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由作者提供
北大营,不能忘却的记忆
作者:冯玉良
诵读:张兆龙
配乐混音合成:崔连柱
这里,曾经是普普通通的营地
却因为一夜之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事变
而成为国难降临的地标记忆
它是刻在华夏胸口上的一道伤疤
把屈辱和苦痛
永远留在古老民族的心里
这里,也曾是民族觉醒的起点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燃烧着奔涌的热血
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在白山黑水间
举起了第一面抗击倭寇的战旗

这里,就是沈阳北大营
曾经的东北军驻地
不能忘啊
就是不能忘
九十一年前九月十八日的夜里
侵略者张开青面獠牙
把屠刀挥向这里
他们先炸毁了南满铁路
却反诬嫁祸于中国军队
随即向北大营发动袭击
不明真相的士兵
一面还击一面疑虑:
兄弟部队怎么不来增援?
我们的大炮都在哪里?
天空中怎么看不见我们的飞机?
他们哪里知道
此时的国民政府却像缩头乌龟
不予抵抗
放任侵略者肆意攻击
一夜之间
显赫一时的北大营变成残垣断壁
中国历史极其悲痛和屈辱的一页
从此定格在这里
这悲惨的一夜啊
拉开了最黑暗的帷幕
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境地
推进了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深渊里

侵略者把壮美的山河轰炸成废墟
隆隆的炮声也惊醒了沉睡的土地
“这是中国,这是中国地!”
“还我河山,誓雪国耻!”
“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民族不再沉默
山河不再哭泣
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
筑起新的长城
把发自心底的抗日烽火
燃遍神州大地

不能忘啊
还是不能忘
东北军铁血团长王铁汉的壮举
那一夜
他对“不抵抗”的命令嗤之以鼻:
敌人侵吾国土,攻吾兵营
斯可忍,则国格人格皆无
作为军人
岂有持枪缴械之理?
对来犯之敌必须还击
宁可违令杀头也绝不坐以待毙
他率领全团士兵
打响了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枪
这一枪
打出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血性
打出了中华儿女的英勇不屈
“四万万人齐蹈历,
同心同德一戎衣”
十四年艰苦卓绝浴血抗击
终于把侵略者赶回东洋
中华民族一雪国耻扬眉吐气

九十一年啊
北大营的硝烟已经散尽
但那长鸣的钟声
永远警醒着人们把国耻铭记
那屈辱的伤痕
永远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底
沈阳北大营
已成为中国苦难历史的见证地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
已深深刻在昭示天下的历碑上
成为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
永恒记忆
作者:冯玉良,一位曾经的理工男,也是诗歌、诗剧、歌词的酷爱者;一位献身航空长空砺剑的追梦人,也用手中的笔讴歌着伟大的祖国、党和人民。歌词代表作品有《我心飞翔》、抗疫公益歌曲《中国一定赢》、建党百年歌曲《信仰之光》等,其中《我心飞翔》获得航空工业职工原创歌曲大赛金奖,《中国一定赢》在国资委、工人日报等客户端发表,《信仰之光》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声暖人心歌曲”奖。诗剧代表作品有《海天梦》、《百年颂》、《志诚之梦》、《待到山花烂漫时》等。
朗诵:张兆龙,高校退休教师,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热爱诵读,学习、体验永远在路上。
配乐混音合成:崔连柱,艺术指导,沈阳铁路局文化事业单位退休,进修于辽宁教育学院音乐系,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朗诵联盟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