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
文/周爱无
是夜,11:46,我们坐了整整11个小时的车了。
车驶进服务区,我满身疲惫。但看到“庐山”两个字,我还是有点兴奋。
庐山,这个诗意的名字,从诗歌里走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此,它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也种下了期望。近年来,看过陆总写的“一个人的庐山”,更激发了我想去庐山的愿望。
不得不说,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喻小时候学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课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心里不禁生发无限感慨: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去桂林,亲眼目睹那山那水。就像自从有了沈从文的《边城》,就诞生了驰名中外的凤凰古城一样。
这么多年来,我的庐山之行一直被搁浅。或因为没有适宜的时间,或因为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让看似离我很近的庐山,总在和我错过,让庐山的文化和自然风光,无数次在我脑海里遐想。
而人生,到底能经得住多少个失之交臂呢?一次次错过又能构成怎样的人生?
不留遗憾,是生活的一种考量,也是我们丰满人生的密码。许多事情都在于我们自己去争取,去把握。
我的庐山之梦,何时能圆?或许在暑假,或许就在明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