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六 一 过 后 话 玩 具
文/侯振宇
黄旭华老先生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情况下,靠一个玩具潜艇研制出中国核潜艇。他隐姓埋名三十年,日思夜想,搜肠挂肚,潜心钻研,终于研制成功中国自己的核潜艇。看来这小小的玩具功劳真是不小。
现在西方高科技依然对我国封锁,而孩子们的玩具照例应有尽有。
现代的孩子,刚学会说话就是双语教育,刚会玩耍就是手机电脑。玩具更是天上地下水中海陆空电子化,动物日用品,比比皆是。各种兴趣班,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孩子们接触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聪明程度也是前所未有。

男孩子的玩具,可以说太空飞船,各种飞机,各种舰艇,各种导弹,各种枪炮,有模型的,有电动的,有摇控的。各个时期的手机,各种车子(滑板车,自行车,电动平衡车),各种生活用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只要有新产品,必然有新玩具。
女孩子的玩具,洋娃娃,大熊猫,猴子,兔子,组装房子,厨房用具,各种手工,色彩斑斓,可以组建一个小剧团。
现在的孩子多金贵,不说“三千宠爱在一身”,也是一家皆尽情皆尽力皆尽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幼儿园的小朋友,学校的同学,只要过六一儿童节,只要过生日,只要过春节,则是家庭盛会,蛋糕礼物压岁钱,应有尽有。还不说平日逛商场网购。

吃,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负担而不是奢望。玩具,看谁的最新最奇特,才会让小朋友们眼前一亮,但过不了三天,小区便会有一个班,或一个排,比学赶超。比如夏天到了,各种水枪,单管的,立管的,多管的,手动的,电动的,不同年龄,在池塘边列阵开战。可怜那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怕自己的孙子吃亏,出面阻拦,被其他孩子射击的睁不开眼,迈不出腿,湿透了衣衫,引来孩子们欢笑声和呐喊声一片。连池子里观赏鱼儿也跃出水参与这兴奋的场面。
管不了别人家的孩子,就叫自己的孙子,猝不及防,孙子对准自己,就是一阵扫射,眼睛看不清楚,更进不了身,呆若木鸡,如落水鸡,打不成骂不成,喊不回,只有无奈的放任。
那些女孩子三五成群,在单元门口围坐在一起,你拿几个洋娃娃,她拿几只小动物,我拿几套组合房,大戏开演,嬉嬉哈哈,有小吃有饮品,和谐快乐的共产主义生活。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最幸福快乐的一代人。当然,留守儿童除外。
然而他们也有烦恼,那就是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报了各种兴趣班,买了好多乐器,请的名师更是价格不匪。
玩是孩子的天性。
现在孩子们的玩具,都是买来的,而且是快递,网上一点就送到家了,玩的兴趣只是一阵子,多了也就不珍惜了,更重要的是缺少动脑动手的能力。各种兴趣班,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了心理负担。
其实,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是健康,其次是阳光,三是在体育,音乐,书画,有兴趣有潜质,愿坚持学习一些,不可摊的过多,也不可能啥都会;四是学好校内功课,五是德育勤俭教育不可少。否则会培养出智商是天才,生活是蠢才;或者是样样都会,门门不精;或者是只有享受不知感恩;或者是说话的巨人,做事的矮子、家庭的巨婴,单位庸夫。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姊妹们多,把吃放在第一位,电视剧《父母爱情》里,几个小家伙把爸爸妈妈锁起来的点心偷吃完了,还把空纸包放的整整齐齐的,最终露馅了,挨打受训了。有的家里蒸出馍吊在半空,或者是锁在柜子里。有跳皮的糊弄其他姊妹,出门装作吃东西的样子,被围在那里非逼的张开嘴看偷吃了什么?
姊妹们多,油水少,饭量大,“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谁不按时回家吃饭,一种可能是残羮剩饭,另一种可能是风扫残云。而每一个人在家里都有角色,大一点的帮爸妈干活,小的拾柴禾割草喂猪羊,城里的拾煤渣,捡废品买钱购买学习用品,每个人都为穷日做贡献。
也有玩的时候,玩具都是背过大人偷偷摸摸的,都是自己设计亲手制作,自己准备工具原材料,有的可能得需要很长时间。如鸡毛毽子,得弄到两枚铜钱,找到芦花大公鸡抓住拔下闪闪发光的羽毛,再拨一根鸡翎子,剪去有毛的仅用翎管,将管口分成四瓣,用布和针线把铜钱鸡尾管缝制一起,底部是圆盘,中间是耸立的鸡翎管,将鸡毛插进管中,毽子就做成了。谁做的,谁最珍惜,也有权给小伙伴玩,也可以不让谁玩,这时候她就成了香饽饽,大公主,快乐的就象朵花。剪窗花,打沙包等等。

男孩子做冰车,准备木头,钉子,铁丝,工具,万事具备,把木头解成板,钉岀方框框,在两条立起的木条上钉上铁丝,再把木棍做成丁字形,在长的中间插上铁钎子,连续做一对,坐着或跪在冰车上,左右手里握着钎子扎在冰面向前推,越滑越快,快速如飞,拐弯的时候,外边用力滑,里边如刹车,左右自如,下午印水上到冰面,滑的太快掉下来了,棉衣棉裤弄湿了结冰了,吓得不敢回家,等到点灯了偷着溜回去。
弹弓,铁丝做架子,用架子车或自行车内胎做皮筋,用牛皮做包弹丸托,用细铜丝或线绳扎紧,城里的孩子也有用打点滴的牛筋管做皮筋,打麻雀,有时也打坏窗户玻璃,挨批评罚站时有发生。
忆旧不是老迈,而是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才符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生短暂,不过几十年,就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都会,韩愈讲“术业有专攻”;人生有天质,有什么潜质吃什么饭;人生有使命,盖房子四梁八柱,砖石泥瓦,缺一不可,若都是梁柱,连个凉棚都搭不好;不要把自己愿望强加给孩子。只要他勤于学习,完成学业,在班级中不落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假如有爱好,有特长,对未来又多了一条安身立命之路。

儒家的中庸思想,就是恰到好处,而现在的父母则是在学习上干预太多,在玩耍上又放任太过,在勤俭上又疏乎或太松,在习惯上又不加重视。
玩具太多,一是不珍惜,不能养成勤俭美德;二是专注力不够诱惑太多,所以聪明活泼,就是坐不住,写作业与玩耍分不开;三是动手能力太差。不知其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否有此同感,是否赞成我的观点?
孩子是家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要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担当、有作为、有自我控制、自我生活能力的孩子。
当然,也许会玩出黄旭华那样的人物,王世襄那样的玩家,也未可知!
当然,人生之路是走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