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19日中国新闻社网、参考消息网消息,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令人震惊地遇刺身亡之前,他正大力推动让日本防务预算增长一倍的计划。在7月10日的参议院选举取得胜利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现在可能有了让安倍最后的愿望成为现实的能力:在五年内让日本防务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提高到2%。这将使日本成为世界上防务支出第三高的国家。

值得警剔的是,这样激进的复活军国主义之举,并未激起反对,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今日本和平主义的势单力薄。
2%的比重符合北约的防务开支目标,这无疑是岸田巩固日本与北约关系的更宏伟设想的组成部分。岸田上月参加了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参加这样的峰会,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与北约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10年间,日本军费虽然一直在增加,但一直都维持在GDP1%左右的水平。自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确定防卫费用不超过GDP占比1%的限制以来,日本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曾超过该限制,但最高也只达到1.013%,基本还算恪守此前的规矩。

如今,日本提出如此大规模地增涨军费,自民党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北约的要求。自民党声称,考虑到北约要求其成员国军费目标为GDP的2%,所以日本也将以此为目标,增加防卫费用。这根本就在强词夺理,日本和北约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军事力量仅以自卫为目的,作为GDP排名世界第三的国家。若日本军费真达到GDP2%的水平,已完全超越印度、英国、法国等国,跻身全流军费开支前三位,完全超出了国际法规定的“二战战败国”的自卫范畴。

自民党放开GDP1%的防卫预算费用,可以预见,接下来他们将放开手脚大肆进行军备扩充升级。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自民党声称要“重新考虑”回应有关“中国在台湾海峡附近、以及西太平洋中日争议岛屿扩大军事活动一事”。很明显,接下来日本仍将就台海、钓鱼岛等议题,挑起地区紧张局势。
针对大幅增长军费,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狡辩称,此举表明了自民党“捍卫日本人民的生命、财产、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和国家荣誉的决心”,并强调,自民党将拿出更多政策以实现更坚定的外交政策和更强大的防御能力。

在修宪议题上,自民党也丝毫不掩饰其野心,竞选宣言中指出,他们将坚持“将自卫队明确写进宪法”的方针。
岸田上台后,自民党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鹰派姿态,全面拥抱右翼。不久前,岸田刚强硬表态,日本领土范围包括“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在此次执政宣言中,自民党还明确表示,日本应当加强包括让敌对国家导弹失效的能力在内的威慑力。
谁是日本的敌对国家?自民党的指向很明确,就是中俄,与中国的对抗发生在台海和钓鱼岛,与俄罗斯的冲突则在北方四岛。

自民党此次的执政宣言再次明确了其军力扩张路线。日本政客们认定,中美对抗是日本趁机突破和平宪法,扩张自身军事实力的重要时机。高市早苗在记者会上叫嚣,这些政策绝非“画大饼”,都是“能够实现的目标”,自民党将为此“竭尽全力”。
最近,岸田文雄首相公开宣称:防务军费2%是“恰当”的水平。但是未明确说明为何2%要比1%、3%或者4%更为恰当。2%的目标似乎根本就是随心所欲定下的,完全没有任何外部威胁评估或实际军事需求方面的依据。正如日本前防卫大臣岩屋毅最近撰文指出的:“(增加的防务预算)会用在哪里?不说清这一点,就先确定一个数字上的目标并不妥当。”

当日本1976年制定当前所奉行的1%上限时,保守派提出过同样的批评。在他们看来,1%的上限成为日本“和平痴呆症”的终极象征。
在日本带有和平主义色彩的安全限制规定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持续“雕凿”后,力推2%上限的做法并不令人惊讶。日本国家层面的和平主义已经死亡。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日本一向活跃的基层和平主义者并未对此提出反对。

在遭遇了无数挫折后,日本日益老迈的和平主义运动变得几乎只专注于保护日本最神圣的和平主义象征:关于放弃战争的宪法第九条。令人遗憾的是,这让他们对安全领域的变革视而不见,这些变革不像改革宪法那么引人注目,但也许更为重要。2%的防务开支上限就是其中的一项变革,但这似乎并未引起和平主义者的关注。目前看来,防务预算的翻倍可以说是日本朝重新军事化迈出的远比真正修改宪法第九条更重要的一步。

笔者认为,如果日本的和平主义者真正希望日本在军事领域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的话,他们应该更多关注此时此刻日本在防务预算上真实发生的变化。所以,当今世界,尤其是亚太国家必须对日本“和平宪法修改”与增加军费翻番的复活军国主义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戒!特赋《酒泉子》为评为观。
旋足发条。
军国叫嚣尘上。
借世危,
掀浊浪,
露牙獠。
比肩北约扩防改,
信口翻一倍。
和宪抛。
枷锁解。
剑离鞘。
——2022年7月1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