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雷衣谷先生 谢世三十周年
文/李云泉
不觉泪下满婵娟,
怎耐纸上染黄泉。
尽是眼前过往事,
云烟如梦忆先贤。
轻拨细按断琴弦,
问酒知音去不弹。
笔墨寒灯今犹在,
幻影泪洒藏心间。
不觉矣,雷老衣谷先生,己去西方三十周年。
众人皆言,雷老衣谷先生,书法上乘,其不知,雷老的诗词,绘画,更高一等。论格局,博大深遂,品意境,超凡脱俗。
我很幸运,自幼承蒙雷老亲授,实为奶师。教我书法,诗作技巧。
早在抗战前,师太,陈允升先生,于我村,创办私学,教完诗经,令学生作诗一首,命题晚秋。当场作出,平生第一学堂诗。
不用登高去,
郊逰趁日斜。
落霞红叶树,
翻雪白芦花。
醉菊篱边酒,
敲诗逸士家。
漫云秋又暮,
可乐正年华。

陈老允升先生观后,赞美有佳,言十二岁学生,如此杰作,真乃天才也。
文革时,受到冲击。于东湖公墓种药。号东皋药农,虽时局动乱,仍不失,文人之大雅。逆境求生,压力越大,自强不息,难中文笔,诗境更丰。浪漫自怡。如和表兄诗,足见情操。
陋巷箪瓢衣结鹑,
情怡虑淡足天真。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藜藿自豪晋楚富,
尘鱼谁问范丹贫。
羡君事事多高雅,
他日我来卜作鄰。
读诗如画,诗画相溶。读一天而不厌,念千遍而不俗。谈起春游,随口又呤,
清明节近杏花天,
也去寻芳学少年。
春满谢池草浴雨,
门垂彭泽柳含烟。
青山有约憐狂客,
鸥鹭忘机傍钓船。
疑乃一声渔唱晚,
残阳斜照一舟扁。
又云,
杏花村外小桥西,
一路烟霞望欲迷。
戏马客驰芳草岸,
听鹦人醉绿杨堤。
闲随曲水流觞去,
偶到野亭信笔题。
爱煞晴郊春烂漫,
同遊不管夕阳低。

如是文妙,回味不尽。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汝涛先生言,雷老先生谢世,是对当今诗坛,一大损失。言之不过,曾亲对我言,他的诗,混于唐诗,几可乱真。八五年,约我一同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分校,同窗共读,并邀我共出诗集,书展。然忙于书作,终而未果。期间,笑话多多,耐人寻味。首届山东书画艺术促进会,凡参展者,皆退稿,独雷老不退。师令我去寻,张光明校长何因。张校长见我,言雷老来了吗。急带我去,相见时,如故友重逢,情致高雅。学者风度,戏言到。雷老何等小气,你想,你的来稿。何时退过,其他同学,老师皆批退发,以利进步。独你不改,不退。算了吧,雷老,这作品,学校收藏了,实乃我爱,一笑过之。最不可思议,毕业考试,一百道题。只考八题,而罢。我乃急心,堂堂名家,此境难看。张校长,于身后,静观其祥,开言道,雷老已是教授级。何需用考,两人在我身后。切切私语,终而为学生代表,鉴字毕业。并代表学校,进京于中国美术馆,汇报展出。欧阳中石先生观后,赞美有佳。成为知音,诚邀家饭,并请京城名家作陪,席间甚为祥和,并邀在威海,召开书画艺术研讨会。达七天之久,切磋书艺。其书作专门在,济南李苦禅纪念馆,举办个展。中石老师亲题,雷衣谷书展,落款,中石拜题。可知老师题款,多者无数,唯拜题者,独雷老一人也,足见其敬重乎。后之,其作品在,华东六省一市,巡回展,传为美谈。受邀济南大明湖,钟亭写序书作,以留千古。
有诗云,
故人转身天地间,
俯仰一世留典范。
春风大雅过往客,
残墨小纸可当钱。
最是思亲泪作雨,
杯中祭酒洒江天。
来生愿作仙师徒,
重续未了妙奇缘。
时值当下,清明节近,思亲动墨,虽趣事多多。不敢多写,怕累客目,学生李云泉,了了几笔,以作永怀。

作者简介:
李云泉,山东临沂人,八五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书法历史的海洋里走了一趟,绘画以花鸟见常,善写梅兰竹菊,花鸟虫鱼,遍游名山大川,其游记甚丰,诗题自怡,以诗入画,以画入书,自成一家,作品被国内外名家所收藏,愿广结善缘,友朋四方。电话1356290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