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力。
有了勇气和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得有能力。愣头青很有勇气,纸上谈兵很有知识,还是会吃败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看病得找医生,写文章得找记者,打官司得找律师。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包打天下。
我曾经一条短信给四川女商人讨回内蒙古的工程款,曾经给省检察长和省高院院长、市长和县委书记发函引起重视,曾经和“黑老大”联系获得他的友好回应……
怎么和他们沟通,怎么去合情合理合法维权需要技巧技能和方式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去成功操作的。
在这个信息时代,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场合上,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有理有据才能令人信服,而不是一味的吹牛逼,胡说八道夸大其词。
你说你是实力商人,天眼查一看就知道你的能力,以及多少官司、是否老赖;你说你是著名书画家,网络一搜就知道真假;
你说你是知名媒体人,百度一下如果没有你的几篇有影响力作品,那估计没人相信;
你说你是大官,网上都没有你的几条新闻,那也可能是酒后瞎吹……
实实在在做出点成绩,就是最好的广告。
最后,补充一点,文章标题里的“屡战屡胜”,不是“百战百胜”,世上应该有常胜将军,但是应该没有全胜将军。
因为你的案子本身没有道理,或者已经十分被动,或者因为司法腐败……都有可能败诉。
根据《律师法》也好,还是常理也罢,我和我们的大律师团从不保证百分之百——因为一个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由包括当事人自身的努力在内,等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作者简介:朱鹏源,毕业于南师大中文系,新闻从业23年,曾在新华日报社、江苏电视台和中国网、《中国报道》杂志社等媒体担任编辑记者和编委副主编等职务,现任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中国地名学会名镇优品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职。
多年来,基本专职从事法制新闻和维权工作,发表了大量案件报道和监督新闻。披露的“苏北名医见死不救税务副局长”案,得到国家最高领导批示;“农夫山泉因一元钱官司败诉”报道,轰动一时;报道的“扬州药物致聋儿童八年维权胜诉”当事人,走进2003年央视3-15晚会。)
编辑:冯瑞森
林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