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怨回纥-加里宁格勒东欧危机续篇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6月22(当地时间6月21日),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表示,俄方将对“禁运令”予以回击,让立陶宛“感到痛苦”。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周六(18日),北约小国立陶宛当局宣布生效一项禁令,禁止俄本土铁路运送遭欧盟制裁货品至加里宁格勒。据悉,欧盟的制裁清单主要包括煤炭、金属、建筑材料等,该禁令将涉及加里宁格勒大约50%的进口物品。当地时间21日,加里宁格勒州新闻部门负责人称,立陶宛已将加里宁格勒州的过境运输禁止范围从铁路运输扩大到了公路运输。

有报道指出,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被称为莫斯科在波罗的海上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分析称,在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的争论可能让俄与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升级,有望成为东欧危机续集。
资料显示,面积仅1.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00万的加里宁格勒州,是俄插入欧洲腹地的一块飞地,该州南邻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到华沙距离为400公里。该州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均在600公里左右。有报道指出,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俄在欧州的重工业、不冻军港、核弹与反导系统基地,被称为克宫在波罗的海上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分析称,在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的争论可能让莫斯科与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升级。

综合塔斯社与欧美媒报导,最近几天,加里宁格勒州这一个“弹丸之地”,成为东欧冲突中大家关注的焦点,它就是俄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虽然这个地方面积仅有1.5万平方公里,但连日来因为一则“禁运令”,这个地方却引起了北极熊和小松鼠立陶宛的外交纷争。

据报道,立陶宛和欧盟都坚持认为,这项制裁措施只影响了约50%的货物运输,并不等同于“封锁”。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声称,此次制裁不是立陶宛的决定,立陶宛只是在与欧盟委员会协商后,在其指导方针下实施的制裁。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思也表示,已经与立陶宛方面进行了对话,正如立陶宛方面所说,立陶宛只是在执行欧盟的制裁计划。

尽管立陶宛和欧盟都声称此次制裁不是“封锁”,但俄方认为此次制裁就是在对俄进行“经济封锁”。 对于立陶宛此次的制裁禁令,俄方表现出强烈抗议。当地时间20日,俄外交部召见立陶宛驻俄临时**,就“立陶宛方面禁止俄方向加里宁格勒州过境运输货物”表示强烈抗议,称立方做法是公开的敌对行为,并要求其立即取消限制。

“弹丸之地”为何如此重要?据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就有专家担心加里宁格勒可能成为莫斯科和欧洲之间紧张关系的爆发点。有报道称,由于加里宁格勒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成为莫斯科和西方国家之间冲突的热点可能是“无可避免”的。

据报道,该飞地是俄工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地的巴尔提斯克港(Baltiysk)是俄为数不多的不冻港之一。此外,历史上波德平原一直是西方国家进攻俄的陆路走廊,而加里宁格勒可以同时扼守中西欧通向俄的海陆通道。

据此前报道,历史上俄一直迫切寻求出海口,十分重视“海上事务”,而俄军也将四大舰队之一的波罗的海舰队基地设在加里宁格勒,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另据周一报道,该舰队已经开始了此前计划的军事演习,并称“约有1000名军事人员和100多个炮兵和导弹部队的军事和特殊装备单位参与演习”。

除此之外,加里宁格勒的“苏瓦乌基走廊”(Suwalki)则是连接波兰和立陶宛的重要陆路通道,也能连接白俄国和加里宁格勒,是欧盟其他国家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唯一陆上联系。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在“如何报复立陶宛”时,有专家指出,最激进的方式是在“苏瓦乌基走廊”上做文章,不过显然,此举意味着与北约的战争打响。

有报道指出,自从芬兰与瑞士申请加入北约后,加里宁格勒之争变得更为重要。此前加里宁格勒一直是比较“军事化”的地区。据央视新闻报道,莫斯科曾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可装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据2018年10月报道,根据卫星图片显示,莫斯科似乎升级了其战略前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部分军事设施。当时报道称,俄方正对位于加里宁格勒以北不远的契卡洛夫斯克空军基地以及第152导弹旅所在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军事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有媒体称,“武装到牙齿的加里宁格勒”是北约噩梦。
报道称,随着近来芬兰和瑞典计划加入北约,加里宁格勒对莫斯科而言也更加重要。据悉,芬兰和瑞典此前已决定申请加入北约,而一旦这两国加入北约,则意味着地处波罗的海沿岸、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加里宁格勒处于“孤立状态”。有报道分析称,莫斯科一直对加里宁格勒周围的北约国家感到不安,不排除莫斯科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器的可能。

据此前报道,就在芬兰和瑞典表示“相当快”地加入北约时,莫斯科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曾表示,如果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莫斯科将不得不在其西北边境部署大量军队。他还警告称:“在这种情况下,波罗的海地区保持无核状态将是不可能的,应该保持(力量的)平衡。”不过他补充称,莫斯科还暂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选择。
另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莫斯科在加里宁格勒进行了可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移动式弹道导弹系统的模拟“电子发射”。俄国防部当时在声明中提到,俄军演练了对模拟的敌方导弹发射装置、机场、受保护的基础设施、军事设施和指挥所等目标实施单次和多次打击,大约100名士兵参加了演习。俄国防部还说,在进行“电子发射”后,部队人员进行了阵地调整,以避免“可能的报复性打击”。

笔者认为,由美欧拱火引起的“东欧危机”,历经约4个月的较量,大局已定。此次,北约纵容松鼠小国立陶宛,利用封锁加里宁格勒,大玩松鼠在北极熊嘴边拔毛,显然是美国为首的北约不甘“基辅”玩完的新挑衅!而莫斯科的乘胜反击,亦在情理之中!东欧危机续篇正在展开。特赋《怨回纥》为评为观。
大局乌东定,
微丸又起潮。
飞加如母舰,
挑事由泥陶。
媒意封咽路,
禁熊欲断桥。
普京回剑敬,
欧美玩凶招。
——2022年6月2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