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富平杮饼软糯大红甜多么诱人
(散文)
文/侯振宇
富平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文明尚处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采首阳之铜铸鼎于县南荆山之巅,当大禹统理天下之后,又浇铸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于此,故富平自古即有“关中名邑”的美誉。富平柿饼,闻名遐迩,曾为皇家贡品,现在是出口创汇的佳品。
富平柿子种类繁多,有火晶柿子,有圆柿子,有方柿子,有磨盘柿子,有尖柿子。只有尖柿子才可制做柿饼。

富平柿饼,尤以庄里柿饼为最。同一县域,何以庄里为佳呢?我以为在地理位置上西北有耀县梅家坪,南有淡村塬,东有齐村塬,石川河温泉河经流此地,土质好,水分足,柿子尖圆个大无核,农人多有栽种作务时间长有经验,技艺有传承。故此,庄里柿饼比其它乡镇的价格翻番。
但在上世纪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时把很多老树砍伐了,之后能真正吃到庄里柿饼,比当年的贡品还难。取而代之是曹村柿饼,这里的柿子树生长在塬头崖畔,房前屋后,不占耕地,但因干旱缺水,这里的柿子个头要比庄里的小多了,肉质自然没有庄里的好。
柿子树是以软枣树为贴木,经过嫁接而成,木质细密坚硬,属硬杂木,当地人多做切菜的案板,架子车车辕。

说起庄里镇,那可是陕西省有名的乡镇,这里是辛亥革命胡景翼将军的故乡,曾任河南督军,在庄里建设了立诚中学。西安事变后,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驻扎地,全面抗战暴发,在此改编为120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战前线。胡景翼都是吃这里的柿子长大的,贺老总一定也品尝过庄里的柿子柿饼。
我在富平插队时,冬天农闲了,回乡亲年约我到他家去玩,他妈妈笑容可掬,从空房子的草帘子底下取来一盘红彤彤软乎乎的柿子,个大皮薄,甘甜如饴,冰凉渗牙,闭住气吸下去,凉到肚子里,甜到心理,吃相自然狼狈,而大娘却充满歉意地说“没有什么好吃的招待你”,而我觉得太美了,太甜了,至今想起都流口水。

柿子的吃法。一是未熟透时,可用温水慢慢渗泡,农村人用麦糠在锅底慢慢火煨一夜,第二天吃就不涩了。二是熟透了直接吃,软糯甜,如同喝蜂蜜(吃软柿子也是个技术活,从尖顶剥开一点小口,用嘴去吸,否则会弄一手一地)。三是制作柿饼,将金黄的柿子採摘下来,削掉皮,穿绳挂晒,使柿子水分蒸发变软,将变软的两个柿子尖对尖捏成饼,叫合儿饼,放进野外垒起的泥仓里,盖上麦草,叫潮霜,这既是个技术活又是靠经验吃饭的活。潮上霜的柿饼,糖化的软硬合适,颜色外白里红,入口即化。技术经验不足,不但潮不上霜,柿饼也如放久了的死猪肉,人称尿床柿饼,有做假的,沾上白面粉,但买主若懂行,两个手指把白霜一拧,表层白面还是白面,不会化掉,别说买不了,就是白送都没人愿意吃(柿饼的保鲜很难,一是不能放在热的地方,二是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否则霜就化掉了。现在家家都有冰箱,用塑料袋扎好,不要露气,露气了就风干了,吃起来口感就不好了,先放在冷冻,吃之前放在冷藏里边解冻,这样不但霜化不了,也不致于太冰太凉太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美味绝佳的柿饼了)!四是将软柿子剥皮去蒂,与白面粉和好,软硬适中,做成柿子一样大小的圆如柿子的面饼,放入油锅炸,叫油炸柿饼,金黄里边透着红色,外焦里嫩,甜香脆,十分诱人,特别是女孩子们,走到滩前就走不动了。五是可做醋,胜过米醋,酸甜可口。六是将柿子晒干,与炒熟的杂粮一起磨成面,叫炒面,香甜,有主有副,增加多种维生素,营养齐全等。抗美援朝志愿军吃的那种炒面,里边加的是萝卜干,效果一样,只是味道没有柿子炒面那样甜。

柿子的药用功效:柿子味甜,性偏寒,可补充胡萝卜素、黄酮类、脂肪酸、酚类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可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润肠通便,降低血压等等。
历代文人赞美诗:沙鸥经去鱼儿肥,野鸟相呼柿子红;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
名人大家画柿子,取其寓意事事如意!齐白石,张大千,石鲁,孙其峰等等。
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富平柿子树种植加工规模化体系化现代化,产量巨增,质量上乘,销量空前,为富平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绿色新路子。

面对柿子的药用功效,食用价值,面对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的赞美,面对名人大家绘画的美好寓意,面对新的规模新技术新产能,面对市场销路的不断扩展,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面对如今的人们注重食疗与健康,我虽在京城,年年有亲戚朋友寄来食用,正如广告词中说的“好这口,爱这味”,不由得写下四句顺口溜来赞美:
春花秋实冬潮霜
四季芳华一身装
日啖柿子一两棵
胜吃补药几十服
这是我五十多年来对柿子的认知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为曾经养育过我的富平做一次义务广告,虽然不是名家大腕,但却是实事求是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