦笙恋歌,四川变脸……等等等等。红男绿女,拍照留念,笑语欢声,鼎沸连天!

登上观景台,极目四顾。黑压压的人群,首尾相连。条条人流宛如蚯蚓般在花海里蠕动。村里村外,坡上坡下,这一片,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梨树梨花,融成一片白茫茫的花海。玉带般的白河,紧紧环抱着秀丽的夹河套,梨花倒映在洁净的水面,与两岸错落的村庄,雄伟的高架桥,云中飞驰的高铁……,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白的河,雪的花,间或点缀些金黄的油菜,粉红的桃……,交织出一幅锦缎般的图画,真有"占断天下美,压尽人间花″的咄咄气势!
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唧唧喳喳的声音传入耳鼓,愉快的笑声在梨花丛中荡漾。原来是要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的几个青年女演员在彩排。
听朋友说,每年的梨花节,都会邀请一些腰鼓队,秧歌队,戏剧团,杂技……等等,一些民间文娱团体和市县的戏剧团来助兴,表演节目。
我问道:“今天准备表演什么节目?表演几个?”姑娘们都热烈地回答,个个脸上抑制不住地兴奋。
我热切地望着姑娘们愉快的神情,红润的面庞,矫健的身姿,灿烂的笑容。不觉"噢″了一声。似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若问她们这样做,幸福吗?快乐吗?可真的有点多余。姑娘们笑而不语,殊不知,她们已用行动作了回答。
其实,幸福并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只要生活过得简单充实,健康开心,就是最大的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它,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已经悄悄地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我们的日常中,浸入我们的血液里……
不知何时,风住了,雨停了,一切,归于祥和。片片霞光穿云破雾,喷薄而出。金光灿灿的霞光铺满了整个华夏大地,铺满了我们的生活,铺满了我们的未来……
2022.04.05.初稿
2023.02.24.定稿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