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性好动,小时候从不循规蹈矩,走起路来总是一蹦三跳的,专拣“悬”的地方走,奶奶常说我走路没个“正形”。
上小学时,我经常不从大门进校园,专门翻墙走捷径,还时常和几个调皮的同学爬树掏鸟蛋。为此没少被老师罚站,挨家长揍。由于好动,我身体的柔韧性特好。体育成绩比较突出,每次学校开运动会总少不了我,每次总能拿到名次。上初中时我就能跳过1.7米的高度。
1972年,我响应祖国的召唤,应征入伍来到南京消防支队,当上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消防工作是高风险工作,危险性极大,消防兵的训练也是极其辛苦的。所谓“水深火热”、“赴汤蹈火”在消防兵身上最能得到体现。可以说哪里最紧急,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消防兵的身影。为适应消防灭火、应急救援的需要,严格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攀、爬、跑、跳等是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当战士时,10米长的独木桥我几步就能跨过去,2.5米高的障碍板纵身一跃就能过去,可以说过硬的身体素质成就了我。当干部时凭借着良好的身体素质,我和战士们“摸、爬、滚、打”,身先士卒,先后带出四个先进中队“连队”。到机关后,我也能保持爱锻炼的习惯。九五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为保京沪铁路安全,时任江苏省消防总队参谋长的我,奉命率部参加滁河小桥段抗洪。那时,100多斤重的石头我能从船舱里举起来抛投护堤,可以说那时是活力滿满,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然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九六年我到无锡消防支队任支队长。训练场上,我看到战士们在进行越障训练。2.5米高的障碍板有好几个战士就是越不过去。我看了很着急,叫他们让开我来做示范。说着就向障碍板冲过去,纵身一跃……,硬是没过去。结果“杯具”了,让战士们看了个大笑话。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四十大几的人了,年轻已不属于我了。往后得悠着点,要多点稳重,少点冲动。
今年的一天,我在路上走,对面突然冲出一辆自行车,路边有一排隔离护栏,约50公分高。我想跳过去就能避开危险,于是没加多想就跳了一下。结果被隔离护栏绊了一下,摔了个“狗啃地”。幸好是右肩着地,没造成严重后果。
这一“跌”使我意识到,自己已到“秋暮”之年,已是枯藤、老树。虽有鸿鹄之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济”。今后凡事得要“稳”为主,要放“慢”节奏,过好“慢”生活。
各位军休老同志们,为了老年幸福,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从现在开始要悠着点。

作者简介:李传根,籍贯,江苏连云港,1951年10生,1972年应征入伍到南京市消防支队。历任战士、班长、代理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处警务科副科长,武警江苏省消防总队警务处副处长、宣传处处长,总队副参谋长、参谋长,无锡市消防支队支队长,江苏省消防总队政治部主任,省消防总队副政治委员。中共武警江苏省消防总队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