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指导意见》要求,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一是幼儿园实施入学准备教育,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
二是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
三是教研部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制度,指导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与研究。
四是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积极配合做好衔接。
五是教育部门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持续治理。
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开始实施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有哪些变化
在课程方案方面
在课程标准方面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8月11日,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各学校可利用中小学校暑假,开展人员培训、制定实施细则、修订配套制度等工作。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制度》实施情况,持续跟踪问效,指导中小学校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制度》贯彻落实。
一是调整了《制度》的适用范围,不再要求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执行本制度。
二是明确党组织领导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学校财务队伍建设,新增学校财务主管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职责权限以及任职条件等规定。
四是对学校采取自主经营食堂、委托方式经营食堂、配餐或托餐等不同方式为学生供餐的实际情况,分类提出财务管理要求。
五是明确课后服务等服务性收费的管理要求,增加中小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禁止性规定,加强对地方落实“双减”政策财务行为的指导。
六是根据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制度等内容作相应调整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