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道医睡功疗法(文/姚大鹏)
无境界:无思无虑的万空境界.一般无疾病时可行此境界。就是什么都不想。连丹田也不想。
睡功疗法十二式: ②意念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届中间,向鼻尖看,一直盾到脐下小腹处。闭目,合齿,舌舐上颚。 ③呼吸深长呼吸。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挤压入脐下小腹处,呼气时想气从脐下小腹处通过全身向体外发射。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再不要用意念。
⑤疗效主要对神经系统的疾患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脑力劳动者起“安神养精”作用。对一些体力劳动者有解除疲劳,振奋精神作用。
②意念两眼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向鼻尖看,一直看到两手掌复盖处(中枢穴),闭目,合齿,舌舐上颚。 ③呼吸深长呼吸。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挤压到中枢穴,呼气时,想气从中枢穴.向全身发射。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人自然呼吸,不要用意念。 ④注意在练功过程中,人的整个躯体出现向上的感觉或掌下,小腹内有声音,这是气功态的反应。 ⑤疗效主要对膀胱,遗尿,尿闭等疾患有一定疗效;可调整、平衡冲、任两脉,助气化,利膀胱。
①姿势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复盖置于气海穴(按:此为强壮回阳之要穴,为蓄精扶卵之地,属任脉,在脐下一寸五分之处,腹正中线下,节元与神阙两穴之间取之)。 ②意念同“保精扶血式”神光一直看到气海穴两掌复盖之处。 ④注意练功过程中,小腹会出现大小不同的声音.这是气功态的反应,不要害怕。 ⑤疗效对阳萎、遗精、淋病、小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有很好的疗效,具有通理、任脉,回阳,调气补虚作用。
③注意胸部有气动或胸内有声音,是气功态的反应。 ④疗效对胸痛,气管炎,胸膈满闷,心脏等疾患有好的疗效,可调气降逆,在胸利膈。
③呼吸深长呼吸。吸气时,想大气向肝区(胆区)收压,呼气时,想肝区(胆区)之气从口呼出。呼气时要把舌舐上颚转为舌舐下颚。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入自然呼吸,再不要用意念。
②意念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闭目向下看,向鼻尖看,一直看到脾区(胃区)想一想自身之脾胃形态,闭目,合齿,舌舐上颚。
(9)嘘息开合式 ①嘘息开合法是三丹田开合法配加吸嘘的功法。嘘息开合法的调息导引要求鼻吸口嘘,先吸后嘘。吸嘘气时要柔、细、匀、长地慢速进行。在三丹田开合的基础上,再于上丹田、中丹田处开合;各加三次吸嘘,即在上丹田、中丹田各做三次开合。 其具体做法是: 上丹田吸嘘:第一次开合时不做嘘气,合时开始吸气;做第二次开合时,开时嘘气,合时吸气;做第三次开合时,开时嘘气,合时自然呼吸。中丹田开合吸嘘的做法和上丹田开合吸嘘相同。下丹田开合不配嘘吸(自然嘘吸)。 嘘吸,目的是泄实、祛瘀、化滯,其功能是疏通经络,促使身体内气升阳降阴。平阴潜阳可加强五脏六腑的气血流通,起到祛邪扶正的作用。这个功法的要领是: ①在嘘吸时既要柔、细、匀、长,又要不把意念放在肺部的扩张运动上,但不是运用一般地腹部呼吸,而是将意识放在整体的呼吸上。吸入时似全身毛孔皆吸嘘气时似全身毛孔皆呼。 ②嘘吸时,务使全身松弛。全身放松的关键在于腰部的放松。在全身松驰,腰部放松中进行嘘,吸、开、合会感到有一种自然轻松的美感。
(10)呵息吐音式 ①呵息即喉咙放松,使气流通过喉咙的一种吐音法。此法从吐“哆”字的低音试练,体会声带处于松弛状态时的发音特点,然后逐步升阶。 吐音必须音韵正确,充分利用音尾余波的共振效果,使音波传导到病变脏腑部位,产生共振现象,才能取得疗效。 ②吐音的音量大小,以不大不小的中等音量为准。因为小音量吐音,虽然容易体会到音波所到达的部位,易于得到共振效果,但音波波幅不大,振力较弱,而大音量吐音容易造成紧张,还易产生偏差。所谓中等音量是根据本人嗓音而定,以毫无声嘶力竭之虞,而有升降自如感为准。吐音的大小还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来定。如身体很虚弱,应以调息补气功为主要功法,先不做吐音,待身体感觉到有劲的时候再做吐音。吐音时,从小音量开始逐步加大音量。不同部位的病症对音量大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心、肺病者以小音量及中等音量为宜,肝、脾、胃病者以中等音量为宜,肾、肠病息者应以中高音量为主。 根据《黄帝内经》所载五音与五脏的关系,吐音所吐音韵主要为:“宫(gong)——脾音;商(shang)——肺音;角(guo读郭)一——肝音;征( zheng)——心音;羽(yu)——肾音”。每一音都分高、低音,高音用第一声,低音用第三声。 ③上表的吐音次数以一高一低为一次。除表中列出的吐音次数外,还有“东”音为10次,“哈”音为9次,“吸”音为6次,“哆”音为6~9次。吐音法源自《内经·素问》各脏之音,吐音的次数也源于《素问》。唯哆、哈、吸、东诸音来源于梵音之法。我们采用其音而略其动作,手诀采用手按肾俞式,用之以保元、固基纳气使无一失。 ④吐音前要与做其它功法一样做起式,要求做到松了再松,不松则不要吐音。起式做完后,双手向后背,大拇指掐中指放在肾俞穴上然后开始吐音。先吐高音,吐时头略俯,身体自左而右移动,待余音吐尽身体也恢复中正时,用鼻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然后自然调整呼吸,待气息平稳,心神平和了再吐低音。 刚开始吐音时,不要急于吐足数,可分几次逐步吐到应吐次数,以便逐渐适应。如:肺病吐“商”,每次吐9次,但开始时可吐3次,20天后改吐6次,再过30天后便可吐9次。 ⑤吐音,要对症选音。一般心病息者吐“征”音,肺病患者吐“商”音,肝病患者吐“角”(郭)音,脾病患者吐“宫”音,肾病患者吐“羽”音,癌症患者则应以吐泄音“哈”为主。哈音吐9次,其高音为哈(ha),低音为哈(ha)。吐一段“哈”音后,再根据不同病症加吐本脏腑音,即肺癌患者加吐“商”音,肝癌患者加吐“角(郭)”音。 癌症患者在服药后血象低落时,应吐“吸”音。“吸”音吐6次,其高音为吸(xi),低音为喜。待血象升高以后即停止,改吐“哈”音或本脏腑音。 胃癌患者不吐其脏腑之音“宫”,而应吐“东”音“东”音吐10次,其高音为东(dong),低音为董。 良性瘤和脑癌患者应吐哆音。哆音吐9次,其高音为哆(duo),低音为朵。吐音不仅对癌症患者有良效,对其它慢性病患者也同样有良效。 |
(11)阴阳双修式
①姿势“男女同位式”,但两手改为两掌心向上。②意念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冉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处,两眼闭目“回光”看头后玉枕处,再把神光慢慢的放回两眉中间。闭口,合齿,舌舐上颚。}
③呼吸深、细、长。吸气肘想气从上空远方向两眉中间处收回,呼气时想气从两眉中间处向远方高空射出。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想风月中同游同乐的风雅景色。④注意在气聚膻中后,可以深吸一口气,同时观想膻中之气在闪闪发光,呼气时,观想闪闪发光之气缓缓下行,直达下丹田。这样,气由下丹田——会阴——尾骨头——命门——夹脊——玉枕——百会——神庭——承浆——膻中——再回到下丹田,就是一个小周天。“阴阳双修”的特点是:整个小周天过程都是在男女(夫妻)交接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因此“阴阳双修”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疗愈效果会也不一样,因为性爱疗法对治愈癌症有独特效果,也被国际医学界广泛认可。总之,睡功阴阳双修是用来理通任脉,彼此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对调理气,血,精,神及五脏各有侧重,而癌细胞惧怕激情之爱,最终使机体内气、血、阴、阳战胜病魔,达到消癌、治愈的目的。
(12)引气式
①姿势 引气者,用天目穴或用手指指尖或脚趾的趾尖向外发射灵信到被诊者体内。这里所说的灵信发射到病者体内,用环流法发出环流电场,又用贯气法向病者体内贯气(功夫深者可用很少时间即可断疾;功夫浅者则要多用些时间即可断疾),再回收到自身体内,这样,在经络里和原穴位上就会有感觉。哪个经络有感觉,那个经络就有病变。
急性、慢性阑尾炎:大肠,小肠,胃,牌经有麻木的感觉.右腹有痛感。
胃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胃经、脾经有麻木感。溃疡部位麻痛。
胃炎:胃经有麻胀感。
肿病(包括风湿病):三焦经凉痛。
骨折:肾经有酸重感。相对部位麻跳。
腰痛:肾经有麻木感。相对部位麻跳。
高血压:肝、脾两经微痛。经脉有沉重感。
贫血:心、肺两经有麻木感。心脏部位有压力。气力不足。
肝炎:肝经乱而麻。肝的部位有沉重感。
肝肿大:肝经乱而麻。膀胱经有沉重感。肝的部位有膨胀感。
肝硬化:(有腹水)肝经乱而麻。肾经,膀眈经胀痛。肝的部位胀涌难忍。
胆结石:胆经痛。胆的部位病并跳。
肾炎:肾经变乱,有胀痛感。胆经、大肠经微动而乱。肾的部位沉重。
尿毒症:肾经胀麻。肝、脾经乱沉。肾部位针刺难忍。
痛经:肾经沉重。肝、脾二经有跳动感。小腹有胀感。
怀孕:三焦、胆、胃三经有胀痛感。小腹部位有跳动感。
感冒:手、足、太阳经麻。肺经乱。全身凉。鼻子有不好使的感觉。
肺炎:肺经有麻木感。肾经、膀既经乱。肺部相对部有沉痛和压力感。
哮喘:心经、胃经有跳动感。相对部位有拉动感。
肺结核:肺经有麻木感。左右肺经不平、乱。肺结核点部位痛跳。
(1)死人:十四经络全无感觉。全身穴位闭死。
(2)手术者:所对部位有酸重感。
(3)外伤者:所对部位有酸木感。
(4)头痛:左、右三叉神经痛。
(5)血癌:全身沉重。
(6)癫痫:全身麻跳。
(7)胃癌:三焦经、胃经麻沉感。
(8)肝癌:三焦经、肝经麻沉感。肝部沉重。
(9)乳腺癌:肺经乱而不平。相对部位表皮麻痛。全身有凉胀感。
(10)肺癌:三焦经、肺经麻不、沉重,相对部位麻痛、微动。
倒睡,顾名思义就是头低脚高、整个人体呈下倾斜状态的一种睡眠方法,源自我国传统的道家养生经验与实践。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直立以后,人的骨骼、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受下坠的负重影响,产生了诸多疾病。
比如血液的循环由横向变成竖向,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和心血管系统超负荷运行,轻者产生秃顶、眼花、白发、精神不振、易疲劳、未老先衰;重者产生脑疾病、心脏病。心脏和肠胃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会使腹部和大腿脂肪堆积,产生腰围线和大腿肥胖以及胃下垂、心血管和关节病变等疾病;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人体颈部、肩背部、腰部等部位肌肉承受更多的负荷,致使肌肉劳损以及颈椎、腰椎、肩周炎的加重。
“倒睡养身疗法”是利用人体落差和地心吸引力的作用,来改变人体血液和气体流动的主要方向,从而来调整气血,放松关节,反向调节人体器官,最终消除直立生活存在的问题,达到平衡人体的目的。
倒睡不是整个身子倒过来睡觉,而是指斜睡,即超过平衡线下倾斜1度至30度。这种倒睡方法主要是利用地心引力和人体落差的作用,来改变人体血液、氧气、肌肉、骨骼等运行的主要方向,弥补与纠正直立存在的问题,实现人体血液、营养、氧气、器官四个平衡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适合35岁以上患有劳损性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
人体血液循环的快慢与姿势有关与运动无关 。运动只是加快了心跳,而心跳代表的是时间,这是与血液循环速度相关的另一个概念。由此唤醒人们要高度重视人体反向调整,而不是拼命地运动。
氧气是人体需要的第一重要物质,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行规律, 即氧气在高体温下会朝地心相反的方向(向上)运行。直立姿势对氧气的吸收和保存有一定的影响, 平躺着睡觉也不利于氧气的运行 ,《黄帝内经》早就得出了“久卧伤气”的结论。而人体反向调整,既有利于血液和营养的调节,又不妨碍氧气的运行。
人类大多数疾病(起码50%以上)的产生, 主要不是水、空气、食物污染等因素而引起的, 而是人类直立姿势与地心引力不相适应引起的。预防与纠正此类疾病最好的方法是人体反向调整。
因为人类直立生活, 受地心引力影响,先天存在着"血流、血压、营养、氧气、肌肉组织"五大不平衡, 突出的是心脏以下的腹部血液和营养严重过剩, 而心脏以上的头部严重缺血缺营养。为了寻求人体各方面的平衡,所以, 必须按物理学的平衡原理,通俗说就是天平秤“两侧对等”的原理,即采用“白天直立晚上倒睡”这种方式方法来调整。
倒睡可以改变血流主要方向,让高血压在3秒钟内消失;大幅减缓心率,延长心脏工作年限, 让人长寿十到二十年;纠正人体不平衡产生的种种问题,可预防和纠正人类50%以上的疾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或者控制能力不强的人不宜倒睡。这种养生方法适合35岁以上患有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
第一、什么叫倒睡养身疗法
倒睡养身法------就是人们睡觉时,采取头部比胸部以下低的睡觉姿势来养身的方法。
它和传统的睡觉方法有两个不同:
一是床铺不同。传统睡觉的床是平的,倒睡的床是斜的,即一头高一头低。一般要求床的斜度在5度以上。由于每个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倒睡的角度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年龄在1-12岁之间,可以睡15-20度角的床;年龄在13-25岁之间,可以睡10-15度角的床;26-50岁可以睡8-12度角的床;50-60岁可以睡5-10度角的床;60岁以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是睡觉的姿势不同。传统睡觉是平睡和使用枕头,倒睡是头部低胸部以下高,而且基本上不用枕头。其它和平睡没有什么两样,该垫褥子垫褥子,该盖被子盖被子,睡习惯了和平睡没有区别,感觉不到是头部低胸脯以下高。
倒睡时间上有什么要求呢?除后面提醒的情况外,只要是睡觉时间就可以倒睡,没有特别的要求.
有人说,这种睡法不能说是倒睡,只能说是斜睡。把这种睡法说成倒睡或斜睡都可以,但说成倒睡更好。因为斜有上下之分,如果有人搞错了,把头睡在高处,不是更坏事了。说成倒睡就不会搞错,反正头低胸脯以下高就是倒。
第二、为什么要倒着睡
1、为了克服地心吸引力对人类的影响,必须倒着睡。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自然现象。人在娘肚子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倒着的。如果不是倒着的,那就是胎位不正。如果胎位不正,那可就有大麻烦了,母孩都会有危险。至于人在娘肚子里为什么是倒姿而不是别的姿势?主要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起的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地心的引力,所有的物体都是重的一头在下轻的一头在上。妇女怀孕时,按平时的生活习惯,主要是坐和站,就是睡觉也是头高脚低,这样一个人体姿势,加上胎儿的重量又主要在上半身,由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所以胎儿没有理由不是倒姿。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自由落体的物体为什么都是重的一头先着地?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只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都得服从这个万有引力定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倒睡(把人体的重心偏向地心)不但不违背自然规律,而是顺应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为了克服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增进健康而不得不采取的主动行为。
2、为了纠正人类直立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倒睡。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直立以后,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人的骨骼、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坠的负重作用,造成了很多弊病。比如血液的循环由横向变成竖向,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和心血管系统超负荷运行,轻者产生了秃顶、眼花、白发、精神不振、易疲劳、未老先衰;重者脑疾病、心脏病等缠身。比如心脏和肠胃在地心引力下移,造成许多肠胃和心脏器官疾病,使腹部和大腿脂肪堆积,产生腰围线和大腿肥胖,易产生胃下垂、心血管和关节病变等疾病;再如地心引力作用下,颈部、肩背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承受更多的负荷,造成过度紧张,致使肌肉劳损,颈椎、腰椎、肩周炎的加重。
而当人在倒立或者倒睡时,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改变,肌肉的紧张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防治腰背病、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效果。倒立或者倒睡还能增加一些部位的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
人到中年尤其是老年后,会患上很多慢性疾病,而在一些动物及鱼类身上却没有出现,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由于地心引力无处不在,以直立姿态活动居多的人类时刻会有一种脊椎被自身重量压迫着的感觉,这种压迫的时间长了,会导致骨质增生、脊椎病、腰间盘突出等脊椎变形后果。况且,由于地心引力使然,人体血液向头部供应慢于向四肢供应,尤其是中老年人,头部供血不足是常见的情况,加之不经常运动,大量脂肪沉积在血管内壁,久之就会患上多种慢性病。所有动物和鱼类脊椎因为处于水平状态,没有压迫感,身体各部分的血液供应比较平衡,所以避免了人类的多种疾病。
为了纠正人类直立造成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必须在直立工作和生活几个十几个小时后,就应该进行反向调节,以便使这些受损的部位和器官得到休息和修复。
3、为了有一个好的供血系统,必须倒睡。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靠血液循环来维持的。血液循环是通过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实现的。简单明白地说:就是心脏搏出的血液沿着动脉和静脉血管来回流动。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血液在血管里是怎样流动的?任何液体要流动,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动力,二是有落差,二者必居其一。
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因为心脏搏动产生动力,所以能24小时不停的循环。如果有落差,借助地心的吸引力,循环就更加容易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我们人类是直立生活多,心脏以下有落差,心脏以上没有(完全靠心脏的动力)。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心脏以下血流要快且饱和,心脏以上血流要慢且不饱和。快而饱和的血液流动,其结果是对血管可产生冲击力,使血管得到扩张。慢而不饱和的血液流动,其结果是使血管慢慢老化或者阻塞。这就非常象河道管道,有落差和水流急的地方,就不容易沉淀泥沙,非常畅通,而没有落差和水流缓的地方就容易沉淀泥沙,慢慢会堵塞。
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小的试验:当抬起你的手背,举过你的心脏后,你手背上的静脉血管几乎看不见;当你把手背放到你的心脏以下,你手背上的静脉血管马上就会鼓起来,放得越低,静脉血管越粗。
这个现象非常清楚地说明:改变体位,人体内的血液流动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别小看血液流动产生的冲击力,它是不可想象的。
以下几个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人年轻时为什么不会得心脑血管疾?因为年轻时,人的心脏动力强,血液流动快且饱和,这样血管就有张力,所以就不会产生心脑血管疾病。而中老年人心脏功能相对差了一些,加上运动少,特别是倒立运动少,心脏以上部位的血流必然慢且不饱和,时间一久,血管的张力就差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就这样产生了。
二是人心脏以上部位的血管为什么容易堵塞,以下部位的血管不容易堵塞?原因是心脏以上是负落差,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血流速度慢且不饱和,时间一长,血管就缺乏弹性,当然就容易堵塞。而心脏以下是正落差,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血液流动快且饱和,能把血管撑开,使其有弹性,因此就不容易堵塞。
三是练倒立的人为什么不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原因也是因为利用了地心的吸引力和血管落差的作用,使血管有张力所致。
四是前面说过的,动物和生物为什么很少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人类这类疾病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就是平行供血与立体供血的分别,使血管一个有弹一个没有弹性产生的。
通过上述种种现象可以看出,要保持血管的弹性,必须经常进行倒立和倒睡才行。
经常练一练倒立和倒睡,就可以加快心脏以上部位的血液流动,给血管一定的压力,使其扩张,保持弹性,这样血管才能通畅。血管畅通自然就可以减少不少疾病了。
倒立确实麻烦些,倒睡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就能够带来健康长寿,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倒睡的历史渊源
说到倒睡就不能不说倒立。倒立是自古以来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所钟爱的健身娱乐项目。
拒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模仿鸟兽运动来健身治病,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帛画导引图中有一些动作就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姿势的。
后来,中医鼻祖之一的华佗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创编了虎、鹿、熊、猴、鹤五种动物的活动姿势为健身术的《五禽戏》。其中“猴戏”所模仿猴子的倒立动作,俗称顶功,又称拿大顶,是一项简便易行,又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一直流传至今。
我国有一个功法叫“一指禅”,就是成天练倒立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个享誉海内外的法师叫海登,就是练一指禅的,他80多岁还能一个指头支撑身体倒立2分钟。最近福建泉州有个一指禅法师正在收单传子弟呢!许多杂技演员也是成天要练习倒立的。
现在日本的某些小学,每天让学生保持5分钟的持续倒立,倒立后学生们普遍感到眼明、心爽、脑清。美国、瑞典、印度等国家也积极倡导公民每天进行一次倒立运动。
有人对练倒立的人进行过全面的调查了解,发现即便是中老年人,练了倒立都能祛病强身,没有出现过一人有脑溢血等不良反应。
倒睡和倒立运用的是一个原理:即地心吸引力。倒立要过及得多。既然倒立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倒睡(只是向下斜10度左右)就更加如此。
倒睡与倒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练倒立不是人人都有能力的,而倒睡是人人都可以轻易去实行的。
第四、倒睡的临床效果
1、倒睡能够又快又好地补充能量。
我们知道全身的血液是靠心脏供给的。在给全身供血时,哪些部位供血更快更好呢?无疑是靠近心脏的部位,其次是向下的部位(因为有重力加速度),稍差的是向上的部位(如头部,因为需要很大的动力)。有人会说我说的不对,医学上没有这么一说,没有哪本医学教科书上说过“心脏的血液输送不到头部”。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在心脏功能一定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心脏搏动力度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哪些部位供血更快更好,并不是说心脏的血液供不到头部,如果供不到头部人早就没命了。试想一下,是垫个枕头给人的头部供血快呢?还是平躺着供血快,再就是让头部低于心脏倒着睡供血快,毫无疑问——倒着睡供血快。既然我们把睡眠理解为是给人体器官特别是大脑补充能量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倒睡这种又快又好的方式方法去补充能量呢?
2、倒睡能让心脏得到更好地休息。
心脏每天不停地工作,特别是人坐着或站着的时候,大脑需要大量的血液才能正常工作,由于大脑处于心脏的上方,势必加大心脏的工作量。如果休息睡眠的时候把头部放低,心脏就不需要那么费劲地工作,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了。大家细心观察一下就可以知道,凡是人躺下来休息的时候,心跳就会减慢很多。什么道理,不就是心脏的负荷小了吗!如果让头部处于更低的位置,心脏的负荷是不是还会更小,这不是变相地让心脏得到休息了吗?
3、倒睡可反向调节和平衡人体的器官。
我们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是人体重心在上,而且体内的各种器官老是处于同一个方向,其结果当然就会失去平衡。现在有一个新的理论,叫做“生命在于平衡”。这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人体内的一些器官处于不平衡状态,当然就会产生疾病。为什么人越老病越多,我认为就是身体不平衡引起的。因为按照我们过去的生活习惯,年纪越大,身体不平衡的时间就越久,所以病就越多。一个重要的现象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人到年老时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关节病,如脚关节出现毛病而不能走路,颈关节出现问题而头昏眼花,腰关节出现问题而行动不便等。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人站立坐立过久,关节受压导致不平衡而产生的。如果我们每天在睡觉时通过反向运动来放松它调节它,使一些受压的部位得以放松,使它恢复到平衡的状态,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有效地延长这些组织器官的寿命?!使其有更长的时间来为你服务?!倒睡可以说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关节疾病,改变身体不平衡状况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还有长痔疮、肛门与胃下垂、中老年人脸部肌肉和妇女乳房下坠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反向调节来改善。
4、倒睡能较好地改善头部器官的血液供应,延缓人的衰老。
有人形容一个老人身体非常健康,常常用耳聪目明来比喻。有的人眼睛鼻子和耳朵有问题,视觉嗅觉和听觉不灵敏,就是因为供血不足引起的。耳目在人的头部,因为人直立活动时间长,供血不充足,常常是一个人未老先衰的一个标志。人的疾病,人的衰老,首先是从人的头部开始表现出来的,这叫“病从头起”。有人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比如你快感冒了,首先是感到头有点晕,喉咙有点不舒服,然后才是发烧,胸闷等等症状。还有,一个人开始长白头发的时候,眼花的时候,脸上起皱纹时候,你看他接下来是什么状况,一定是慢慢地变得苍老,一些大的疾病会接踵而来。倒睡确实能够更快更好地给头部各个器官供给营养物质,改善其状况,使一些疾患不治而愈。比如头上长头皮屑的问题,可以说是很难根治的。但倒睡一段时间,基本上就不会有了。这是什么道理,还不是一个头皮供血或者说是营养供应的问题。再如眼睛老花和长白头发的问题,也是没有多少办法能够逆转的,倒睡半年一年后,就可以逆转。还有更加神奇的,就是通过倒睡,人的身高居然可以长回来。
人体无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你不要去找这个原因哪个原因,你就去找血液供应不畅的问题。血液供应得好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人的心脏,让它处于不同位置给人体供血。特别是那些有疾病的地方,更要给它多供血,供好血,一些疾病就会不治而愈。
5、倒睡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节省睡眠时间。
倒睡习惯后,不会有不舒适的感觉,均能很快入睡,无论睡多长时间,起床后人的精神都很饱满。为什么倒着睡觉的质量高?主要是人体偏重的部分朝向了地心的缘故。如果要人为地把轻的那一部分朝向地心,不是不可以,那就身体受伤呗!什么叫顺势而为?就睡觉的问题来说,倒着睡就是顺势而为。由于倒睡能够尽快地修复人体和补充能量,所以,对于经常失眠和睡觉时间需要少点的人来说,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采取倒睡就不会有失眠的痛苦,对工作比较繁忙的人来说更是一大好事,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一般人一天需要睡眠8到10个小时,实行倒睡后,一般6至8个小时就够了。而且精力体力都比以往要强,人的肤色也会比以前好。
倒睡就是为了弥补一个人白天坐立或者站立过久造成的大脑缺损,给头部更快更好的补充血液或者说营养。有人担心倒睡会造成心脏以下部位相对缺血?不会的。原因一是倾斜度不是很大,不会影响心脏以下部位的血液供应。二是夜晚人体各个器官对血液的需求不大,也不会影响这些器官的血液供应;三是心脏可以自动调节,它会根据人体器官对血液的需要,加快和减慢速度。
第五、倒睡有没有危险和副作用
我认为没有。即使将来发现有一些副作用,我看也是很轻微的,正作用要远远大过副作用。什么道理?只要我们了解了心脏工作和人体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你就会彻底打消对倒睡的顾虑。
心脏工作和人体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心脏工作就是节律性的搏动;人体血液循环就是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尤其是对缺氧敏感的大脑皮层,只要大脑中血液循环停止3~10分钟,人就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4~5分钟,半数以上的人发生永久性的脑损害,停止10分钟,即使不是全部智力毁掉,也会毁掉绝大部分。临床上的体外循环方法就是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保持病人周身血液不停地流动。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病人,紧急采用的心脏按摩(又称心脏挤压)等方法也是为了代替心脏自动节律性活动以达到维持循环和促使心脏恢复节律性跳动的目的。
以上就是心脏工作和人体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体血液循环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系统:血液从心脏出去到回来有一定的路径,中间不会堵塞。堵塞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溢血或者心机梗塞。脑溢血或者心机梗塞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呢?那就是血管有问题时才会出现。我们血管没有问题时,只是睡觉改变一个方式,怎么会产生脑溢血或者心机梗塞这些副作用呢?
这里有两个问题大家要清楚:第一、并不是因为我们睡觉改变了姿势,流经头部的血液就会多出一些,不会的。因为血液是根据人体器官的需要由大脑分配好的,谁想多用多占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心脏功能太弱少得一点是有可能的。第二、即使倒睡与平睡比较,流经脑部的血液速度要快一些,但比起活动时血液循环的速度要慢得多,所以不会对人的大脑部位构成威胁。有人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认为倒睡不会使头部的血液增加他相信,但流得快一点是有可能的,快了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样说是不了解人体和人体血液循环。如果人的血管脆弱到那种地步,别说倒睡,怎么睡都会有问题出现。
一些非常简单的事实,完全可以说明倒睡不会出现脑充血,脑溢血或者心机梗塞这样严重的问题更是无从谈起。比如,倒睡如果会出现上述情况的话,那么每个人不是在娘的肚子里(因为成天都是倒着的)就非常危险,别说十月怀胎,就是十天恐怕都不能生存,早就脑溢血或者心机梗塞夭折了。有人会说,那是胎儿,人生下来就不一样了,就不能倒着了。这样认为又是片面的。为什么?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有的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就必须练倒立,有的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如果倒睡(与倒立不可同日而语)都有危险,那谁还敢做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前面提到的海灯法师,他一辈子都在练倒立,活到86岁,可以说是无疾而终。如果倒立有很大副作用的话,他绝对不会那样长寿。
对于倒睡究竟有没有副作用和危险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仪器监测和常规推理来说明。
首先,让我们通过脑血流图来看这个问题。取三种姿势(就是平睡、上斜睡与倒睡)让人做脑血流图,看是什么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变化,血流量变化不大,只是心脏跳动的次数略有差异,就是平睡时比上斜睡与倒睡时(斜度在15度之内)比较要快三次左右。其中有一个问题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上斜睡与倒睡角度一样的话,心跳快慢差不多,甚至上斜睡比倒睡还要快一点。如果我们把上斜睡看成是睡高枕,如果是这样一个结果,谁敢说倒睡比“高枕”睡觉更有害。
其次,我们按常规来推理,看倒睡有没有副作用和危险?
在这里,先引进一个“烧开水理论”。什么是烧开水理论?就是人们烧开水的时候,第一是壶里的水不可能装得太满,太满了一烧开就会溢出来;第二是如果要壶里不太满的水烧开后能使整个壶里都有水,唯一的办法就是调节火的大小,也就是煤气量。这一点就非常象我们的心脏给人体供血。如果我们把这个烧开水的壶比喻为人体,人体内的器官布满整个壶内,而这些器官都需要充足的血液或者说营养。怎样才能保证这些器官在不同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血液或者说营养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象烧开水调节煤气量的大小那样,通过调节心脏工作量的大小来保证,而事实上就是如此。
我们的心脏为什么有时跳动慢有时跳动快?不是别的原因,而是人体处于不同姿势或者是人体某些器官发生了特别需求造成的。这就和烧开水时的道理是一样的。反正我们人体内各个器官不能缺血,缺了怎么办?心脏加快工作。
通过以下两种心脏给人体供血状态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结论----倒睡不会有危险和副作用。
第一个是静止状态。比如人在静止状态时,我们把它分成平行、直立、倒立三种状态,毫无疑问平行状态时,全身需要的血液最少,所以心跳最慢;直立和倒立时,身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需要增加血液供应(这主要是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由此心跳就要加快。而倒睡与直立有很大的区别,只是稍稍改变一点平衡状态,使人体的重心倾向地心,所以不会增加非常多的血液供应,心跳也不会明显加快。只要总体血液流动的速度不是非常快,就不会对人体特别是大脑造成危害。
第二个是改变人体器官对血液需求的运动状态。比如我们去跑步、打球或者做剧烈的体育运动,人体器官对血液的需求必然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心跳当然就要明显加快。心跳加快说明血液在体内流动加快,包括大脑部位都是一样。人们经常会去劳动、运动,心跳有时达到每分钟120次甚至150次以上,可以说这时血液流动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倒睡每分钟心跳只有60-70次,可以说血液流动是非常之慢的。我们白天活动时,血液循环那么快都不担心,睡觉时心跳比活动时慢那么多。血液循环也较活动时慢那么多,我们还担心什么呢?!既然活动时血液循环那么快都没有问题,倒睡时血液循环本来就很慢,只是与以前的睡觉方式比较,快那么一点点又有何妨?!
由此可以看出,倒睡没有给人的心脏和头部增加什么负担,所以对于正常人是不会产生危险和副作用的。
第六、倒睡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倒睡要慎重。主要担心他们心脑血管老化或者狭窄,如果供血太快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我提倡倒睡,认为它有益于健康长寿,但不能保证任何人都适用。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作以选择。觉得舒适有效就采用,觉得不舒适没有效果就不采用。你可以试一试再说。
但是,有一个问题要提醒:就是不能倒睡一两个晚上,觉得不那么舒适,就放弃。万事开头难。人类几千几万年都是平睡和垫枕头,突然改成倒睡,一定会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多半个月,有的不要一个星期就可以适应。适应过来后,和平常睡觉一样,不会有难受的感觉。如果想到倒睡能给我们那么多的好处,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2、饭后不能倒睡。饭后要正过来睡,也就是头高脚底呈10度以上的角度朝右斜躺。这样有利于心脏给肠胃供血,可以使食物更快地消化。
3、孕妇也不宜倒睡。如果从保护胎儿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不要倒睡的好。因为胎儿的头部在下,怕供血不够。
4、倒睡时尽量不用枕头。即使侧睡时头与肩不在一条直线上,不用枕头也没有什么关系,习惯了是一样的。至于仰睡俯睡,因头与身体在一直线上,就更没必要用枕头了。
5、倒睡时容易往下滑动,要防止头部顶到床板。最好要穿上专用的防滑衣裤,以免顶到别的东西,使关节等部位受伤。
结束语
人一辈子的生活,最基本的是五件事---------吃喝拉撒睡。归总一下实际上是三件事:第一是吃喝,第二是拉撒,第三是睡觉。三者哪个重要呢?应该说是同等重要,只是吃喝要麻烦一些,拉撒和睡觉要简单一些。而简单的事情,往往被人忽视,一忽视就会出问题。我们一些人非常重视吃喝,但对拉撒和睡眠问题不太重视,那是迟早都要出问题的。
我认为:从养身的角度看,除了要重视前面讲到的吃喝、拉撒、睡觉三件大事之外,还要再加上一条-------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四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失,如果缺失,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但愿这个讲座能够给你启发,能够让你受益。进而能够改变你的生活,你的健康,让你长命百岁不再是梦中的愿望!
卧龙法,以特定的姿势调动人体的真气快速生发、运行及灌注,对体弱者有增强体质、养血安神、培育元气、保健祛病的功效。
具体操作如下:
一、预备式:自然仰卧,两腿伸直,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放于体侧,眼睛微闭,叩齿3次。
二、金龙摆尾:吸气,两脚尖用力向头部勾,顺势用力收腹,同时意想肾脏随双脚的内勾而向胸腔上移,接着动作静止,闭气观想双肾6秒种。然后呼气,双脚尖绷直,同时身体放松还原。一吸一呼为1次,反复49次。
三、金龙游动:观想(人体前后正中线,似任督二脉所在中线),把人体剖成左右对称的两半。随吸气右肩和右臀部带动右半身上移,同时左肩和左臀部带动左半身下移,意想“左右两半身在由任督二脉构成的平面上一上一下地相互摩擦”。呼气时动作相反(左上右下移)。动作随呼吸一上一下,要缓慢连贯,双膝关节始终伸直。一吸一呼为1次,反复49次。
四、金龙入海:用右手中指尖轻轻点在神阙穴(肚脐)上,随吸气右中指用力垂直向下点按,意想右中指尖垂直向下一直点到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上,闭气观想命门穴6秒钟,然后随呼气放松还原。一吸一呼为1次,反复49次。
五、金龙洗澡:用右手拇指尖点按在神阙穴上(拇指定位不动),其余四指张开沿任脉朝下用力摩擦小腹,然后返回摩擦到神阙穴,意念集中在摩擦部位,一上一下为1次,反复49次。
六、金龙戏珠:男性一一右手抓住两侧睾丸搓揉,如掌转健身球一样,用力大小以自己能承受为准,反复按揉1分钟左右。然后顺势用力拉直阴囊,牵拉睾丸转圈,顺逆各转49圈。意念始终集中在睾丸上。女性一一两手心分別捂在ru房上,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同时稍用力旋转ru房49圈,接着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同样旋转ru房49圈,意念始终集中在ru房。
七、金龙回宫:右手中指尖轻轻放在神阙穴上,然后逆或顺时针微微转动中指尖,意想中指尖发射出一道光在腹中画平面圆圈,同时体验腹中与命门穴的反应。呼吸自然,反复3分钟以上。多数人可入睡,如果没有入睡,自然放松,意守下丹田可收功。
八、精练实用之法:
1、 首先是采用自然仰卧的方式,两腿正常伸直,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将自己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身体两侧,掌心向上,眼睛微闭,然后进行叩齿三次,接着再吸气,两脚尖用力向头部够,此时要用力地收紧腹部。
2、 另外,又想将自己的肾脏会随着自己的双脚,那沟向胸腔上移,接着动作停止闭气观想双肾6秒钟,然后在呼气,双脚就是直接的峰值,同时身体再还原,一吸一呼一次,要反复的做49次。
3、 将自己的右手中指尖轻轻的放在神阙穴上,然后再逆时针,或者是采用顺时针的方向,轻轻地转动自己的中指间,意象中之间会发射出一道光来,在附录中画上平面的圆圈,同时会体验到命门穴的反应。
九、铺助法:睡姿任意,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然后静心默想五雷“轰……”音,同时随着咒音意念“仿佛身体溶化成灵光灵气团”,时间不限,直至入眠。
在这个“晚上难以入睡,早上难以醒来”的时代,好好睡觉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很多人每天“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第二天起来依旧活蹦乱跳,看上去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好好睡觉,是不是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处?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超过46万人的大型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增加心梗发作的风险。
研究人员统计发现,与每晚睡6-9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群心梗发作风险高20%。而且,每晚睡5小时和4小时的人,心梗风险比睡7-8小时的人分别高19%和34%。而对于本身心梗遗传风险高的人群,如果睡眠时长不理想,心梗风险升高130%,而如果能保证6-9小时的睡眠,相比睡不够和睡太多,心梗风险反而能降低18%。
所以,好好睡觉,也没啥好处,就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2019年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只有在睡眠状态下,大脑才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扫除相关毒素,而且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拍下了大脑的清洗过程。
科学家发现,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会进入大脑,完成有效的“清洗”。而之所以只有在睡着时才会“洗脑”,与大脑神经元活动有关。这一研究提醒我们,白天大脑代谢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患上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等。
所以,好好睡觉,也没啥好处,就是能使大脑完成有效“清洗”,远离老年痴呆。
早睡早起,有良好的睡眠习惯的人,与熬夜晚睡睡懒觉的人相比,睡眠质量更高,免疫力也更强。2019年,一项发表在《实验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会破坏人体内肾上腺素等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抑制T细胞对靶标的粘附能力,影响正常免疫功能。而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会使癌症发病率升高。在夜间,人体内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够保护体内氧化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造成损害,同时它还可以抑制另外一种荷尔蒙——雌激素的产生,这种雌激素能够促使某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乳腺癌高发女性群体大多都从事夜间轮班制工作。所以,好好睡觉,也没啥好处,就是能降低癌症发病几率。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贾竑晓接诊过许多年轻患者,都因长期熬夜导致睡眠障碍,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问题,熬夜久了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01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人类行为》上的研究指出,整夜安睡,尤其是良好的深度睡眠有助于缓解焦虑、稳定情绪,而睡眠不足则导致焦虑程度上升多达30%。
结果显示,熬夜后的年轻人,大脑中有助于控制焦虑的区域处于“关闭”状态,与此同时,他们大脑更深层的情感中心又过度活跃。相反,经过一整晚的睡眠后,这些年轻人在测试期间的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尤其是深度睡眠更多的人群,期间心率和血压也会有所下降。
不仅如此,一项2018年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导致人更“孤独”,社交意愿减少,而与之有关的大脑神经通路也会发生与行为一致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质量可以预测第二天的社交意愿和孤独感,睡眠质量越好,社交意愿越高,孤独感也就越弱。
所以,好好睡觉,也没啥好处,就是能缓解焦虑,使情绪、精神状态更佳。
睡觉对皮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熬夜会伤害皮肤,天天熬夜的人皮肤容易蔫蔫的,皱皱的。有些人还会起痘痘、痤疮、长斑,出现黑眼圈。
所以,好好睡觉,也没啥好处,就是能延缓皮肤衰老。
在《why we sleep》中,作者在开头写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可以让你延长生命的秘方:
它能提高你的记忆力,增加你的魅力;让你保持苗条,降低食欲;保护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不让你感冒和伤风;降低你心脏病、心梗和糖尿病的风险;你会感觉更快乐,不抑郁,不紧张。
这个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就是睡眠。
除去被动熬夜等因素,想要好好睡觉,并没有多难,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改善睡眠质量。前英国睡眠协会会长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曾经在他写的书籍《睡眠革命》中总结了关于睡眠的常识,其中几条每个人都适用,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睡好觉。
所谓昼夜节律就是到了某个特定时间段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做什么东西。身体在晚上9点开始分泌褪黑素让我们产生睡眠冲动,凌晨1-2点的时候我们睡的最深。我们就会有三个睡眠需求高峰:下午1-3点,傍晚5-7点,以及晚上11点以后。
睡觉时可以模拟自然环境。睡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提高一两度再睡,模拟从温暖到凉爽过程。或者让卧室的灯比客厅暗一些,模拟从光亮到昏暗过程,同时关掉大部分有干扰的蓝光电子设备。
3、采用婴儿睡姿
睡觉的姿势,可以采用婴儿的睡姿。身体侧卧,躺向自己非惯用手一侧(惯用右手,躺左边,惯用左手躺右边),双膝微微弯曲,手臂置于胸前,轻轻交叠一起,颈部、头部和臀部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这种睡姿会让你更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够改善打鼾的情况。
很多人平时工作忙碌,会用周末的时间来补觉。但其实周末睡太久来补觉可能即无法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还会更加的疲乏。不如按照正常的作息,按照固定时间起床,吃早餐,如果觉得困倦,可以用打盹来补充睡眠。
一、精神紧张
现如今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生活节奏也比较快,因此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情绪排解不当或失眠等问题。而长期的失眠可能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同时造成患者神经敏感进而产生焦虑症。对于此类患者,严重的话可能需要接受一定的药物治疗,而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只需要进行适当地休息,充足的睡眠可能很好地改善患者心情和缓解患者的情绪。
二、轻微感冒
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一些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就会出现风寒感冒。现如今许多人感冒之后都会到医院去打抗生素,实际上抗生素这类药物并不完全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长期使用反而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而轻微的感冒有时候正是身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这时候只要保证身体不会受寒,并加以适当的休息,一周左右就可以不治而愈了。但是如果患者长期不愈,或病情加重的话,还是应该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三、突发性头痛
有时候不小心感染风邪或者熬夜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头痛的症状。突发性的头痛往往会给人极度痛苦的感受,这时候患者应该尽量放下手头的工作,喝一杯温开水之后进行休息。充足的睡眠可以患者神经紧张,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疼症状。
四、腰酸背痛
如果经常疲劳过度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进而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或者女性在月经期间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腰部酸痛,这时候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睡觉。睡眠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疲劳,而且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使女性体质改善。
五、高血压
高血压是现如今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该病的因素有许多。不过据相关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长期失眠或睡眠不足的高血压患者,很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故对于这类患者,在依靠药物的情况下,也应该尽快改善睡眠治疗,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稳定患者血压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缓解精神紧张,预防疾病。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睡眠加以重视。
一、入静:
1、入静,是修炼内功的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可以说,整个气功修炼过程,入静都是必须不断精进的,只是入静的程度有深浅之分。只有入静才能进入气功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2、入静法门一:呼吸入静法。又称随吸法,也就是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随呼吸山下出入,以达到一念代万念得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方便法门。呼吸入静可以只注意吸气,而呼气不着意随之而出,也可以只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或随呼吸上下出入。
练功者有了一定基础,全身经络已经畅通的情况下,可以着意于全身皮肤上,用皮肤的毛孔吸进天地宇宙间的清灵之气,呼出全身的病气,浊气,用这种意念配合呼吸一段时间,然后放松,什么都不想,呼吸自然,保持头脑空白和身体松弛舒适的状态,一旦有杂念上来,再用皮肤呼吸法排出杂念,这样一年代万念,才能逐步进入入静的深层次。
3、入静法门二:意守入静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意守得穴位主要有上、中、下丹田和会阴、命门、涌泉等穴位。意守法的优点是容易聚气。得气较快。但缺点是火候不容易掌握。所谓火候就是指神意于穴位的轻重程度。一般要求似守非守,轻轻着意。
或者呼气着意穴位,吸气时放开;或者吸气时着意穴位,呼气时放开。千万不可死死守住,否则就会出现阳气上亢、气滞的现象,引起全身各处不适。意守穴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为多,(肚脐下一寸五分)。因为下丹田为真气生发之源。
二、丹田内气功:
1、丹田内气功是为了集聚一定的丹田气,为以后通小周天打下基础。功分动静,先说静功。练功者采取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出杂念,呼吸自然。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住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灭,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2、聚气法:这种功法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混元气帮助丹田内气集聚。练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观想自己在朦胧宇宙真气中之后,并默念“我在其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然后用手掌在下丹田处划圈,男左女右,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圈内,再从大到小。
划圈时意想宇宙的真气、光能都被调集过来,向划圈的中心点小腹处集聚。划圈时,意念用手把周围的气场搅动,好像把一盆水搅动一样,形成一个气场的漩涡,使真气集聚到下丹田。这种功法的关键是意念,意念到了,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修炼睡功的作用
有时候你感觉会特别累,只要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就会感觉到身心很轻松,特别是火气一大头脑就发热,血压升高,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保持好心态。最近因爱睡觉明显感觉心情好多了,做事也比以前更加自信从容,杂念也少了,所以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多做点事,做事也没有之前那么拖延了,越来越适应在当下的工作压力了!奇怪的是自己遇事反应更快了,最明显感觉是读书的智力提升了,我相信练睡功未来生活质量更美好!如果你感觉累了,那就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你会容光焕发,你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如何练习 睡功 ?
睡功有三步功法,这里只介绍第一步功。第一步功十二式,这次介绍其中的九式。另外三式是男子保精式、女子保血式、夫妻相合式。
1
第一式 安神式
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肢自然伸直,肘关节略屈,手心向下置于身体两侧,下肢舒伸,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松体静,神态安祥(图1)。
图1 安神式
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看得越远越好,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之间,顺着鼻尖往下看,一直看到脐下小腹处,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
深呼吸二十四次。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通过全身毛孔挤压入脐下小腹处;呼气时,想炁从小腹处通过全身毛孔向体外四面八方发射。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
作用
安神养精,醒神解乏。主要对神经系统的疾病疗效显著,脑力劳动者用它可以安神养精、恢复脑力;体力劳动者用它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2
第二式 降血调压式
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肢自然伸直,肘关节略屈,手心向下置身体两侧,下肢舒伸,两足跟相对,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松体静,神态安祥(图2)。
图2 降血调压式
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看得越远越好,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之间,顺着鼻尖往下看,一直看到两脚的涌泉穴,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
深呼吸二十四次。吸气时,想炁从涌泉穴慢慢上升到脐下小腹处;呼气时,想炁从小腹处慢慢下降到两脚涌泉穴。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
作用
降血调压。高血压患者在二十四次深呼吸过程中,呼气时加重意念,以利于降压;低血压患者在二十四次深呼吸的过程中,吸气时加重意念,以利于升压。
3
第三式 保精扶血式
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肘自然放置两肋旁,两掌重叠(根椐自己的习惯,左手在上或右手在上均可),掌心向下,覆置于“中极穴”,下肢舒伸,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松体静,神态安祥。
图3 中极穴位置
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看得越远越好,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之间,顺着鼻尖往下看,一直看到中极穴,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
深呼吸二十四次。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挤压到中极穴;呼气时,想炁从中极穴向全身发射。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
说明
中极穴在脐下四寸,为三阴经与任脉之会,位居于人体上下左右之中央,故名中极穴。
作用
调整冲脉和任脉的平衡,助炁化,利膀胱。对遗尿、尿闭等膀胱疾病有一定疗效。
4
第四式 回阳壮力式
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心覆置于气海穴(图4)。
图4 气海穴位置
意念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收神光入气海穴。
呼吸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呼吸时,在意念的引导下,内炁收放于气海穴。
说明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为强壮回阳之穴,蓄精扶卵之地,属任脉。
作用
通理任脉,强壮回阳,调气滞,补肾虚等。对阳痿、遗精、淋病、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有很好的疗效。
提示
女子有痛经者,在来潮前七、八天开始做此式,来潮时就不痛了。
5
第五式 补虚还阳式
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心覆置于神阙穴(图5)。
图5 神阙穴位置
意念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收神光入神阙穴。
呼吸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呼吸时,在意念的引导下,内炁收放于神阙穴。
说明
“脐”在人体腹部的位置非常重要。古人说:“人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枢”,又曰“神厥”。此穴是十大明窍中的天元穴,是人体先天供养的必经路,也是修炼者后天返先天的必由之门。它内通五脏,外虚内阳,往来神气,是保命求生的根基。此穴在肚脐窝正中,属任脉之穴。
作用
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弱、感冒等病有很好的疗效。
6
第六式 调气扶心式
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心覆置于膻中穴(图6)。
图6 膻中穴位置
意念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收神光入膻中穴。
呼吸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呼吸时,在意念的引导下,内炁收放于膻中穴。
说明
膻中穴在两乳头中间,胸正中线下取穴,属任脉。炁会膻中,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之炁皆合于此。
作用
调炁降逆,宽胸利膈。对胸痛、气管炎、胸膈满闷、心脏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7
第七式 保肝明胆式
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躯体左方肘旁放一块与枕同高的软垫,左肘置于软垫上,两手掌重叠(左右手的上下位置随自己的习惯而定),掌心向下,覆置于右侧肝胆区上。下肢舒伸,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松体静,神态安祥。
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看得越远越好,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之间,顺着鼻尖往下看,一直看到肝胆区,构思肝胆的形状后,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
深呼吸二十四次。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向肝胆区挤压,舌抵上腭;呼气时,想肝胆之炁从口呼出,舌抵下腭。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
作用
理炁舒肝,明胆开窍。主要对慢性肝炎、肝区不适、肝火过盛、胆痛、胆区不适有很好的疗效。
8
第八式 扶脾健胃式
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躯体右方肘旁放一块与枕同高的软垫,右肘置于软垫上,两手掌重叠(左右手哪个在上都行,随自己的习惯而定),掌心向下,覆置于右肋脾胃区之上。下肢舒伸,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松体静,神态安祥。
意念
同“保肝明胆式”,只是收神光入脾胃区。
呼吸
同“保肝明胆式”,只是在呼吸时,意念引导内炁收放于脾胃区。
作用
和胃定痛,扶脾去胀。对脾痛、脾胃不和、胃炎、胃痛、消化不良等脾胃诸病有很好的疗效。
9
第九式 安乐式
姿势
同“安神式”,只是两手改为掌心向上。此式又称梦灵式,很容易做梦。
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后把远处的神光渐渐收回到两眉中间的“穴”,闭目,再回收看“目”,再看“天”,再把神光慢慢地放回两眉中间,闭目合齿,舌抵上腭。
呼吸
深呼吸二十四次。吸气时,想象气从上空的远方收回“穴”、“目”、“天”;呼气时,想炁从“天”射向远方高空,射出天外,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想太空中的绚丽景色 。
作用
调神传灵,知晓天地。
提示
在炼功中,如出现全身震动,这是人体感应于天地所致。自发动也有用,可以循经点穴,自治疾病;或出现一些美丽的景象,这是正常反应。
如果想做梦,做功前应先构思自己的梦,然后看构思的梦和实际出现的梦一样不一样。此式做好了很容易出现“仙人指路”。
有人做此功时,呼吸还没到二十四次,眼前就出现了亮点,这时把呼吸调整成自然呼吸,千万别动,静心以观其中奥妙。
练睡功注意事项
壹
每次只能做一式
睡功每天可做一至两次,不受时间的限制,一般中午一次,晚上一次。一次做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但每次不要超过一小时。每次只能做一个式子。每天或若干天要更换一个式子。最好先盘坐,后做睡功。做睡功时,不许睡着。做完睡功后,按自己的习惯,侧身睡觉即可。初炼者,做睡功时睡着了也不要紧。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在炼功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要勿为外动而动,自己要做主,千万把握住自己,保持原势,不要起来。
炼睡功时不受方位限制,只受上下阴阳的影响,看哪个劲大,这在身体内有不同的反应。
夏天炼时,为防蚊子咬,可放蚊帐。炼得好的,不放蚊帐,蚊子也不咬。
贰
睡功九式之间的关系
睡功第一步功中的九式,主要是用来理通任脉的功法。每一式对调理精、炁、神、血及五脏各有侧重,彼此间又互相联系,通过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修炼,最终使机体内炁血调合,阴阳平衡,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其修炼顺序如下:
要安神就得降血,要降血就得保精,
要保精就得回阳,要回阳就得补虚,
要补虚就得调炁,要调炁就得保肝,
要保肝就得扶脾,调平衡方得安乐。
叁
炼睡功可能出现的现象
1. 炁聚引起身体局部或全部发热;
2. 炁行于络引起身体表面有蚁行感,这时一定要挺住,身体不要动,更不要用手去挠,否则会破坏炁行路线;
3. 炁行经脉,引起四肢抽动,这时要顺其自然,不要强加意念,认真体会体内的炁行路线;
4. 四肢有疾病者,会出现炁攻病灶的现象,在病灶部位出现热、冷、麻、胀、痛、酸、痒等反应。
5. 炁化于内脏,会出现内脏蠕动或鸣响,表现于外,甚至会出现喷吐。
6. 炁走阴经,而背部的阳经又全被身体压住时(只有手阳经未受压迫),修炼者的身体会出现震动,这时,全身可任其自然地动,但是不许起来,脚可小动,但不能抬起来,特别是手,千万不要动,就是全身痛,关节痛,手也不许动。
7. 仰卧不自然引起身体局部不舒服,需调整姿势。
8. 炁血调合,神态安祥时,会感觉到手没有了、脚没有了等现象。再进一步,达到全身都感觉不到了效果最佳。如果身体的上下部分没有了,只能感觉到中间部分的一点,说明这一点有毛病。
9. 初炼者因阴阳失调,有气闷感,这不要紧,炼一段时间就消失了。
10. 做功后手心有粘液物,属正常现象。
以上现象主要是由神炁的变化所致。在睡功中,由神炁的变化引起的灵动现象奥妙无穷。比如,在身松体静、识神冥静之际,阴神初动,会出现内视现象,看到自己的骨骼、内脏等。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
子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
垃圾睡眠会给肝脏带来伤害: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
肝与心,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睡好觉治百病
随着年纪增长,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变短。壮年时平均约7小时左右,过了七十岁会变成不到6小时。有人睡3小时就够,但偶尔也有人得睡10小时以上。假如每个人过度执著于「睡8小时最好」的神话,只会持续增加自己对睡眠的不满或不安而已。应该看成,只要不影响自己白天的做事表现,就是最适当的睡眠时间。避免刺激物,找出自己的睡前放松法就经验法则来说,大家可能都认同这个观念。「咖啡因不是只有咖啡才有,乌龙茶等许多食品里也都有,玉露茶的咖啡因甚至是咖啡的3倍以上。
体内的咖啡因会维持4个多小时的效果,所以会睡不着的人,晚餐后最好避免摄取太多咖啡因。此外,稍微看看书、听听音乐、洗温水澡、香气、轻度运动等放松方式,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有效。只是目前并无科学证据证明人人有效,更别说在床上放松可能带来的反效果了。」床只是用来睡觉的地方,正如前面认知行为疗法所讲,如果刻意在床上刺激知觉、让脑波清醒,结果意识到自己还是睡不着,反而会陷入失眠的泥沼。想睡才上床,不拘泥于一定要几点睡,每天在同一时刻起床,也就是不要早早就上床,也不要坚持睡很长。一旦形成强迫观念,就是踏出失眠的第一步。在同一时刻起床也很重要,如果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让光线进入视网膜的时刻都不相同,夜晚开始感到睡意的时段,也会跟着变得不稳定。
要让自己容易入睡,反倒应该先好好把早晨的起床时间调整到每天都相同。也就是说,周末也不要补眠。我们的生理时钟,只要一松懈就会往夜型演变。只要平常上班时早起晒晒太阳,就算是夜型人一样能每天慢慢往晨型调整,设法取得平衡。如果在六、日两天贪睡,没有晒太阳,又会一口气变回夜型,等到周末一过,可就累人了。这本身也算是一种时差效应。
可睡眠不足会累积,更无法以补眠解决。周末一旦睡太多,就会破坏平常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节奏,一旦星期天晚上睡眠时间变少,马上会睡眠不足。这固然令人遗憾,却是事实三餐规律,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对生理时钟影响最大的是光线,但目前已发现,光线以外的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非光线调节』,像是饮食与运动就是。主掌生理时钟的时钟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但消化道、肝脏与骨头的时钟,并非只受到光线的影响,也会受到饮食的刺激,以及运动时对骨头施加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这些对于时间的调节都很重要。
若要午睡,可在下午3点之前睡20到30分。白天睡太长反而会昏沉「午睡若超过30分钟,就算是白天,往往也能进入深层睡眠状态。一旦出现深层睡眠,夜晚的睡意会比平常减少许多。常见的因应方式是,可以先喝咖啡再午睡。咖啡因进入口中一直到对大脑产生效用大概得花20到30分钟,等到开始有效时,午睡刚好可以结束。
浅眠时,试着减少睡眠时间,晚睡、早起看看这和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是相通的。如果不想睡,就等到想睡为止。「早睡、早起、吃早餐—这是文科省(相当于台湾的教育部)先前公布的标语。虽然很多人都推荐这句话,其实也有人提出批判。尤其是要早睡很困难,若要实施早睡早起,应该从早起做起,利用光线调整生理时钟,并巧妙利用睡眠不足,慢慢促进早睡就可以了。
打呼与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间的关系是大家感觉得到的,而脚部的刺痒感,可能是最近渐渐受到瞩目的「不宁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最好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治。那么脚抽筋呢?「很多中老年人在睡觉时脚都会抽筋,这叫做「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不少是发生在大半夜。就算是因为痉挛而醒来,本人也可能没发觉,有时候会是睡在身旁的伴侣先发现。虽然也有一些痉挛不会影响睡眠,但如果一再因此醒来,有些人在不知不觉间会变成只有浅眠。
明明睡眠充足但白天仍有强烈睡意,建议找专家咨询→睡前喝酒代替安眠药反而会导致失眠第十一项的睡前喝酒,应该很多人都曾谈论过,对个人来说,喝点酒固然能够助眠,但现状是睡眠变浅了。如果喝到连隔天早上起来,酒意都还没完全退去,就会对隔天的行为表现造成显著地影响。
晚餐小酌与睡前小酌要分开来看。至少在睡前4小时之内不要喝酒。但很多人似乎还是误会,只要依照医生指示,正确服用安眠药对于身体造成的伤害至少会比睡前喝酒要少。酒对睡眠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说真的,要想全部做到实在不现实,我认为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搞不好反而会对睡眠造成不好的影响。
要完美做到节制确实不容易。但先找其中一项着手做做看,不也很好吗?例如,如果躺着一直没睡意,可以试着维持相同的起床时间,但是坚持比往常晚1小时再上床。持续二、三个星期,既有不错的成就感,也一定会比原本容易睡着。所以,重要的是,要跳脱关于睡眠的错误神话,根据现在的睡眠科学已经厘清的知识,找寻因应的方法,而且不必太过勉强自己。
想解决问题,只要有心还是能找到各种适合自己的睡眠问题解决法。如果你因为不胜酒力,如果喝酒时没有多留心控制,隔天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只要能掌握住影响睡眠的两大因素,「也就是每个人的生理时钟周期」以及「必要的睡眠时间」,应该很容易拟定各种对策。
就像戴眼镜矫正视力一样,说穿了,只要了解自己生理时钟的特征,好好重新设置生活节奏即可。但大家却都以社会上共同认定的时程计划为优先,认为应该配合它、符合它。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时钟与睡眠特征,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平常的做事表现莫名其妙变得很差。
根据不同的睡姿可以帮你缓解或者治疗一些病痛。
肠胃病
假如你有肠胃问题,你可以选择朝左侧卧,这样的话可以帮助你缓解胃痛,同时有助消化,改善你的病痛;
哮喘病
对于这类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患者,你应该尽量选择半躺姿势来睡觉,这样有利于进行呼吸,平卧则较为不好;
鼻腔问题
鼻炎、鼻窦增生等问题的人群,可以根据选择出现鼻塞问题鼻孔的另一方向来侧卧睡觉,从而可以避免鼻孔压迫,造成呼吸不畅、头晕等不适;
脊椎问题
如果拥有腰间盘突出或者颈椎等问题,则需要避免侧卧的睡姿,因为这样有可能使病情更为严重,而此时平卧可以减轻病重部位压力,保证均匀供血,更有利于脊椎;
心脏问题
病人的心脏比较虚弱需要尽量减少朝左侧卧,朝左侧卧会使人体在睡眠时候压迫心脏,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而选择其他方式,可以改善病症,促进血液循环;
总体来说,睡眠其实是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必须重视睡眠;有的人经常熬夜,或者睡眠时间短之类的,这些都将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反之,如果注重睡眠,选择正确的睡姿,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那可能还会帮助你治愈一些看起来麻烦的疾病,强身健体!
提要:睡功是充分利用晚间睡眠时间来练功保健开慧。人之所以要进行睡眠休息,是需要通过睡眠来使消损的精力重新得到恢复。这种精力之恢复,内功术语谓之"神气相抱"。睡功能促进神气相抱而极好地恢复精力,并能自动调节精、气、神,完成内功的性命双修的长寿养生的目标。
一、修炼气与养气结合 :
睡功大成法,古又称为八卦定丹修炼法,原是道家的一种修炼气与养气结合的身心修炼法门,具有温养正气,防病治病,强健身心,养生益寿,增长功力,开发智慧,激发特异功能等效果。其练功方法极其简便,人人可行。修炼睡功法,可以解脱现代人因工作繁忙劳累,没有一定时间来进行养生保健的烦恼。对病患者来说,它是自我除疾强健,焕发生命活力的手段。对用内功养生者和立志到达修炼彼岸的同道中人而言,睡功功法则可成为增长功力、启迪智慧、开发功能、提高带功传功能力并感悟内功修炼真谛的重要方法和方便途径。
二、 睡眠是发自本能的需要:
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生命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人对睡眠是发自本能的需要,具有特殊的感情。就练功而言,古人说道: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就是讲练功的体系各个方面皆有其功,可以对应不同年龄、身体素质差异及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练功的需要。对体质较好,起居行为方便的人,行、站,坐皆可行功。然而尚有身体较虚弱,甚至卧床不起者,则不便矣。于是睡功弥补了这个缺憾。
三、内功修炼最基本的要求:
人在床上睡眠时,全身放松,体态舒适,达到内功修炼最基本的要求,已是进入内功修炼状态的理想体式。这时运用正确良好的意念,按功法观想定住一点,呼吸自然平稳均匀,心绪轻松愉悦,气机调和进入睡眠状态。这时的睡眠,是按功法注入了修炼内容和良好意念,带功入睡的睡眠。带功入睡后,真气从丹田开始温养,继而开始充盈全身,按人体经络走向运行,渐而形成河车搬运之法。同时,又驱邪扶正,自然攻克病灶,滋养五脏六腑,自然无为中达到健身、却病、结丹等目的。
四、睡眠与练功合二为一:
睡眠与练功合二为一修炼而精、气、神并炼,性命双修,睡眠与练功合而为一,炼气与养气完美结合,利用大圆满八卦图象自动结合, 乃是睡功功法独有的特色。
睡功功法是一种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修炼法,使自身先天八卦和宇宙先天信息相通,近于"无为"大法,信息深广,直证无极、太极境界。所以许多人一练此功法,就得到强烈的健身治病效果,这是一条长寿养生的法宝,是一门全息对应、安全可靠又出功迅速的功法。学者可以在有经验的老中医指导下进一步深入修炼,得到圆满的内丹成就和光明的境界,如:道家睡功二式,有补肾奇效,可快速使阳气充盈起来!如果您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腰背发冷,这是由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门,如果肾阳虚衰,温煦人体的功能下降,就会出现以上症状。教你两招让你阳气十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是补肾良药!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一个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
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 11 点~次日凌晨 1 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道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一、两种睡觉姿势有补肾奇效
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二、睡觉注意事项
1、睡眠方向
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2、睡觉姿势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噩梦而惊醒。
3、睡眠时间
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4、睡觉时间段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道医认为,子(夜间11时到凌晨1时)、午(白天11时到下午1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5、睡眠环境
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五、提高睡眠质量的四大法宝:
1、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
“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2、睡前减慢呼吸节奏:
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3、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食物:
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4、睡前用温水泡脚:
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诀窍,切勿不屑一顾。如若不
六、提高睡眠长寿的四大秘决
信,不妨一试,亲身做做,当可自得答案。今将睡成效验,略举如下:
1.悠然速睡。
普通人睡前思前想后,辗转难眠。修炼睡功,心息相依渐而相忘,恍然间不觉睡去。初做相依
功夫时刻稍长,待纯熟之后,数次呼吸之间即能心息相忘,天然睡去,则去“大定”不远矣。
2.睡中无梦
普通睡觉,会阅历浅睡阶段,大脑皮层活泼,梦境纷起,搅扰睡觉,影响睡觉的质量,次日或有头昏眼花、疲惫之感。睡功则以速睡为主旨,超越浅睡阶段,直入深层睡觉,天然无梦境搅扰,确保了睡觉的质量,一觉到天明。醒来百脉调度,精力酣畅。
3.感阴摄阳。
常人夜间睡熟,至静极之时只能感招六合之真阴,作为次日精力的张本。若以心息相依而获睡,以我心息之和感招六合之和,天人合发,则真阴、真阳能一起感招,其为利益,岂有量哉。
4.防疾祛病。
身中疾病,多因呼吸气结,神情不调,导致气血阻滞所造成的。心息相依,气味平缓,先单纯阳一到,全身松软高兴,气血疏畅,疾病自去矣。天天做功,日日感招真阳,则全年无疾痛之苦。
什么是“蛰龙睡功”?
睡功,不只是睡眠。“蛰龙睡功”,道家上乘修炼的“睡丹”,也称睡仙功,佛家称为“卧禅”。睡功实质是内炼的一种方法,内炼的一切基本原则都适用于其中。
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甚至比进食更重要,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究竟多重要!很多人都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如果是不睡觉,一个人很快就会垮掉。如果我们的身体真的像营养学所揭示的那样,仅仅需要哪些营养物质,那么,睡眠对我们意义是什么?
世界上有很多神秘的宗教都追求一种“入定”状态,它介于清醒和睡梦之间。
幸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圣贤早在几千年早就掌握了打开这个神秘功态的“金钥匙”——蛰龙睡功!
什么是蛰龙睡功?它是内观,是胎息,是内丹,是内观胎息下的内丹!一觉醒来,能量满满。睡功到此进入大休大息,身心两忘,什么法子也不用,这才是深得睡功三昧!
古往今来有多少聖贤大哲孜孜不倦地探索静修和提高睡眠质量的奥秘。儒家圣人孔子创立的“心斋法”,理学家朱熹修炼的“观想法”,闵小艮创立的“中黄直透法”等等,都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修炼睡仙功当首推陈抟(希夷)老祖,该法融内丹修炼于睡眠之中,一举多得。这不仅是华山镇山之宝,也是道教不传之秘。
再请看一些关于睡眠的精辟短句:
“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睡中忘日月,无梦解千愁,不觅仙方觅睡方!”
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睡觉是最好的美容法!
一觉醒后,又是一条好汉!
......
我们自己目前能做的就是——且不管他一万八千法门,先学习“蛰龙睡功”,先睡个好觉再说!道谚:“修道不修道,先学狗睡觉”!
郭和仁教授以医验道,以道显医,结合三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西医,中医与玄学等各个角度解读诠释睡眠的机理,并综合百部中医经典,圣贤语录,丹道各派睡功精华,融合了睡眠环境、卧具、睡姿、呼吸、导引等一系列内容,尤其本门隐仙派睡功次第功法与密传心法,提炼精华和诀窍,终总结而成《蛰龙睡功》。
千百年来,关於睡功的修习传承甚严,所传者仅為门内子弟,非道德高明深,聪颖慧达之士,绝不传授,故数千年来,修习睡功者廖廖无几。睡功秘法创自黄帝,兴至老庄,盛至陈抟。
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五代北宋初高道陈抟。陈抟老祖是最著名的睡仙,睡功的最高典范。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日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
五代末,陈摶老祖修道於武当山数十年而无大成,后遇蜀中道士何昌一学修「锁鼻飞精术」而证得睡功大道,常常一睡数月不思饮食,醒地可一日千里之外,被宋太宗视為神仙并请入宫中传授睡功大道,赐号”后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三丰祖师曾自撰词:「学就了,真卧弹,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諳。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陈摶之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不仅仅睡功,陈抟老祖还是紫微斗数、河洛理数等术数的创始人。
此后,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玄静子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
大睡三十六载,小睡一十八春
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
古代道家的隐逸之士,称逍遥入睡为隐入黑甜乡,从中得到睡中三昧的艺术境界。他经常在华山高卧数月,以睡方和睡功传道,为中国的生命与养生科学作出了贡献。
陈抟老祖的睡功传奇一
周世宗显德年间,有个樵夫在华山上发现一具沾满灰尘的尸体,就近一看,竟是陈抟。他慢慢睁开眼睛说:“我正在睡得甜呢,你为什么要来吵我?”
这就是陈抟老祖,大约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最能睡觉的人了。民间传说他一睡八百年,正所谓“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堪称睡功超凡。《喜睡歌》中说:“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
陈抟老祖的睡功传奇二
此睡功又叫作“锁鼻术”,是由四川邛崃天庆观高道何昌一传给陈抟的。后晋天福年间,陈抟返归四川。宋文同《丹渊集》说:“希夷先生陈抟,字图南。后晋天福中来游蜀。闻是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有道术,善锁鼻息飞精,漠然一就枕辄越月始寤。遂留此学,卒能行之。后归关中,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加神人。”十分明显,这种能够“息飞精”的锁鼻术与之睡功完全同一法脉。
当然,这种玄妙的境界,非亲身体验者是不易领会的,正如陈抟所说:“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中长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夫大梦大觉也,小梦小觉也,吾睡真睡也,吾梦真梦也,非世梦也。”
陈抟老祖的睡功传奇三
关于陈抟睡觉的传说,《山堂肆考》说他大睡三十六载,小睡一十八春。《坚瓠集续》中有个故事:说他在华山云台观修道,每日总闭门独睡,一睡就是累月不起。周世宗听说他很有学问,又能睡觉,一时好奇,想看个究竟,就派人把陈抟召到他的禁中,锁在一间房子里。锁了一月多,开门看时,陈抟依然在酣睡。周世宗知他是个有道之士,召见他谈话,他对周世宗作歌道: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其《励睡诗》曰: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陈抟老祖为什么能睡800年?睡功蛰龙法!有三十二字睡功诀传世。
秘诀三十二字曰:"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吕纯阳祖师曾为之题诗云:"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陈抟老祖在武当山五龙宫修炼此法,得道后,又在紫宵宫后山——太子洞睡三年,炼神还虚,又粉碎虚空——终成大道。
睡眠是人体的活力之源,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有助于防癌,更是最便捷、最省钱的美容方式。中医,现代医学,尤其道学对睡眠本质内涵的深度诠释,与疾病的关系。现在很多人却在睡眠上出问题,熬夜、失眠、梦多、梦游等问题,白天一个个精神萎靡,无精打采,中医认为属于“不寐”症,其总病机总属阳胜阴虚,阴阳失调,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能入阴。现代医学称之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对于失眠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也是每个患者都为之头痛的事。失眠症的并发症众多,其危害不容小觑,
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进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身心健康。很多人在睡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失眠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长期失眠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中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长期失眠可能会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1、精神疾病:失眠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疾病,因为失眠会引起大脑过度紧张,患者在睡觉之前经常会担心自己睡不着,如果长期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是很容易出现神经衰弱、抑郁症状的。
2、糖尿病:长期失眠的患者还容易的糖尿病,这是因为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人体应激系统激活或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这两点都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失眠会加大糖尿病的发病率。
3、高血压:人在长期失眠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血压方面出现异常,血压会越来越高,如没有及时发现或血压控制不平稳的情况下,还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方面的表现。
4、中枢神经病变:很多失眠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就是非常常见的,另外也有老年人会患上老年痴呆、偏头痛等这些疾病,对正常的生活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也比较大。
5、消化系统疾病:很多经常失眠的人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肠炎甚至会出现痢疾等,有的人经常会发生呕吐,而这些疾病反过来又会对人的睡眠造成不良影响,会加重失眠,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给病人的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6、男性前列腺增生、硬化、肥大,以及女性妇科疾患。
蛰龙睡功,具有增加睡眠的时间与质量,广泛防治疾病的功能,对上列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体内疾病,大部分因气血阻滞所致。心息相依,气息平和,先天真阳一到,全身酥软快乐,气血疏畅,疾病自去矣。天天做功,日日感招真阳,则全年无疾痛之苦。
蛰龙睡功系列功法的核心为“心息相依”,这是最简易、高效和圆融的微妙法门,是古今真仙修炼真功的不传之秘,是万两黄金也难买的修真秘诀。今将睡功的部分效验,简单列举如下:
1.改变你对睡眠的错误认知
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其实,大部分人患有的睡眠障碍,除了因为本身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外,更多地缘自对睡眠的诸多错误认识。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睡眠,很多时候,正是人们的偏见和错误妨碍自己去获得真正的完美睡眠。用“数羊”的方法能帮助入睡吗?睡不着也要在床上躺着吗?熬夜第二天再补回来也可以吗?等等。
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睡眠量的不正常: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第二类即使睡眠量足够,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影响了睡眠质量: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睡眠质量与健康养生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是补肾良药!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俄罗斯的专家发现:“睡眠时人体内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在熟睡中免疫系统不受干挠,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机体的修复工作。所以,良好的睡眠,是使身体得到修复的必要条件。它不仅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疾病自愈力。可见,健康的体魄来自高质量睡眠。
2.抓住养生方法的最关键部分。
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只要你掌握了睡功的修炼方法,就抓住了改变你健康状况的最好的契机。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李渔《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
蛰龙睡功核心是睡心,让我们先睡心,把心先静下来,即先睡心,后睡眼。此时身跟心都很轻,很细,很微...其实,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3.无论从普通人入世法养生,还是出世法修行,质量高的睡眠不仅能够使人充满精力,神力、体力,还可以预防与治疗大部分疾病。
修炼睡功后,可以帮助人悠然速睡。普通人睡前思前想后,辗转难眠。修炼睡功,心息相依渐而相忘,恍然间不觉睡去。刚开始做“心息相依”功夫时间稍长一些,待纯熟之后,数次呼吸之间即能心息相忘,自然睡去,则逐步接近丹道之“大定”。
修炼睡功可以获得质量高的无梦睡眠,为第二天储备了足够能量。普通睡眠,会经历浅睡阶段,大脑皮层活跃,梦境纷起,干扰睡眠,影响睡眠的质量,次日或有头昏脑胀、疲劳之感。睡功则以速睡为宗旨,超过浅睡阶段,直入深层睡眠,自然无梦境干扰,确保了睡眠的质量,一觉到天明。醒来百脉调理,精神舒畅。
睡功态的睡眠,修炼人自动夺取天地之先天阳气,不炼自炼,不得而得,一个看似懒汉,实则智慧的大方便法门。
4.从丹道修炼层面,可以有助于修入定、贯通中脉、进入胎息!
睡功此法类似乎胎息法。睡功之境界是睡目而不睡心,心靜如止水,無為而無不為。似睡非睡,呼吸緩慢到幾乎停止呼吸境界,此時產生胎息。胎兒在母體內不用鼻子呼吸,以臍呼吸。丹士到此,亦臍呼吸。其实,睡功可以贯通中脉,直透三田,进入胎息真境界,进而哺养神。
5.梦修---在睡眠大定中修炼丹道。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睡功是以静卧状态为特征的静功修炼方法。在修炼的过程中,修炼者形如睡,体为静,意在动,处于全身肌肉松而不懈,大脑思维静而不眠的状态,通过有规律的意念导引,主动调身、调息、调心,进而心息相随,身松脑静,静而生动,脏炁运生,达到动静相兼,调息安神,祛病保健之功。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篤」,然后「以观其復」,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
此法简单明了(越是假东西越弄得神呼其神的),修炼三十多年,深有感触,真正的好方法其实就这么简单!
6.蛰龙睡功----至人之睡,在“梦修”中盗取天机。
陈抟所说的至人之睡,同常人大不一样。后者借睡觉作为短暂休息手段,睡梦中也很难排除世俗烦恼,常被恶梦惊醒,醒来之后,依旧在尘世中挣扎,在名利场中苦斗,为贪欲之心所驱动,睡觉对他们来说,只是短暂的休战而已。许多人醒来仍然感觉很累,主要常人在睡眠中,大脑依然在劳动运作着,没有进入真正的休息。
至人之睡,则是排除尘世干扰,置身逍遥境界,清清静静,坦坦荡荡,无忧无虚,无牵无挂。
正如陈抟在《睡歌》中描写的:“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恁时正鼾睡。”白玉蟾仙诗曰:“一味逍遥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闲眠”。“白云深处学陈转,一枕清风天地宽”。
至人之睡功,感召天地之真阴真阳,达到修炼的天人合一。常人夜间睡熟,至静极之时只能感招天地之真阴,作为次日精神的张本。若以心息相依而获睡,以我心息之和感召天地之和,天人合发,则真阴、真阳能同时感召,其所获的利益,不知道超过普通睡眠的多少倍。
7.睡功其实并不是一种功法,而是修炼到比较高的境界后,自然而然生成的一种生命状态——不是人练功,而是功炼人。
如大江西派的典籍所言,睡功的本质是“以睡入定”,与睡的姿势无关,也与睡前的做作无关。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睡功的功夫也在睡之外。睡功其实并不是一种功法,而是修炼到比较高的境界后,自然而然生成的一种生命状态——不是人练功,而是功炼人。睡功的状态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无思无虑,混混沌沌,不但身外的大宇宙带着身体的小宇宙在运动,而且“天地悉皆归”,即在这种状态中,天地之灵气可以直接进入你的“臭皮囊”,我常以“偷天盗地”称之,又比喻成老天爷在给你发红包。
如果在这种状态中没有睡着,外面发现的一切事情,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但第二天起来,人却精神百倍。如果睡着了,则有可能出现“梦修”。由于你的小宇宙被大宇宙带着动,而且得到了大宇宙能量的加持,这种比较高的能量在身体内运作时,对神经会产生比较大的刺激,这种刺激反映在大脑皮层,就变成了梦。其过程为“梦修”。
学习《太上睡仙功》,把修行融入我们的睡觉中!悠然速睡,逍遥天地,感阴摄阳,不仅防疾祛病,长生增慧,还可以修得“睡中三昧”!
公元1800年德国科学家霍旭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外侧分布着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于5.6-1000μm,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生物)产生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这种“光线”被命名为“远红外线”。
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波长5-25μm的远红外线是阳光的精华,是地球一切生物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以科学的方法“人造”这种远红外线能量,可用于宇航员长期生活在无阳光环境下的维持和健康保障,科学家称“生命热能”。这种远红外线能量,能从人体表面渗透到深层的5cm,由里到外发热,从而在体内作用,激活细胞运动,促进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顺畅,使气血运行加速,达到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人体的自愈力。
在美国第28届癌症会议(2000年)上进行演讲的院长福雷迪里克·道斯医学博士,认为该院所使用的各种疗法中,对于癌症治疗尤具效果的就是远红外线温热疗法。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体温保持37℃左右的相对恒定的规律,体温不能过低或过高。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也总结出了保持体温的方法:当天气寒冷时,就通过增添衣服、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及积极的运动来产生热量,并运用各种设备取暖;当天气炎热时,就通过减少衣服、吃一些清凉的食物以及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样就为生命提供了最佳的温度环境。
医学研究表明,体温降低,免疫力会迅速下降,正常体温是摄氏36.8度,但是许多人体温多在摄氏35~36度,这种低体温是慢性疾病高发重要的原因。医学研究表明,体温升高摄氏1度,人体免疫力就会提高40%;可以说,体温是决定人体生老病死因素之一!
故提升体温,接受远红外线温热疗法是可以提高体质,从而使相关症状改善,使人远离疾病。癌症晚期疼痛的患者使用温疗技术可使疼痛缓解,韩国,日本在该领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值得大力推广。
近20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热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癌方法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被共认为肿瘤的第五种疗法。而且日本、德国、墨西哥、美国及瑞士等国家的医学专家,通过温热疗法治疗肿瘤取的非常好的疗效。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医学家古博格教授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从而创立了缺氧致病(癌)学,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获。因为热疗有快速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组织细胞含氧量大大提高,所以可以很好的防治肿瘤等疾病。
对癌抵抗力强的人实际上体质尚可,发生转移会晚一些,转移范围也有局限性。当身体状况变差,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就会急剧恶化,癌细胞势不可挡地蔓延开来。热疗可以提升癌症患者体温,体温提升1摄氏度,免疫力增强5~6倍,并增加细胞含氧量。人体细胞缺氧和低体温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重要原因。
癌症就像是外星人,自己可以建立一个系统,如果要存活就要杀人。癌症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因为生长不协调,不协调以后有些地方就会缺氧,看到肿瘤缺氧,里面的癌干细胞就会增加,缺氧之后会产生很多恶性的变化。比如,会改变代谢,还有肿瘤也会发炎,之后会产生很奇怪的作用,一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恶化,二是放射治疗、化疗也不会有效。肿瘤缺氧改变代谢之后就会产生很多乳酸,还会分泌一些小泡泡,会让免疫系统崩溃,这些小泡泡有很多化学物质,这些小泡泡随着血液到处全身循环,在全身各地建立转移,让癌细胞转移过来。缺氧细胞越多,缺氧的小泡泡越多,小泡泡会让免疫系统切断,让好的免疫细胞变成坏的免疫细胞。
所以越到晚期病人的免疫系统就崩溃了,到晚期放射和化疗也没有效了,病人就拜拜了。还有最后一点,缺氧的时候,缺氧的肿瘤区块的癌干细胞不容易死掉,在缺氧的地方更容易增长,因为癌干细胞本身含有活性氧,自由基比较多,如果缺氧,那个地方会坏死,癌干细胞特别容易生长,肿瘤永远不会消失。
不管什么疗法,要治疗癌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肿瘤不缺氧,这是肿瘤上最基本的概念,可是医学上几乎很难处理好这样的问题。如果癌症病人预后有做气功,就会更快的恢复,所以道家的睡气功功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再加上远红外线照射的热易可以协调改善这个问题。
2015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数据,就是要让肿瘤不缺氧,笔者认为可以长期结合睡气功综合疗法热死癌细胞。为什么氧气会让肿瘤变小,他就做免疫染色,他就发现中60%氧气中跟20%的氧气中做免疫染色,会发现这里面有明显的差别,染色有很大的差别,就是让肿瘤不缺氧抗癌细胞就进去了,如果让肿瘤自己生长,那就几乎没有什么免疫细胞了,越晚期就几乎找不到抗癌细胞了。
如果病人有局部肿瘤就照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就可以改善肿瘤循环,就可以改善局部的氧气。当氧气改善之后至少有几个效果,一个是癌细胞不会那么容易分泌乳酸。二是毒性的小泡泡就不会那么多分泌,细胞就可以得到否程度的保护。
肿瘤中有很多妖魔鬼怪,当肿瘤缺氧,坏的免疫系统会增加,好的细胞会减少。肿瘤缺氧之后会分泌PDL1,这是毒蛋白,会把T细胞干掉,现在全在世界各地的免疫疗法就是用这样的药物,让T细胞没有办法作用。如果做细胞疗法,细胞打进去也没有用,肿瘤这些妖魔鬼怪会将这些细胞压下去。如果要做抗免疫疗法要做高质量的放射质量,对着肿瘤,把T细胞活化,就可以消化分解传给T细胞。如果加上PD-1,效果就会更好。最重点是让肿瘤的微环境改变,不缺氧,这样才有改善的空间。
远红外线是纯物理疗法,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通过肢体、皮肤的温热效应,利用人体血液循环,将温度送达全身每一寸角落。远红外理疗法,不是要将体温升高到43℃,而是要尽量提升体温。短时较高的体温,即38.5℃以上,能激活免疫细胞,在人体内快速穿梭,消灭病毒和衰老、变性的细胞(包括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才是远红外温热理疗的真正目的。
在远红外温热理疗时,我们不用太担心人体温度太高,造成死亡等意外。因通过睡气功的练习会让人体整体系统精密协调,当局部体温过高时,大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动检测、调节体温。在使用时,只需细心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即可。
提高体质的方法使用可分内热及外热两种,内热包括:温热中药、温热饮食(如姜汤等)、运动(一般运动、走路)……;外热包括:温灸、温敷袋、暖水袋、电热毯、电热器、远红外线温疗和汗蒸等……。而远红外线灯就是外热源的一种,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种。
远红外线温疗作用于身体,使经络变暖,寒气消失,气血运行变得顺畅,代谢功能加强,从而把养分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体内废物得以加快排除,调节各器官功能,免疫力激活和提高,从而具有抵抗力。经络疏通了,就会产生镇痛,镇静作用。远红外线全身温疗技术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体质,从而激发患者的自愈能力,加速癌细胞凋亡,而癌症疼痛和其他症状的问题,因体质的改善,经络的疏通,都可以得到改善。
寒性体质癌症患者,在进行身体调理时,不妨选择温疗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温和,又有效,使用还方便,是一个可以经常做的康复方法。笔者就是以远红外线温疗的方法加上食疗结合调理才让肺癌病康复得很好。
温疗注意事项:使用远红外线温疗技术务必在专业的人士指导下进行,温疗前半小时要有足够的电解质或微量元素补充,温疗期间尽量不吃化学药物,不吃任何肉类、蛋类,不喝碳酸饮料等。温疗时,以微汗主。
一.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又称为八卦定丹修炼法,是一种修炼气与养气结合的身心修炼法门,具有温养正气,防病治病,强健身心,养生益寿,增长功力,开发智慧,激发特异功能等效果。其练功方法极其简便,人人可行。修炼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可以解脱现代人因工作繁忙劳累,没有一定时间来进行养生保健的烦恼。对病患者来说,它是自我除疾强健,焕发生命活力的手段。对用内功养生者和立志到达修炼彼岸的同道中人而言,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则可成为增长功力、启迪智慧、开发功能、提高带功传功能力并感悟内功修炼真谛的重要方法和方便途径。
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充分利用晚间睡眠时间来练功保健开慧。人之所以要进行睡眠休息,是需要通过睡眠来使消损的精力重新得到恢复。这种精力之恢复,内功术语谓之“神气相抱”。无极八卦睡功能促进神气相抱而极好地恢复精力,并能自动调节精、气、神,完成内功的性命双修效应。
人在床上睡眠时,全身放松,体态舒适,达到内功修炼最基本的要求,已是进入内功修炼状态的理想体式。这时运用正确良好的意念,按功法观想定住一点,呼吸自然平稳均匀,心绪轻松愉悦,气机调和进入睡眠状态。这时的睡眠,是按功法注入了修炼内容和良好意念,带功入睡的睡眠。带功入睡后,真气从丹田开始温养,继而开始充盈全身,按人体经络走向运行,渐而形成河车搬运之法。同时,又驱邪扶正,自然攻克病灶,滋养五脏六腑,自然无为中达到健身、却病、结丹等目的。
睡眠与练功合而为一,炼气与养气完美结合,利用大圆满八卦图象自动修炼而精、气、神并炼,性命双修,乃是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独有的特色。
无极八卦睡功大成法是一种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修炼法,使自身先天八卦和宇宙先天信息相通,近于“无为”大法,信息深广,直证无极、太极境界。所以许多人一练此功法,就得到强烈的健身治病效果,同时开发了透视、遥测、遥控等种种特异功能,并能为家人治病、护顾亲朋。这是一条养生捷径,是一门全息对应、安全可靠又出功迅速的功法。是张健平上师多年修证上古八卦秘法,经研究后创立的正法、善法,快捷方便的上乘妙法,学者可以在我们指导下进一步深入修炼,得到圆满的内丹成就和光明的境界,得之者应自己珍惜此深缘福分,立志并坚持修炼。
二.后天八卦周天卧功,又称为八卦周天睡功、后天八卦返先天睡功。它是依人体真气运行主窍位,结合后天八卦图象所定方位与人体八卦的对应相合之窍位,通过意守来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等,逐步达到自然地通大、小周天,使锻炼者由病状而康复,由体弱而健康强壮,心性逐渐平和,从而阴阳平衡、水火既济,促使人体功能从后天返还先天。简而言之,练习后天八卦周天睡功,能修补人体能场与体魄。它是古代气功一般的入门之法,凡是体质过于虚损,体力劳动者,或者体力劳动不足者,都应该先修炼此方法,经过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个阶段,返回到无为之道,合于先天八卦。
卦象与窍位
乾(天),会阴穴。(“ 三 ”乾三连)
坎(水),命门穴。(“ ”坎中满)
艮(山),肺俞穴。(“ ”艮覆碗)
震(雷),大椎穴。(“ ”震仰盂)
巽(风),玉枕穴。(“ ”巽下断)
离(火),祖窍穴。(“ ”离中虚)眉心间。
坤(地),膻中穴。(“ ”坤六断)
兑(泽),下丹田。(“ ”兑上缺)脐下1.3寸,向内1.5寸。
方法:
睡眠时,选择一种喜爱的卧姿,以卧著舒适安稳,又能专注于所意念的各窍位为合适的睡姿:睡姿的四种卧姿,即正卧式、侧卧式、自然卧式和无极卧式。具体做法见第一节无极八卦睡功中所述。睡好后,舌轻顶上颚。
初练者一般以仰卧式为主,以利于意念观注。
调好睡姿后,两手随意安放,将意念注视全身上下,从头到脚,慢慢放松三次,使身体松,精神松,内脏骨骼松,这样放松后就开始意守。方法为:
第一步,意守会阴穴的乾卦,待其猛跳动一次,继续守住,等其第二次跳动后又等待其第三次跳动,当第三次跳动后,转入意守下一窍位。即行第二步。
第二步,意守命门穴的坎卦。待命门部位有相应感觉,并有扩大之势时,方转入第三步。注意:意念观照命门时,肚脐有呼吸之感应,脐部的呼吸采聚真气,直接贯注于命门,其势极强劲。这时,千万要把意念观照点放在命门的坎卦,不要因肚脐部的强烈感应而转移了意守窍位。
第三步,意守艮卦肺俞穴(夹脊部)。待背心夹脊有相应反应后,转入第四步。
第四步,意守震卦大椎穴。
第五步,意守巽卦玉枕穴。
第六步,意守离卦祖窍穴。
第七步,意守坤卦膻中穴。
第八步,意守兑卦下丹田。
如此意守,重复第一至第八步意念观注内容,直到睡著为止。早晨欲起床时,先收功,后起身。
收功前,先按上面意守步骤第一步至第八步快速意念一遍。定气于丹田,方行收功。
收功分简易收功和定气收功两种方法。
简易收功法:双掌合什,迅速想一下气归丹田,再用双掌相叠,轻按一下丹田即结束。
定气收功法:双掌合什,降于下丹田,将双掌分开,掌心向内。男性以左掌心贴于腹部,右掌心贴于左掌背;女性以右掌心贴于腹部,左掌心贴于右掌背。屏息,微提肛,双掌绕丹田转36圈,男性由右经上往左下绕转;女性自左经上向右下绕转。绕圈时用意不用力,圈由大到小,转速由快到慢,最后寂静不动。收功结束。
注意事项:
1 、两手随意自然安放。舌尖在开始时轻顶上颚(天堂),谓“搭鹊桥”。但睡眠中就随意自然安放,要以顺应自然为要。
2 、可能仅意守一窍或几窍,人已熟睡。均无关系,睡醒时接著守窍即可。如已不记得转至何卦何穴,可以随意守定一卦,再随次序移转即可。(转载请注明出自气功之巅:chinaqigong.com)
3 、练功开始时,意守会阴乾卦,一定要待会阴有跳动反应方可开始转卦。如有的人感到从乾卦开始有不适应感觉,也可以任从一卦一窍开始意守,以自然舒适为选择标准。
4 、所有的感觉,是指跳动、热、麻、胀、重、轻、沉、窜动、气流旋转等等反应。开始时,一般在意守部位,随著不断练功,就会由点而至线,形成小周天河车搬运,继续坚持锻炼,就能由线而发展到面,形成贯通大周天运行之功夫。
5 、后天八卦周天睡功,是练气与养气结合的无极八卦方法。睡眠之中自然养气,气归各窍位滋养五脏六腑,触发生机,焕发生命活力,修补后天亏虚残缺,具有健身之显效,又无任何偏差弊病(因偏差往往是养气功夫不足,气不归窍,不能用以营养自身的缘故),广泛适合于体弱者、中年和老年人睡功入门和经常锻炼所用。
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患上癌症。这是因为,睡眠可以影响人体激素的平衡,而激素失调会对一个人是否患上癌症产生影响,如果你的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这个时候,肿瘤细胞很可能逃过免疫力的监视,而导致在人体重要器管内快速繁殖。
用红外线理疗灯治疗癌症
日本石原医师认为,现在医学已非常进步,医师也愈来愈多,癌症却依然有增无减,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现代人普遍体温低下,因人体体温降至35度时,正是癌细胞最活跃繁殖的时候,反之,当体温达到39.6度以上时,癌细胞就会全部死掉。
红外线高温“烫死”癌细胞经笔者自证实有效。本人七年前就在南京省医院查出肺癌晚期,由于本人是失业残障人,有无基本生活保障收入,故只能放弃住院治疗,因为不想闲着等死,便打算直接用红外灯光热烫死肺部肿瘤。
为了适应红外线的高温照射,我购置了高温电热毯,每天用通电的毯子裹着身体练习睡功,待我完全适应高温环境时,每天用红外理疗灯对着肺部照射两小时左右,没想到一月后到医院一检查,肺癌症状竞消失得无影无宗,至此我又踏上了云游天涯宣传环境保护之路。
从笔者的疗效和结果来看,癌细胞是怕高温的,从癌症的致死率来看,大家都认为癌细胞应该是很顽强的吧,其实它也是有弱点的,就是比较怕热,一旦温度达到42℃以上,癌细胞就开始有反应了,会直接打退堂鼓退缩。但人体的细胞是可以抵挡得住最高47℃高温,所以,如果用红外热疗来抗击癌细胞,还是可行的。
其实红外热疗和发烧是两种定义,用残忍的自我发烧来杀死癌细胞是不行的。因为发烧的时候,一般体温达到39℃已经算是高烧了,对身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更别说高烧到42℃了,就算能够杀死癌细胞,对身体本身的伤害同样很大,可能会让大脑受损,或者身体的其他器官功能也会受伤。尤其是小孩子,他们的免疫力比较低,如果发烧得很严重,甚至会给身体留下后遗症,最严重的情况是昏迷不醒。
所以要通过练习睡功疗法,提高适应高烧的内外环境,这样用红外理疗灯照射就事半功倍了。其实,真正杀死癌细胞,不仅仅是需要达到42℃的高温,而且还需要持续高烧两个小时以上,你想想,平时我们发烧的时候已经那么难受了,更不要说发烧40℃以上,还保持两个小时以上,那种痛苦已经油然而生。
在这个情况下,人也不可能很清醒,甚至发烧时间长还会引起脱水的情况,胃口也不好吃不下东西,身体代谢能力开始下降,这个时候癌细胞没有杀死,身体早就已经被发烧折磨得只有半条命了,所以完全用发烧来治疗癌细胞根本是不可行的。
加上癌症大多数时候只出现一个器官里面,除非之后的癌细胞扩散,不然发烧对器官的温度影响不大,发烧的时候在头部的问题较高,还有口腔、耳朵、腋窝等,其他部位的温度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在测量体温的时候,医生基本上只会测这4个部位。
那么,每个器官的温度都不一样,就算发烧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器官温度相同,发烧对抗癌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只有练习道家的睡气功能解决这个疑难问题。
远红外线的三大特性
1、具有深达力
经过研究和实践表明,人体皮肤可大量吸收红外线的辐射能,但由于近红外和中红外的热量过强,容易反射,不易吸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并可直接渗入皮下组织达3-5公分,具有超强的穿透性,所以只有远红外线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2、共鸣吸收现象
在远红外线光谱中,波长在8-14um的远红外线,因为与构成人体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等基本物质具有共同的震动频率,所以在照射时会被人体分子吸收,引起共鸣,使原本处于不活跃状态的分子、原子间相互震动,并使得震动逐渐加大,形成分子共振现象,以此提高分子的电磁能量。
3、温热效应
远红外线具有超强的穿透性,其温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细循环。排除体内的深层寒气和毒素。
远红外线的功能
一、排寒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远红外线温热疗法,超强的穿透性,快速排除体内的寒气,湿气等,对手足凉,宫寒不孕症,腰膝酸软,尿频,性冷淡,经期紊乱,痛经,易流产,黄褐斑,黑眼圈,皮肤差,肥胖等有非常好的作用。
二、止痛症:疼痛遇热即解。远红外线的温热作用,对各种疼痛均有奇效。如:头痛,颈椎痛,腰腿痛,肉痛及外伤引起的疼痛等。
三、化瘀症:远红外线照射刺激皮内热感应器,使血管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对气郁引起的胃胀、胸闷、打嗝、血瘀引起的循环障碍,跌打损伤引起的淤血等均有奇效。
四、消炎症:远红外线照射加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了渗透压,促进了有毒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加速了对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消炎目的。故对咽炎、牙周炎、胃炎,胆囊炎、前列腺炎、妇科炎症、外伤炎症等均有奇效。
五、促进循环,活化细胞:
温热的作用,生理性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能促进细胞的再生、繁殖、促使细胞的活性增加。
六、排除毒素、缓解疲劳、抑制疼痛:
机体酸痛是乳酸、尿酸的含量过高所至,远红外线照射,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尽快排除体内多余的乳酸、尿酸等,使机体疼痛得以缓解、消除。
发烧是人体感染的常见症状。
当免疫系统受到病原体刺激后,会导致白细胞分泌介质细胞因子,并在酶的催化下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进入下丘脑后,体温调控中心便会将人体的体温设置点提高以对付病毒。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医学界推断这种发烧现象可能与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分子的T细胞的早期激活相关。
高温激活的CD8+T细胞会产生从静止的幼稚 T细胞到完全激活的效应 T细胞表征的转变。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班结业,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主任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诗歌艺术疗法实践与研究总编,世界疑难病中医药研究总编,获美国国际开放大学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多项国家医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一生经历坎坷,无职业和固定收入,靠几十年勤奋自学传统中医理论, 创建了残疾人家园中医药论坛, 实践了古人的徒步吟诗写诗新疗法的医治效果, 先后徒步行走西藏墨脫县, 5万里海岸线,5万里长城全程路, 红军2万5千里长征路, 万里长江生态环保路, 万里黄河生态环保路,徒步20年间先后走过大半个中国的2千多个城镇 ,徒步诗疗总路程14万1千多公里,同时创建了生态环保论坛, 全球中医药论坛,沿途诗写随笔近万首,发表千首,不仅治好了自已的精神病, 还治好了我被医院确诊回家等死的肺癌和乙肝病,自学获得多所大学毕业学历。具有气功针炙推拿,中医药理疗,诗文创作,书画篆刻,艺术摄影等多方面的技能,主治:各种疑难重症及医院治疗无效的病,肿瘤,肝癌,肺癌,胃癌等各种癌症,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类风湿等疗效显著,特别是多年来对诗歌创作与心理喑示及催眠疗法有独特的理解和建树。作品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文艺山花入围奖和中国作协魯迅文学荣誉奖,同时获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朮大师成就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和平勋章,并被聘为世界文艺宣传大使,现为中英艺术基金会艺术顾问,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客座教授,荣誉艺术博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诗坛一怪,民间著名诗人,简介被选入多种《中英美世界名人录》。数十次参加省市全国艺术博览会,北京等地举办个人根艺盆景展,并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作品被中国文物古建筑基金会,国家奥运委员会,中国紧急救援民政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抗震救灾活动等义卖捐献,中国艺术家杂志,大众科技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和艺术馆,中央党校等多家收藏,以刻人物佛像为主。被国内多诸多名流艺术馆收藏,受到过北京市市委书记刘琪和省市主要领导人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