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岸边梨花香(散文)
文/刘正双(湖北)
一、
当我写这篇散文的时候,我己经从襄阳跑到哈尔滨八年了,在这八年里,因为生计的缘故,我极少回家。但故土难离,时常会想念家乡的亲人和田园风光,电话里,听他们热情洋溢地讲述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就更加想念和向往,无数次地想像着故乡的模样,无数次地梦回故乡,拥抱故乡,想像着曾在白河边游泳,捉虾,摸螃蟹……,啊!童年的模样!故乡的模样!永远地,镌刻在心房!尤其最最难忘的,当属白河岸边那漫坡遍野的梨花香,那沁人心脾的梨花香啊,它常常醉得我,梦里泪淌!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片接着一片,一段连着一段,似波涛汹涌,在梨花浪海中。

二、
阳春三月,当我站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荒原上,眼前尽是"惟余莽莽,顿失滔滔″的肃穆啸杀的凄凉景象时,而此刻,地处汉水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万里茶道古航道″的白河滩涂上的万亩梨花,竟吐蕊绽放了。一时间,玉堆雪涌,银波荡漾,与白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故乡的,第一幅模样。

三、
悄悄地,悄悄地,春雨姑姑悄悄地,珊珊而来,柔柔的,润润的,牛毛一般。白河的水哟,在春雨姑姑温柔地抚摸下,化软化暖,化出了爱的涟漪。雨润"雪″,挂树梢,斑驳陆离;雨雾中,层林尽染,若隐若现;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稍顷,雨雾散尽,晨熹初露,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河岸旁,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坡被春雨姑姑用七彩画笔染色的时候,河堤上的垂杨柳就开始摇摆着柔软的身段,轻歌曼舞,唤醒棵棵酣睡的梨树:"快快睁眼,快快睁眼,看看蓝天、白云、喧闹的梨林……″。五颜六色的鸟儿们呼朋唤友,你来我往,上蹿下跳,嬉戏吵闹,突然"嗖″的一声,箭一般飞掠而去,喳喳叫着不见了踪迹;又或者,呼啦啦,一阵风似的,密密麻麻地落到垂杨柳上。还有几个贪吃的,东张张西望望,快速、灵巧地啄着食,蹦跳着,向堤边漫步而去……。银色的河,绿色的坡,五颜六色的小鸟,娇嫩雪白的梨花……,天上地下,水里岸边,它们相得益彰,相偕成趣,在朝阳的辉映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成了多么和暖而纯净的景观啊!
夕阳西坠,落日的余晖以它全部的灿烂与辉煌,不论城镇乡村,甚至,以往日少见的艳丽,尽情斜映在这一带。白河蜿蜒曲折,顺着坡底,雍容大方地流过这纯净的地段,如同玉带般缠绕着秀丽的夹河套,山映水,水照山,梨花锦缎铺河面……,与两岸错落的村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交织成一幅锦绣画面。大有"占断天下美,压尽人间花″的咄咄气势!

四、
徜徉于花海之中,踯躅于梨林小径,西望林薮丘岗之地,晚霞染红了天,染红了地,染红了周围的一切,彩焕烂然,恍若仙境天陲一般。偏在此刻,常常使人不由得遐思,感受到许多寻常道理中的新鲜含义……。

五、
黑压压的人群,漫山遍坡,首尾相连,宛如蚯蚓般在梨林花海中蠕动。微风轻拂,枝叶摇曳,空气中荡漾起淡雅而绵长的幽香气味。浅红色的花蕊,在雪白雪白的梨花映衬下,显得素洁淡雅,风姿绰约。花片嫩白如雪,个个玉骨冰肌,娇颜欲滴,俏姿嫣然,把打卡的人们,撩得心烦意乱,乐不思蜀。……在不经意间,你忽然发现,周围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景象:成群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上,在枝叶间,在我们的周围,上下翻飞,左右盘旋,扇动着彩色翅膀,迎风飞舞,晃得人眼花缭乱。蝶飞舞,蜂采蜜,风轻柔,香四溢……,红男绿女们喜不自胜,追蜂逐蝶,拍照留念。人们愉快的话语,红润的睑庞,灿烂的笑容,与梨花的馨香交织在一起,是那样的美妙与温馨!___"林海雪原″,成了欢乐的海洋!

六、
从观景台上下来,遇到一位老农,黝黑的皮肤,壮硕的身板,粗糙的双手……,老人的眼晴有礼貌地笑着,布满皱纹的脸上也堆满笑意。他边浇水边把一勺又一勺的肥料倾倒在早就开好的沟槽里,周围围上坎,然后浇水漫根。听老农讲,一年需要施两道肥,足墒水浇两到三次。
老农很健谈,不一会儿,我们就熟络了。
从老农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朱集梨园的前世今生。
"我们这里以前穷啊!5000亩滩涂土,雨天一片涝,天旱一片枯。地薄低产,效益低下。多亏了镇政府,领导们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开发林果产业,变滩涂劣势为优势。大量种植黄花梨,黄金梨,皇冠,香南……,等十几个品种的梨子。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沙质土配上优质水源,这里的梨,皮薄汁多味甜,品质上乘,远销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及海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老农难掩喜悦之情,语气中满是自豪和得意。他张开晒得黑黑的青筋暴起的右手,指着一片又一片的梨林,介绍道。
"怎么售卖呢?不可能挑到市场上一斤一秤地卖吧?″我们疑惑不解。
"不!……,不!……"老农头摇得像拨浪鼓。
"我们采取的是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模式,集中供应树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售卖这“五统″模式,构建一张有效的利益联结机构,急果农难,解果农忧,共同致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不难看出,老农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技术能手,讲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农不简单,他原是退下来的该村村支书)
"镇委,镇政府依托当地丰富的林果资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鄂豫生态走廊,积极探索"以花办节,以节扬名,以名兴旅,以旅活农″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每年3月底还举办"梨花生态旅游周",宣传金梨文化,同时诚邀四方宾客参加订货会,倾力打造白河生态旅游走廊,力争走上`盛世梨花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老农边向我们讲述,边手脚不停地做着农活。我敢断定,他撒下的,哪里是化肥,而是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方向!
"每年的金秋十月,梨满枝头,硕果累累,金相玉质,醉人心肺。到那时,远方来的客人,我一定请你尝尝我们朱集的大金皇冠梨,那叫一个脆,一个甜,一个爽,一个美……!″
老农热情地邀请我们秋天再到襄阳朱集来,看看这里大丰收、大忙碌的景象,共同分享"花誓河萌永世缘,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喜悦,我们愉快地答应了。

七、
啊,热情的老农!热闹的果园!绚烂的秋天!……满枝的金黄梨,绿绿的草地,潺潺的河流……,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忙碌的人群,穿梭的货车……,我的眼前,蒙太奇式的,交替幻化着,一幅又一幅金色的画面。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不知过了多少年,只有那一次的梨园之行,赏心悦目,刻骨铭心,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之后几年间,时时想起,总不能忘怀!
当时天晴气爽,暖风煦煦。徜徉其间,我们流连忘返,心潮起伏。面对仙境一般的、自然界的奇特景致,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目瞪口呆了,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
我的心里激动不已,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写一首诗,既赞美大自然赐于人类的仙境福地,更赞美千千万万像老农这样,创造这种奇迹的华夏儿女!
2023.02.28.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