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散文•云峰山纳凉
文/侯振宇
疫情快满三年了,困在城里更不敢出京。伏天烦闷,学生也放暑假了,想方设法找个清凉之境,那怕是一两天也行。
燕山如画屏,环抱北京城。在燕山的崇山峻岭上,有蜿蜒曲折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就是山脉的衣领。夜幕下古北口司台长城,天空繁星点点,黑色的山体,灯光闪烁;八达岭长城,如巨龙升腾;居庸关长城,如同两扇门。此情此景,如同过电影。
今天,一家三代人,去一个特别的地方,云峰山。云峰山在密云区,距离市区约两小时车程。北依燕山山脉,南望密云水库。时间虽然短暂,早望山,午看水,晚听涛,仍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感觉。

清晨,在寂静中来临。黎明,蓝天白云启幕日晖;群山,挺胸抬头;草木,肃立迎接喷薄而出的红轮。山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墨绿青绿嫩绿,古人形容“绣如堆”,也许就是这种色彩吧。山石如国画中的留白,大小不一,姿态各异。有的如爬山的乌龟,有的似上窜奔腾的飞禽走兽,尽管形状姿态不同,而目标相同,百米冲刺式的扑向山顶。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大地复苏,草木玉润。仿佛是检阅,露了个脸,看了两眼,又藏在云朵里,日泳金海。
有山鸡领唱百鸟和鸣,知了长久亮了亮了的奏鸣声。为大自然的乐队奏响了朝阳曲。
日月旋转,四季轮回。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瞬间,也许是永恒。

密云水库,人造湖泊,北京人的水塔。密云水库始建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零年,与我年龄一般大。老辈北京人上至领袖下到街巷老百姓都参加过义务劳动。曾看到一张照片,毛主席参加义务劳动后,晚上打地铺休息。那一代人从战火中走来,由贫苦中翻身作主人,精神大解放,干劲倍冲天。全国各地支援首都建设。著名的十大建筑,今天依然不落后。
试想今天的县长书记,也不会打地铺。也许是条件变了,也许是时代变了。尼克松问毛主席,你有什么本事?回答“为人民服务”,尼克松深深的弯下腰,握手致敬。为人民服务,是初心,是使命,是出发点,是落脚点,也是保持不变质的根本点。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密云水库,高峡出平湖,丘陵如岛如屿,鱼跃水漾波,旱地变水田,蔬菜新鲜,粮食丰产,城里有了优质充分的水源,才使北京得到全面的发展。
密云水库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拦截洪水,防止冲毁淹没北京城。
慈禧太后拿海军军费建造颐和园,为了自己享乐。毛主席和北京人民建造水库,为了北京人民的安全,北京人民的生活,北京人民的环境,北京人民的事业,北京人民的美好的今天明天。
午看密云水库,照见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很小,一生很短暂。但为人民做了好事,就会放大,就会永存;照见自己的良心,不能忘记先辈的流血流汗,大恩大德。

晚听涛
北方的夏天,一般都是早上凉爽中午晒晚上刮风不为怪。
冷热气流对流即成风。热气流上升,从山根升腾,沿着山坡爬高,树枝遥,针叶唰唰,阔叶哗哗,草叶嗖嗖,涧底呼呼,山石回鸣。
针叶油松,树身挺拔,树枝向上弯屈伸展,如环似抱,针叶密集。上年松塔籽已落,塔黑而大;今年的松塔色青而小。风由下推举,爽爽生风,忽大忽小,欢呼上升,如同美女歌行列阵。阔叶翻飞,枝杆抖动,发出哗哗声,声似男高音高歌。草叶飘飘如带如发,如同蒙古人的长调嗡嗡,杂树杂草和鸣。
闭目静听,有男女高音领唱,有清新波动和鸣声,在山涧传唱,在谷底回响。多么优美动听的大自然合唱大舞台。
瞬间让心中烦闷一扫而空!猛然睁眼,仰望山巅,如同威武将军的头盔;那棵塔松,犹如将军盔顶帽缨,有形有声有神,她仿佛是这一台大合唱的指挥人,这一幕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这里皆揽满目的青山绿水,这里可以摘下口罩呼吸清新香甜的空气,这里让你感受到久违的凉爽与清静,这里让你消除了多少积郁和烦闷,这里享受大自然的赐予与馈赠,这里勾起一颗永远不曾忘却的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