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恩 难 忘
文/侯振宇
老师、师傅、师父!
韩愈的《师说》里边,对老师做了准确全面的解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傅是手艺人传授技术功夫者的称呼。
师父则是如师如友如父亲般崇高礼遇和尊称。
赞美老师的诗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师傅师父》,介绍过我与师傅赵玉柱先生的一些往事。
老师传授知识,师傅传授技艺,师父传授做人做事。师父所操的心早已超越了老师、师傅,如同父亲一般。

我七九年底参加人农两行在全国举行的招干考试,我和我姐双双考上,那年的春节,是我记忆中最开心的春节。八0年五月报到培训,八月份五十多名招录的知青全部分配到基层营业所。八一年,我是第一个调进县支行工作的,我师傅是人事干事,我是劳资干事,白天对面办公,晚上睡在一个屋子,指导我作报表,修改报告,还为我的婚姻操心。后来他到城关营业所当主任,到县支行任支部书记当行长,我也逐步成为机关团支部书记和人事股长思政办主任。记得我住院,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可把他吓坏了,我住院休息了半年多的时间。但仍坚持复习功课,终于在第三次参试时考中,停职带薪读大学。在他的带领下,富平县支行工作成绩优异,他被提拨到渭南地区行任副行长,行长,我也被提拔为富平支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九三年中行成立富平支行,他推荐我去当行长。说过程简单,而具体到每次进步都倾注他的心血。
我现在想,人生努力是必须的,而遇到赏识你提携你的人是关键的。
到后来,我认识到,人与人差别并不大,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用谁不用谁是要点。有时呢,用了一个人,不知要得罪多少人。有时呢,你用的人,可能没有感觉,也可能无所谓,更可能随着时间流逝失去记忆,或者自满地认为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得到的。其实是机缘机遇,正如一盒灯泡,安装那个都有说法,并不是非你莫属。

师傅退休二十年了,我们的联系从未间断过。现在的人,什么都不缺,缺的是尊重。居住的不在远近,而在于是否牵挂。感激不在钱物,而在于常存一颗感恩的心。
上个月,我给他打电话问候,记得他今年应该是八十岁了,过不过八十大寿,他说已经过了,没有举办任何形式,没有通知任何人,只与子女们一起吃了个饭,加之疫情期间,更不给别人添麻烦。同时提醒我,写作诗文和临习书法,要注意节奏,注意身体。他为我操心几十年了,现在我都退休了,还在操心!
我就想着写幅字,一来表达心意;二来汇报汇报自己书法学习情况,因为就在去年通话时,他指导我在临摹王羲之《圣教序》的同时,写一写颜体楷书,灵动中有厚重,秀美中有大气。

酝酿了一段时间,十二月十日早上,点了一柱香,让自己清醒清醒,静一静,醒上墨,醒上笔,取出纸。泡上一壶茶,喝的微微出汗,提提神。构思构思书写内容。拿起斗笔,在有龙纹红纸上写下一米大的寿字,落款如双手捧寿!
第二幅是佛教黄有金色佛像纸上写下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上款:忝祝赵玉柱先生八十大寿,下款:弟子侯震宇敬书。虽然写的是对联,厚重中有灵动,有节奏,有行气,有气韵。
第三幅写的是清代郑板桥巜新竹》诗,感恩他的扶持,同时还有传承师傅的精神之意,只因自己德薄才能有限,达不到师傅桃李满天的水平。
他老人家从来低调,不愿张扬,而我写此也不是矫情,纯粹是内心的表达。
斗笔写字,写的字少,写的条件有限,洗笔更是麻烦。把字挂起来反复观看,就这水平,不是丑媳妇见公婆,而是见自己的师父,期待他的指正。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古到今,有所作为,成名成家者,首先拼的是技艺,其次是学养,最后拼的品德。向师傅学习,向大德先贤学习。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退休,是人生的B面。A面闪光,B面芬芳。
晚上六点至七点看中央四台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致敬的人物是被称化妆大师九十岁高龄的王希钟,出席的有王铁成刘劲唐国强等大腕,其中刘劲当面对王希钟呼为师父,更坚定了我补写这段话,说明说明,表达表达,师恩难忘,难忘师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