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根据盐碱地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盐随水来,水去盐留这个特点,采取改善地表界面抑制蒸发和阻止地下盐分向上迁移为主体的改造措施,解决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投资大、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且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所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土层、亚土层和母质层,还包括凹凸棒土隔层,所述凹凸棒土隔层铺设于所述亚土层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棒土隔层的厚度为5-6c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棒土隔层表面距离所述表土层表面的距离为40-45c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棒土隔层的厚度为5c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棒土隔层表面距离所述表土层表面的距离为40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吸水性极强的凹凸棒土均匀铺设在亚土层,通过延长入渗时间,使得表层土壤中更多的可溶性盐随水渗到深土层,淡化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同时,凹凸棒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晶格置换结构,将土壤中Mg2+、Na+和K+等阳离子固定在凹凸棒土隔层,以减少土壤中盐分的上移;控制土壤返盐
表现出显著的抑盐效果,进而减轻地表高盐分的胁迫,为作物高产建立一个良好的盐水生态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土层结构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改良周期短。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土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土层1、亚土层2和母质层4,还包括凹凸棒土隔层3,凹凸棒土隔层3铺设于上述亚土层2中。本实用新型改良盐碱地的机理是:1、凹凸棒土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可延长入渗时间,进而表土层1盐分的淋洗,同时显著提高蓄水保水性,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减少
了土壤溶液盐浓度。2、由于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为215m2·g-1,分散时具有较高的表面电荷,能将土壤中Al3+、Na+和K+等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固定于亚土层2而减少土壤中盐分的上移,降低0-50cm土层土壤含盐量。3、设置凹凸棒土隔层3破坏了表土层1和亚土层2土壤毛管孔隙,能控制土壤返盐,表现出显著的抑盐效果,大幅减轻了地表高盐分的胁迫,为作物高产建立一个良好的盐水生态环境。4、凹凸棒土隔层3中水分的大幅提高,使得该土层的溶液盐浓度维持较低水平,从而减轻盐碱胁迫。上述凹凸棒土隔层3的厚度为5-6cm;其中,优选的凹凸棒土隔层3的厚度为5cm。上述凹凸棒土隔层3表面距离表土层1表面的距离为40-45cm;其中,优选的凹凸棒土隔层3表面距离上述表土层1表面的距离为40cm。具体操作方式:(1)秋季盐碱地收获作物后,凹凸棒土带状堆在地表;(2)用翻埋犁先开一个深度为40-45cm的墒沟,在开沟的同时利用翻埋犁辅助装置将地表的凹凸棒土推入墒沟,这样原凹凸棒土处堆积留出一条宽30-40cm条状空白裸露地带;下一个耕翻作业时,翻埋犁沿条状空白裸露地带翻耕土壤即可将上次作业时推入墒沟的凹凸棒土埋在耕层以下,如此来回作业,即可形成地下凹凸棒土隔层;(3)翻埋后,地表耙耱平整,然后进行灌溉,等待翌年春季播种;
(4)翌年春季播种前,先沟施底肥,然后在地表铺设塑料地膜覆盖地面;(5)在地膜膜面打孔播种作物。对照试验:根据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操作方式,对内蒙古河套地区五原县中度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其中,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等量灌水入渗试验,表1为不同处理入渗过程湿润锋时间对照表;表1不同处理入渗过程湿润锋时间等量灌水入渗结束后,应用凹凸棒土隔层的土层结构试验组0-6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脱盐率均高于不还田处理的对照组,增幅为0.4%-83.76%和1.25%-6.86%,尤其是40-50cm的凹凸棒土隔层,其土壤含水量和脱盐率显著提高83.76%和6.86%。另外,在蒸发返盐过程,试验组的凹凸棒土隔层处理0-50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33.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技术特征:1.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所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土层、亚土层和母质层,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凹凸棒土隔层,所述凹凸棒土隔层铺设于所述亚土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隔层的厚度为5-6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隔层表面距离所述表土层表面的距离为40-45c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隔层的厚度为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隔层表面距离所述表土层表面的距离为40cm。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凹凸棒土促进盐碱地脱盐的土层结构,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土层、亚土层和母质层,还包括凹凸棒土隔层,凹凸棒土隔层铺设于亚土层中。本实用新型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改良周期短,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土壤物理性质,减轻聚集于地表的盐分对作物的胁迫,解决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投资大、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且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编辑: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冯瑞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