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大韩村因为时间有点晚舞狮去了别的村,民协主席韩晓民联系舞狮人员负责人后我们立马开车去大罗庄村……
路上问及大韩村及舞狮历史,韩主席的回答非常的具有详实历史文献综述:
许昌市尚集镇大韩村位于镇东南部,坐落在小洪河西岸,民风淳朴,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据《河南省许昌县地名志》记载:该村始祖韩温带领族人迁许后,与柳姓共建村落,称韩柳村。因韩氏一族人丁旺盛、户大人多,后改称“韩庄”。明朝末年,部分村民徙出,在村西北一公里处另建村落,称“小韩村”,韩庄遂称“大韩村”。
该村村民先祖中有许多人做过武将,习武之风历代盛行。旧时,大韩村民农忙时节勤于耕作,农闲时节则舞刀弄枪健身强体。北方舞狮和武术联系紧密,里面有许多武术动作,凡逢年过节、丰收庆典,均有舞狮表演。

大韩舞狮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据《韩氏祠堂纪略》记载:韩氏祠堂建成于清乾隆盛十六年(1751年)春,由该支韩姓十二世祖韩茂林组织修建。韩茂林官至武德将军,在朝中交往甚广,韩氏祠堂建成后,数十名朝廷官员传书致贺,翰林院修编程元章亲自撰文描述兴建韩氏祠堂盛况。清朝舞狮盛行,凡有重大庆典活动,均有舞狮表演。韩氏祠堂建成后,邀请到多班狮社表演助兴,其中河北保定来的舞狮队绝活连连,深受韩茂林赞赏,于是出重金留下该舞狮队在村中传授舞狮技艺,因大韩村有习武习俗,北方的“武狮子”有许多武术动作,村民很快就学会了舞狮,至此,北方的“武狮子”在大韩村落地生根,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舞狮又称狮子舞,民间称“玩狮子”。大韩村舞狮属北狮派系,又称“武狮子”,分“高空”表演和“地摊”表演两大类。狮子在领狮人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最精彩是高空表演,表演者沿软梯或板凳架攀爬到高二、三十米的架子上,架子顶端固定有一把罗圈椅,表演在上面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其中“云里磨”、“狮子喝水”、“狮子三点头”堪称绝活儿。解放初期,大韩村舞狮队曾代表河南省参加过全国舞狮大赛,2014年,大韩村舞狮队在许昌市第四届民间艺术展演暨民间艺术大赛中荣获大奖。


我们到达罗门村时舞狮人员在一户人家门口舞狮送吉祥,徐永华老师我们立马跑去拍摄舞狮现场……
现场和舞狮人员沟通一下情况,决定跟着边走边看边拍,不打乱舞狮队送吉祥活动,一路跟随拍摄乡村的年和送吉祥实况……
舞狮
舞狮作为一种民间非遗物质文化活动,现在在农村也不如以前的那种规模,这种元宵节走村串户送吉祥活动也是舞狮一种创收维持现状的形式,元宵节的乡村整洁中比较安静,没有年的那种热闹味道,这也是如今乡村的一种普遍情况,爱热闹有活力的年轻人去了城市打拼,乡村家园是一种留守中的希望和乡愁……

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到大韩村,看到回村搭舞狮椅子架的人已经快完工了,这是技术活儿,急不得。理顺一下韩主席的介绍,下午我们在大韩村观看的舞狮属北狮派系,又称“武狮子”,按照分类“高空”表演和“地摊”表演,我们上午跟随观看送吉祥活动等于看过了“地摊”表演,期待下午的高难度“高空”表演。我看到椅子架的顶端有一把罗圈椅,据介绍,表演者要在上面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其中“云里磨”、“狮子喝水”、“狮子三点头”堪称大韩村舞狮拿手绝活儿。
笔者看过罗圈椅的高度,特别让韩主席带着和舞狮领队及舞狮者沟通情况,要保证绝对的安全问题,还要在舞狮过程中兼顾徐永华老师的航拍摄影,这是一场心理素质考量的舞狮演出……


锣鼓敲起来,“咚锵咚锵咚咚锵……”,锣鼓声是召唤,锣鼓声也是信号,有村民们互相招呼着走来,有助力车带着孩子赶来的,有开三轮车的携家带口过来的,村委会前边的空地慢慢的聚集了四邻乡亲,大家三三两两的聊着看着等待着开场,年的味道回来了……

舞狮表演开始,真的是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好热闹的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应该就是这样的年的气氛,才是过年……
2022年的元宵节,我们在许昌市建安区大韩村,找到了久违的年的味道,徐永华老师用航拍摄影,为这个有大韩舞狮的年做了记录……




徐永华摄影
徐永华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