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新华网、CNN网、韩日主流媒体消息,5月21日、22~24日美国总统拜登先后访问韩国与日本。这是其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有分析指出,美国总统拜登的亚洲之行“虽迟但到”,表面上看,拜登此次出访的目的是巩固与其亚洲盟友之间的关系。但,拜登本次亚洲之行的重点在亚太构筑对中国的“包围圈”。不过,专家分析认为,无论是极力推销“印太经济框架”(IPEF),还是试图拉拢更多政治甚至军事上的盟友,美国企图“织网”包围中国的野心都难以实现。更何况,拜登此行在韩日都遭到了民众抗议群,可见,美国处处不得人心。

综合媒体报导,在上任接近一年半的时间,美国总统拜登终于5月21-24日,启动了万众瞩目的亚洲之行。
具体的行程包括分别访问韩国和日本,然后参加在东京举办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会谈”(QUAD),并会晤澳大利亚及印度领导人。

根据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的说法,拜登此行旨在“讨论加强重要安全关系,促进经济合作,增加密切合作以取得实质成果”。
鉴于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越发紧张的现状,拜登总统的亚洲之行注定成为媒体与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是,打造美国主导的高科技联盟。
从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来看,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效果,都是失败的。即便遭遇了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全球大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都已经恢复,甚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包括贸易战冲击最大的中美经贸关系。因此,以禁止或限制高科技产品、技术出口为特征的科技战,就成为当前大国竞争中更为突出和重要的问题。
当前科技战的一个典型代表性特征是对半导体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供 给链的控制。韩国和日本在半导体领域都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所以,如何将日韩两国科技产业整合进美国主导的供 给链中,就成为当前拜登政府的重要考量。

2022年3月28日,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代号为“Chip 4”的新倡议:成立一个由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以实现对全球半导体供 应链的掌控。所以,拜登亚洲之行的第一站是韩国,而且首先与刚刚上任的尹锡悦总统一起参观了三星平泽工厂——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工厂群。该参观释放出的强烈的强化美韩同盟关系的象征性信号。

就如尹锡悦在2021年7月15日接受韩国《中央日报》专访时所说:“在半导体取代**成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武器)的现实下,我们不能再保持模棱两可的立场,谈论什么战略模糊性。”在拜登访问的前一天,韩国总统府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想管理好供 应链,需要一种(和美国的)供 应链同盟体制。这是经济安保的核心部分。……与美国价值同盟正在转变为技术同盟,我们正在共同合作。”

“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政府在2021年10月提出并重点推动的经济倡议,一方面填补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留下的权力空白,另一方面整合印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经贸关系,特别是试图实现美国主导的国际供 给链,降低该地区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韩国总统办公室在5月19日曾公开表示,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单纯是在供 应链上的结盟,“绝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意图”,并称韩中亦可进行供 应链合作。但是,同日日本产经新闻也刊登对美国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的专访,他表示中国绝不会被邀请参加“印太经济框架”。

过去东亚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呈现出一个特殊的结构:大多数东亚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但在经济上依赖中国。所以,印太经济框架致力于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在经济上加大对美依赖的机会。但是,该倡议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东亚国家之间的精诚合作,特别是日韩两国。
在文在寅政府执政期间,日韩关系急转直下,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和厌恶程度达到了自2002年日韩联合举办世界杯以来的最高峰。保守派尹锡悦上台,大概率意味着日韩关系的重新启动。
拜登总统一改历史上访问日本再访韩国的惯例,直接将韩国作为此次首访对象,同样有安抚和奖励尹锡悦总统的意味,为日韩关系进一步和解和共同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创造更好的谈判氛围。外界预估拜登总统可能在访问日本期间宣布启动该倡议。

二是,继续推动“四边安全对话” 打造亚洲版小北约。目前,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已经实现常态化,在情报、后勤、联合军演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也基本上完成制度化。但,总体来看,尽管缺乏一个明确的条约,但四国之间的准军事同盟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并且在不断地通过一个又一个双边或多边协议填充内容。
在东欧冲突依然在激烈进行和中印、中美战略关系越发敏感化的大背景下,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事实上在加剧。5月5日,韩国正式加入北约下辖网络机构“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从此韩情报部门将与机构内的各国情报部门共享网络情报。

几乎在同一天,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外交事务负责人佐藤正久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ISS)发表演讲说,日本和美国应该在北海道部署中程导弹,北海道当地居民出于对俄罗斯的担忧,对这种部署持赞成态度。从设想到实现,当然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很多的障碍要克服。但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整合安全合作的决心和努力正在不断加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登亚洲之行的重要性可能将大大超过特朗普。与后者只是一味带来冲击和动荡不同,前者则试图重新整合印太地区的安全与经济格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此指出,拜登总统此次访问处于一个紧要关头(pivotal moment),将展现“构想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的全貌,从安保到经济、技术、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制定“共同走向21世纪的规范。”
当地时间22号下午,美国总统拜登乘专机抵达日本东京,开始对日本为期三天的访问。当天,数百名当地民众自发在东京都内的芝公园集会,反对拜登访日。
在当天的集会现场,民众举出条幅,反对日美首脑会谈,反对所谓的“四边机制”。集会民众表示,美日印澳所谓的“四边机制”实质是在人为挑动对立,破坏国际团结与合作。

三是,推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22号,拜登结束对韩国的访问后乘专机抵达位于东京的驻日美军横田基地。按照计划,他将在23号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首脑会晤,并于24号参加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据了解,拜登将在访日期间推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企图借此弥补美国的“印太战略”中的“短板”。
据法新社援引美国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政治学教授穆恩(Katharine Moon)称,“拜登访问亚洲是为了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关系,并削弱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路透社也在报道中称,拜登此行将对加强区域合作和“包围”中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专家也指出,“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头号挑战者和威胁者”。
事实上,美国政府企图编织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全覆盖的“大网”,将中国笼罩其中。
政治层面上,拜登访日期间,还将出席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峰会。专家指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本质上是与中国直接相关的,所以峰会不可避免要谈及中国。他认为,美国极有可能在峰会上再次强调美日印澳之间的合作,并进一步提升合作的层次。
经济层面上,拜登将在访日期间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袁征表示,该议题是“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目的是把中国排除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供 应链之外,从而遏制中国发展、延续美国经济霸权。

而在军事层面上,拜登政府推行的“印太战略”本身就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分析人士称,美国在亚太地区强推的“印太战略”,实质是要筑起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意图拼凑“亚太版北约”,进而在该地区挑起分裂和对抗。
观察家们认为拜登费尽心思拉拢盟友,却难逃铩羽而归窘境。因为,尽管美国政府为“织网”绞尽脑汁,企图对中国进行多方面围堵,但实际情况却远不如其计划般乐观。
虽然美国政府极力向亚太地区国家兜售“印太经济框架”,但该框架本身存在诸多争议。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批评,新框架缺乏实质内容。日本共同社则称,“印太经济框架”并不讨论下调关税,对期待扩大对美出口的亚洲各国而言,“难以看到好处”。
专家们指出,“印太经济框架”缺乏其他经济协定中有利于推动国家间贸易往来的因素,而是更多涉及数字经济、供 应链合作等政治意味更浓的内容。相比推动亚太经贸发展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印太经济框架”在亚太地区很难有市场。
对于韩国欲成为“印太经济框架”初始成员国一事,专家们表示也不必过度解读,毕竟韩国总统尹锡悦自己都说,加入该框架和韩国保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冲突,“没必要把此事看成零和博弈”。
专家们还直言,美国在军事上“织网”包围中国更是有着不小的难度:
——建立类似北约的多国军事联盟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目前亚太地区的局势远未达到这个条件,区域内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和平稳定,不希望中美发生军事对抗;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亚太地区多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经济利益驱使这些国家极力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并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拜登此次亚洲之行,在韩日两国并不受民众欢迎。加上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大概率“滞 销”、企图将北约“亚太化”的“印太战略”更是不着边际……拜登的亚洲政治“首秀”很可能要面临铩羽而归的窘境。特此,专赋《乾荷叶》为评为观。
虽迟到,
步踉跄。
老拜雄风荡。
固盟乡。
筑围墙。
潜心遏华梦黄梁。
亚太难期望。
——2022年5月2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