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的爸爸节,我献上最真诚的祝福。亲爱的长辈们,健康长寿福永久!
爸严如山,
遮风挡雨避阴凉;
父爱似酒,
醇厚沁心绵久;
沧桑褪去,
重返年轻俊模样。

每年六月份第3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先在美国兴起,逐渐被各国认同。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父亲节”也在我国普遍流行。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
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
1、纪念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
展示文化自信,弘扬敬孝传统,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我们愿“父亲节”早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