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听母亲讲过的故事
文/顾祥
在70年代坝上地区那叫一个冷,特别是沽源县一带属于坝上风口,早早的就下了座冬雪,白毛风一刮铺天盖地,雪屑飞舞,打的人们睁不开眼睛,冷嗖嗖的直往裤腿里钻,白茬皮袄,毡圪瘩是人们御寒过冬的必备之物。那时候,父母亲都还年轻,在未立冬之前就带着我们兄妹早早的准备过冬的柴火了,搂树叶子,砍死树根子,拾牛马粪,只有把过冬的柴火准备足了,才能抵挡住这个寒冷而漫长的冬天。
在我6.7岁的时候,村里还没有拉电,夜晚照明全靠煤油灯,父亲在炕角抽着他自种的老旱烟,发出一股呛人的味道,母亲在灯下为一家人缝衣做鞋,土炕中央放着一个大火盆,泛着星星火光,把山药蛋放在火盆里,一会就烧熟了,散发着香喷喷的味道,那是几个孩子最幸福的夜宵。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们讲诉着老家那遥远的故事。

母亲是赤城县云州村人,在她的老家有一个叫舍身崖的大山,就在这个地方流传一个近千年的凄美故事。话说北宋年间,这里有一户人家,由于连年征战,丈夫和儿子都到前线充军,抵抗辽军入侵,家中只剩下老夫人和女儿还有儿媳妇儿相守度日,夏天种地,冬天防线,日子过的平静清闲。可有一天夜里,老夫人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中见到了丈夫和儿子满身是血,被梱绑在石柱上开刀问斩,丈夫和儿子告诉她,父子十分想念家里的亲人,在一次战争中父子被辽军做了俘虏,砍下了头颅,暴尸荒野,无人葬身,在梦中托咐家人前去收尸带回故土安葬。老夫人惊醒后,把梦中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女儿和儿媳妇儿,最后商议,女儿下决心去遥远的北国收拾父兄的遗骨,留下儿媳妇儿在家照顾年迈的婆婆。话说女儿日夜兼程,餐风露宿,翻过了数座大山,淌过了数条河流,历时数月终于来到了两国交战的战场,看到了父兄的遗骨哭的死去活来,草木也随之落泪。镇守边防的将士告诉她,你的父兄作战很勇敢,奋力撕杀,坚守疆土,是大宋江山的铮铮铁骨勇士,边关统领拿出了父子俩的抚恤银两,并派兵丁护送女儿一直回到老家。
女儿回到家后,老夫人由于过度惊吓和思念亲人也病的奄奄一息了。一家人把父子俩埋在了舍身崖的山梁上。却说老夫人病的一天比一天历害,在女儿不在家的时候儿媳妇儿还经常虐待老夫人,对老人的病体不闻不问,使她的病情越来越重了。一天,女儿听人说去寺庙许愿或许能使母亲的病情好起来,姑媳二人一同来到了寺庙,跪对佛祖以心许下诺言,女儿心里说,要是母亲的病能好起来,我愿意去舍身崖舍身救母。也许是普萨显灵了,从此后老夫人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到了第二年三月初三,姑嫂二人为兑现当时的许愿,结伴来到了舍身崖的山顶上,嫂子到崖顶上一看万丈深渊,见不到底,吓的连忙后退,寻思先让小姑子跳吧,她跳好了我再跟着跳,她要是摔死了,自己转身就走。这时候小姑子站在了崖边,又回头看了看家的地方,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跳到半崖时,一道佛光出现了,小姑子跳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莲花盆上,那嫂子一看此景,喊道"姑姑,等等"也跳了下去,谁知跌到崖底摔了个粉身碎骨。后来,当地的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孝顺的女儿就在半崖上刻了"女子静座莲花盆"的图案,这图案至今仍然保留在舍身崖的山体上。之后,在赤城县一带就有了一种鸟,一年四季喊叫着"姑姑,等等"的声音,这就是这个嫂子不孝的报应吧。
母亲讲的虽然是一个故事,但在里面包含了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养育之恩,她能留存在今天,也是一种孝道的延续吧。在历史上有许多感人的孝顺传说,如沉香劈山救母,王祥卧冰求鲤,这些憾山动地的孝心传承了数千年,成了后人的千古佳话。

母亲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那时母亲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据老家的亲戚说,母亲年轻的时候长后非常好看,是村里数的上的美女,登门提亲的人很多,但她的心另有所属,就是邻村的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家里很穷,父子俩相依为命,当时我的大姨成家了,由于母亲很小就失去了爹娘,是大姨拉扯长大成人的,大姨是一个嫌穷爱富的人,阻止了母亲和这个男孩的来往。一天这个男孩把母亲悄悄约出来告诉母亲他要参军了,要母亲等他回来。然而这个男孩一走好几年杳无音信,母亲也一直没有等到他。大姨自作主张的把母亲嫁到了沽源县米鸿营子我的父亲,父亲家里穷的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食不裹腹的艰辛生活。然而,命运总会捉弄苦命的母亲,不几年,母亲的家人告诉她,那个男孩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了,已经在梁兴初的38军担任营长,那个男孩带着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来到了大姨家,等待他的是晴天霹雳,那个男孩对着大姨一家人哭了很久,最后掏出一些钱物让大姨转给母亲,之后又到部队去了。听母亲说这个男孩仕途一路高升,尽做到了官至山西省副省长,以后再也没有和母亲来往。母亲常说,这就是命吧,当时她的爹娘还要在的话,一定会支持她等这个男孩的,可是母亲寄人篱笆之下,不得不低下懦弱的头,错过了那美好的姻缘。
我痛恨大姨,痛恨她的心胸狭窄,也痛恨那个年代的媒妁之言,毁了母亲的幸福,把她推向火坑,使我的母亲在贫困交加的小农村度过了艰难的一生。我为母亲的命运不公,为苍天捉弄母亲不公,为大姨棒打鸳鸯的行为不公……假如我的母亲要是嫁给那个当兵的男孩,她会过上富足优越的生活,那是她一生的幸福啊!
纵观母亲的一生坎坷而辛酸,自从嫁到父亲家,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父亲木讷懦弱,家里的一切全靠母亲支撑,把我们兄妹7人养育成人,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一辈子的罪,正赶上好日了,她却永远的走了……
时过境迁,刻骨铭心,每每回忆起母亲讲过的故事和她多舛的命运,我就更加思念她,但愿她在天国能过上好日子。
今天我思念母亲,明天我思念母亲,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我依然思念我的母亲……
2022年11月16日于沽源

作者简介:顾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五道沟民。沽源县文联诗协会员,乡土文化创作传媒者,热爱文学创作。曾在国家、市级报刊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30余篇。

主播简介:杨富苓,毕业于大连第48中学,退休,业余爱好喜欢朗诵,唱歌,参加大连歌甜花香艺术团大连万众合唱团,希望在声音的世界里展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