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舒尔茨访华“反脱钩”或成示范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11月4日深夜,新华网参考消息网综合海外媒体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应邀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一天的对华访问。海外媒体注意到,朔尔茨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美国联手西方拱火“东欧危机”、引发世界能源与通胀危机、美国煽动西方各国与中国“脱钩”与新的“冷战”甚嚣尘上之际,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主要领导人。朔尔茨总理此次中国行距离其前任默克尔最后一次访华已经过去三年多时间。此外,此行亦正值德国经济受能源成本飙升和出口下降影响而处于衰退边缘之际。
11月4日深夜,多名中欧关系观察家人士分析称,德国总理朔尔茨此次访华尽管时间短暂,但成果丰富,它或将有助于正面塑造德国接下来的对华政策,也为中欧关系带来示范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华社11月4日发布的通稿,朔尔茨在与中国党政最高领导人会见中,专门重申了他在出访前撰写专题文章中,提及的“反对‘脱钩’”、“反对‘阵营对抗’”、“伙伴”等关键词。这在当今美国寻求联合欧洲盟友大搞“阵营对立”并寻求孤立中国、重新展开“东西方冷战”之际,中德双方就上述问题能够达成共识,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对世界稳定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据海外媒体报道,朔尔茨11月4日在北京对中国党政领导人表示,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
朔尔茨总理同时表示,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新兴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值得重视,德方反对搞“阵营对抗”,政治家有必要为此负起责任。德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发表文章称,中共二十大闭幕不到10天,北京已进入今年初的冬奥会以来外交活动最密集的一周。文章指出,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10月30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是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外国政要。之后除“铁杆朋友”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外,北京本周还迎来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此外,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11月4日开启访华行程。这是朔尔茨出任德国总理后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也是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以及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对北京而言,朔尔茨访华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也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据媒体报道,朔尔茨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
他同时表示,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新兴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值得重视,德方反对搞“阵营对抗”,政治家有必要为此负起责任。德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媒体注意到,在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美国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反华阵营”的大背景下,中德两国领导人明确表示“反对搞‘阵营对抗’”,是对世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在美国已经在欧洲塑造出某种‘反华政治正确’氛围的背景下,朔尔茨面对国内外不小的压力,仍能就此明确表态,应是已对此作出充分考量,这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舆论分析认为,此次朔尔茨访华面对的是德国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在其访华前夕,执掌外交部和经济部的绿党在“减少对华依赖”、“限制对华交往”等问题上密集发声,并质疑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一事。除此之外,华盛顿显然也不乐于见到德国同中国的靠近。有美国媒体称,朔尔茨“受到了来自华盛顿的压力,华盛顿希望德国远离中国。”
就在朔尔茨访华的前一天,德国外长贝尔伯克11月3日称,“七国集团”准备承认中国是一个“竞争者”和“对手”。“关于中国,我们将讨论如何避免重复在俄罗斯问题上的错误”,她这样称。据了解,贝尔伯克及其所属的绿党在对华问题上采取十分强硬的立场。
另据海外媒报道,此次跟随朔尔茨访华的有超过十家德企巨头,其中包括宝马、大众、巴斯夫、德意志银行…据德国《商报》报道,共有百余家德企申请参与这次访华,但最终只有12家获准与朔尔茨共同登上赴华专机。分析人士认为,这透露出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不能对华“脱钩”的意愿。
中德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也成为朔尔茨此次中国行中的关键词之一。與论认为,德国的国家利益正被一些政党和个人利益绑架。德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调整。作为总理,朔尔茨应该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在德国政府内部,朔尔茨总理的想法将最能影响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塑造。
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洲事务专家王义桅4日表示,尽管欧盟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对手”,且有声音日益强调“竞争”和“对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始终强调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朔尔茨此次在会晤中也谈及中国是德国的“伙伴”。对中德两国 “伙伴”关系性质的共识与强调,有助于推动德国接下来的对华政策向相对正面的方向发展。“朔尔茨的访问将为其他欧洲国家树立榜样”,他表示,这将有助于把中德关系塑造成一种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示范。
“德国与中国没有任何战略利益冲突”,欧洲议会德国籍议员马克西米利安·克拉对中国记者表示,“我希望朔尔茨总理能优先考虑德国的经济利益,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以降低德国的通货膨胀。”他表示,中德在经济、技术和贸易领域的深化合作对德国的发展“不可或缺”,“反华势力不代表德国的利益”。他表示,中国是德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之一,德国与中国没有任何战略利益冲突,与中国“脱钩”只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严重损害德国自己的工业,“这与民主或人权无关,这是华盛顿和北京的冲突——一场我们不想卷入的冲突。”
笔者认为,时值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美国联手西方拱火“东欧危机”、引发世界能源与通胀危机、美国煽动西方各国与中国“脱钩”与新的“冷战”甚嚣尘上之际。作为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主要领导人,朔尔茨总理此次中国之行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对撕开美国重启“东西方冷战”帷幕,稳住与欧盟关系并巩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对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各国寻求出路,具有示范效用。也是本周北京一系列外交活动的主旨之一,也是二十大后中国打开新的外交局面的发力点。为此,特赋《相见欢》为评为观。
当今乱世尘浓,
冷嚣中。
德揆访华黑马,
小旋风。
掀帷幕。
寻合作。
贸疏通。
否定脱钩明断,
意无穷。
——2022年11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