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庭花破子-陈中时染阳台湾添乱
(时事诗评)
文/冯志清(上海)
6月13日,海峡网消息,台湾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严重,连台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卫生部门负责人陈时中6月12月也确诊新冠肺炎。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台当局的防疫工作备受外界批评,从2020年缺口罩、2021年缺疫苗到2022年缺快测包,陈时中作为台当局防疫最高指挥官,仍一贯自夸“抗疫优等生”。此时已难辞其咎。岛内这新一波疫情自4月爆发以来,染疫人数和病亡人数不断创新高,但“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却不断放宽防疫措施,包括缩短隔离时间及放宽入境限制,令人错愕。台当局无力防控疫情,于是大搞“与病毒共存”,借此推卸责任,而结果就是:台湾最近单日增新确诊病例高达数万人、居高不下;每天约百人染疫殒命,老人幼儿接连死亡。令台独首领蔡英文如无头蝇乱窜、跳脚不已。

据台媒吐糟,这两年,岛内防疫漏洞层出不穷,但陈时中的官位却是“稳坐钓鱼台”。最为人诟病的是,去年疫情期间,陈时中作为台湾地区卫生部门负责人以及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一边严格要求岛内民众遵守戴口罩等防疫规定,另一边自己却违反防疫规定,多次脱口罩在宴会上唱歌,而且宴会人数不少,明显违反“不得群聚”的规定。当这些揭发民进党当局高官违反防疫规定的视频流传后,民进党当局不是第一时间认真反省,而是竟然又拉大陆“背黑锅”,说“陈时中脱口罩唱歌”的视频是“大陆方面炮制的阴谋”。有民进党自己人撑腰、护航,陈时中有恃无恐,难怪台湾防疫乱象不断。

其实,台湾2021年5月疫情大爆发,就是因为台当局缩短航空机组人员的居家隔离的天数至3天,导致一些本已染疫的机组人员在隔离期间并未发病,而是在结束隔离后、在社区活动时才出现病征,但已把病毒带进台湾社区了。
今年4月以来台湾疫情严重更甚去年,同样也是因为台当局仿效美欧“躺平”政策,过早放宽防疫措施。今年3月上旬开始,台湾入境检疫隔离已从14天缩短为10天,而从6月1日起,更缩短至3天,无疑加重了岛内防疫工作的压力。在岛内,台当局也不断缩短居家隔离的时间。

许多人不明白,岛内疫情持续延烧,为何台当局仍一再放宽防疫措施?这两年民进党当局“以疫谋独”,为了博取国际社会的注意,时常标榜自己是“防疫模范生”,因此尽管确诊人数高企,仍缩短岛内隔离时间及放宽入境检疫,企图粉饰太平。至于陈时中则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有意竞选年底举行的台北市长选举。但岛内这波疫情迟迟没有平缓的迹象,所以便搞“与病毒共存”,以此掩饰自己防疫不力的责任。然而,台湾民众就真的这么好骗吗?台湾媒体称:年底地方选举时台湾选民必与民进党算总账。

台湾《联合报》6月10日发表一篇社论文章,指出台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时中应对疫情不力,导致“全台湾在陪陈时中坐牢”。文章提到,最近新北幼儿园及一些大楼社区感染事件引发“全面升级三级警戒”的呼声,许多人则反对“全台陪新北坐牢”。该文章直言,台湾动辄为几起感染事件风声鹤唳,主要问题出在疫苗“患寡又患不均”,防疫筛检又屡漏不补,全民缺乏足够的疫苗防护,谁不焦虑?与其说全台在陪哪个县市坐牢,不如说是全民都在陪陈时中坐牢,才是更贴近事实的描述。文章指出,近几天,虽有一些疫苗陆续送抵台湾。但大部分是岛内民间团体和外国捐赠,仅少数是台当局自行购买。更讽刺的是,台湾迄今为止接种的疫苗中有55%来自美日及东欧国家的捐赠,自购比率仅45%。一旦鸿海、台积电、慈济捐赠的疫苗开打,这个比率会更悬殊。

文章继续写道,对于过半疫苗依赖外援,蔡英文当局不以为耻,又不断通过疫苗控制的手段,让年轻人打不到第一剂,让老人打不到第二剂,目的只是为驱使更多人接种台湾自产“高端”疫苗。近期德尔塔变体威胁加剧,台北市长柯文哲主张全民都应尽速施打第二剂,陈时中却说,全民打两剂“是不可能的任务”。一个防疫指挥官每天在那里宣读确诊数字,却不积极部署疫苗和防疫,“混打”政策迄今毫无头绪,却放着民众在那里空等干着急。蔡英文当局的“超前部署”口号,莫非已被它自己亲手埋葬?

文章最后总结称,一个没有企图心、没有责任感的蔡当局,才能经常无愧地在那里感谢外国又捐赠了多少疫苗,才能说出“打第二剂是不可能的任务”之语,才好意思叫大家继续“戴口罩防疫”。全台好不容易降至二级警戒,谁也不愿意陪新北再回到三级。但说到底,大家是在“陪消极无为的陈时中坐牢”。


笔者认为,台独首领蔡英文重用庸人陈时中主管台岛防疫,乱象丛生。如今,陈时中庸作为,自食苦果也罢;乱了蔡英文台独局面也罢;只是苦了千万台湾同胞!特赋《后庭花破子》为评为纪。
绿岛欲沉舟。
疫情添乱愁。
时中庸作为,
优生变病囚。
躺平缪。
鸡毛一地,
独苍蝇窜投。
——2022年6月14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