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 陈湃
自从2022年元旦我订了今年的工作计划,重点是要:“修书数本锻强身”后,我已改变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7.30分起床,匆匆吃完早餐后,8点开始写作,争取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锻炼两个小时,其他时间用来娱乐或作别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正如徐小凤在《随想曲》中结尾那句一样:“让我心中享有轻松节奏,心里无欲无求。”
昨天一早起我正按此计划工作,坐在厅中的沙发上用平板电脑写《回忆录》,内子梳洗完毕后走进厅中,开口第一句话是:“祝你生日快乐!”
我的生日向来是6月16日,为何突然变成1月?我听了这句话后有点惘然。她再重复一次说:“今天是1月20日,祝你生日快乐!”我细思了一下,原来是经过核实,第一次正式起用我的准确生辰日期。于是我对她说,今天生日我想独沽一味地吃沙丁鱼,配泰国丝苗白米饭。内子说,生日哪有吃沙丁鱼的。尽管现在还是自觉地禁足在家避新冠,但内子还是下楼到超市买了食品为我做了可口的生日午餐。
食谱如下:
头盘:蝦肉春卷。
正餐:叉烧、烧肉上汤长寿米粉。
水果:广西沙田柚、以色列甜柿、中国新鲜荔枝、樱桃。
甜品:法国生日蛋糕。
注:内子知道我不太爱吃面条,而最爱吃金边果条,我曾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日食果条三两碗,不辞长作巴黎人》,说明我对潮州米粉的喜爱。
既然今天是我的生日,就得给自己放假一天自由活动。下午看澳门世界杯乒乓球赛。傍晚,一面运动,一面看走遍中国之“行走海岸线”节目。我选择先看开头的海南岛沿海诸市与结尾最北辽东湾周围的葫芦岛、锦州、营口、盘锦等市。中国南北海岸城市风光俱美,但我更喜欢蕉风椰雨,四季如春的海南岛,因为它很像我的第二故乡柬埔寨。如果我决定回国定居,首选的居住城市自然是海南岛。
晚上也自由活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总算拥有轻松节奏地度过自己生日的愉快一天。
2022年1月21日于巴黎
关于我的生日问题
文/陈湃
前两周我发现6年前“巴黎中华文社成立十四周年”的文章,顺手把它发到微信朋友圈中。有些网友说:原来你是6月14日出生,并发来“生日快乐”的祝贺。对于网友的关怀,我衷心感谢!
关于我生日的具体确实日期,真是有些模糊,连我自己也不敢确定。因为当时我出生在柬埔寨农村,而当时柬埔寨是法国殖民地,农村的户口制度不健全,似乎是天高皇帝远无人管。有些人出生了不去乡长那里领出生纸,更有些人等儿女几岁后才去报出生、领出生证,降低岁数。因为当时法国实行人头税,以身份证出生日期为依据,不管男女,凡满18岁者,每年都要缴纳人头税。而收税很高,大约要2至3百元,相当于两头肥猪的价格。这对住在乡下的华人或当地农民是相当大的压力,如果一家有七、八个成年人,每年要纳的人头税加起来是个天文数字,根本缴纳不起这笔钱。因此,有的人不去领出生纸,或把岁数报少几年,可以减少纳税銭。我的情况也是这样,真的不太知道确实的出生日期。据父母后来回忆,我生于阴历年尾,大约是农历12月28日,相当于阳历一月或二月份。我回国读书填表时,把出生日期写成6月l6日,这是我抵达国门的日子,以示我得到新生。
网友把我的生日说成是6月14日,也很有意思,我也高兴地接受,因为那天正是我从柬埔寨起程回国的日期。呵呵,我现在有三个出生日期了:一个是正式身份证的日期6月16日;一个是QQ网友说的12月28日;最后一个是近日微信网友说的6日14日。三个生日我都喜欢,特别是第一个,接近12月25日的圣诞节,接近12月26日伟人毛泽东生日,我也可以接近圣人、伟人了(一笑)。两个都在6月的,却有得吃,虽然我极力反对妻儿为我做生日,但他们以6月是父亲节为由,也设家宴,变相为我做生日。
经多方考证,基本确定我的生日是阴历12月28日,推算出阳历1月22日。
2020年7月3日




作者简介
陈旺祺,字天祥,号中子,笔名陈湃,以笔名行。原籍广东东莞,出生于柬埔寨。
1960回国升学,高中毕业于上海市“控江中学”,大学毕业于福建泉州“国立华侨大学”中文系。
1966年1月,被福州军区应招入伍。先后随沈阳军区空军高炮第一师(31支队)和广州军区陆军高炮第七十师(170支队)两度秘密进入越南作战,实行“援越抗美”三年,获越南政府颁发两枚奖章。1969年转业到广东“广雅中学”任级长(连长)。
1973年赴港,任珠宝金行经理,并开设医务所;1982年底定居巴黎,创“金荷酒家”,并开始业余创作,发表了诗文数千首(篇),作品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圳特区报》、香港《大公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巴黎《龙报》、《欧洲日报》、《欧洲时报》等。诗文多次获奖。
著有诗词选集《凯旋门-天安门》;文集《越战亲历记》、《巴黎随想录》、《情满巴黎》、《东鸟西飞》、《心连心》、《法国华人风采录》等;主编《玑珠文集》、《欧美华人诗词选集》、《那年烟火》、《风从陌上来》《如歌》,出版《巴黎文学季刊》等。
2006年投身网络,在搜狐、腾讯、美国文学城等网站开了博客,自辟《世界华人文化》网站,弘扬中华文化。
曾任“法国广东会馆”首届秘书长,第二、三届监事长;“欧洲龙吟诗社”第一 、第二届副社长兼秘书长;第三、第四、第五届社长。
现任“巴黎中华文学社”社长;《巴黎文学》杂志总编;“巴黎五洲诗社”社长;“全球汉诗诗友联盟会”副会长等多个职位。
1966年获巴黎市文化勋章。名字被选入《海外华人名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