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老家
——怀念故乡
文/王意强 王意超 王意平 王意民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腾到海不复回。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流经陕西、四川、安徽、江苏等省,由上海汇入东海。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势平缓。在江苏镇江河段,江面上形成了几片陆地,类似海中小岛,当地人称为“洲”。沿江排开,计有四一洲、江心洲、顺江洲等。其中顺江洲,原来南北均被江水隔开,后由于泥沙堆积,北边已和陆地连接。从镇江市区前往顺江洲,早年需乘木船过江,后由汽船载运,交通日益发达。
洲上风光秀美,早年的老屋都是一砖到顶的平房,四周有院墙围护,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一汪池塘,水流清澈,水产丰富,盛产河虾和蚌类。每到夏季,池塘中荷花开放,荷叶如伞,荷花似灯,使人不由地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到了秋天,遍野的稻谷一片金黄,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阵阵金色的稻浪,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在顺江洲上,有一四方桥村,村内的至德圩有一户王姓人家,户主王椿圃,壮年丧妻,留下三子。大儿子王树棠,老二为王竹铭,老三为王式农。
如果要进一步寻根问祖,这个家族是江苏三槐堂嘶马王的后裔。据考,这个王姓家族在江苏丹徒县高桥乡四方桥村,从公元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咸丰)到现在已有七、八代人的历史。根据家族的字辈“正、心、诚、意” 看,是出自宗圣曾子的《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之意境。其中,“正”字辈及其以前的家族历史和情况已经很难考证,只知道“正”字辈时这个王姓人家人丁兴旺,有五男三女共八个兄弟姊妹。到了“心”字辈,其中王心宏(王椿圃),是出“正”字辈中的长男一脉。同乡人称其为“宏大太爷”。 王心宏(王椿圃)娶唐姓女子为妻,生有三男,为“诚”字辈。

王椿圃的祖上留下几亩水地,但他不善农耕,便出租给别人,自己则在外做事。而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陆续外出谋生。其中,老三王式农,年轻时曾去安徽蚌埠一家钱庄当学徒,精通了一些金融、财会知识。从1935年结婚后,王式农经亲友介绍,在河南陕州(今三门峡市)一家打包厂谋了一个会计的职务。为了生计就联袂开始了离乡别井的生涯。便携妻子离开家乡到了河南陕州。1937年抗战爆发,1940年河南即将沦陷,他们又从河南陕州辗转到了陕西咸阳。这家人自从离开故乡到现在2022年,已经过去了近八十七个年头。从当初夫妇二个人,如今已经繁衍到了一个较大的家族。这家人的经历,同样可以反映出我们华夏民族的一部近代史。
正是:
不尽长江滚滚流,
故乡应在顺江洲。
老屋池塘忆旧事,
江水滔滔诉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