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散文诗〕写给母亲的诗 作者 陈庆华(宁夏)特辑【冰心文化传媒】
〔散文诗〕写给母亲的诗 作者 陈庆华(宁夏)特辑【冰心文化传媒】
精华
热点
2022-01-12 23:12:10
180057
阅读
关注
《我妈在北海的旧照片》
(一)
石河鸣钟(宁夏)
妈妈爱世人
爱姐和弟,包括花草
照片里有大舅和大舅的全部
楼房高大,没有影子长
总是事后才懂先前的话
母亲在笑,是田间自然的淳朴
常常以亲情为背景
五楼是一部分
云层里有母亲的喊话
忘记吧
爱高过眼目
好,记录在现实的台阶上
时光里有鸟雀飞过
不言迁徙苦
引路人在引领
来过了
和谐的唱腔成就记忆的永恒
《母亲在北海的照片》
(二)
石河鸣钟(宁夏)
夏日的菊花盛开
荷叶展露笑脸手眼连天
姐弟情意深
照片在有限的空间里装满神秘
随着身后的浪花荡漾
是喜乐的逗号和牵挂的句号
蓝天继续蓝
水塘里鱼儿肥壮
母亲搭载幸福号车船去的
笑的很自然
是神算家的发型
深深的知道,后来的后来都好
唯有翘起的兰花指
继续点拨你我
和谐号
开往下一个世纪
《妈妈和菠菜面》
陈庆华(宁夏)
年轻时的妈妈从秦岭出发
在宁夏撒上菠菜种子
连种四茬
和成面成就出了三个男子汉
菠菜面成了我村的窗户
透明清亮
像星星照在贫穷的黑暗里
从集体走到个体
菠菜的汁成了髓
让小麦的骨头更强劲
粉身碎骨后也要红心向上
一片叶就是一个天
菠菜面进了城学会化妆
扎着红头绳
只是没有妈妈漂亮
也没有村庄
《母亲是五指山》
石河鸣钟(宁夏)
母亲的家乡有古老的山
出生时就寓意深刻
山里山外都有情中情,意中意
母亲居中,排行老三
头顶亲情的背篓
每一层,清晰的如自己的器官
不能放松每一个时刻
迎送太阳上升
种在地里行间的都呵护
一片一瓦
用乡愁的重色涂抹
这边的墙上有砖
故乡的,泥泞路金光闪闪
母亲的像放在了山上
前面有湖后面有河
连绵出牛羊成群
看懂的,思忖曲中的曲
母亲是五指山
《母亲没有度过这个冬天》
石河鸣钟(宁夏)
架起预言丰富的炭火
陪永睡的母亲
用母子能听懂的心语细诉
这个冬天指定冷
黎明时,老屋的眼睛挂着泪
还想,和您笑着说春天美丽的事
那是燕子喜欢的温度
我读你听来自小舅的家信
时光慢慢延长
我坚信,您永远年轻,除了生儿时的疤痕
唠嗑也是柔和的步履
总有眷顾的风情
以秦腔颂唱
总想背你越过离别的雪山
您一直在微笑
孩子,向着标杆奔跑
想着,想着
母亲在春天的报晓声里睡着啦
《站台》
陈庆华(宁夏)
站台是我一生的聚焦镜
是草原通向蓝天的瞭望台
目送母亲省亲
渴望踏踏板上有我
总有听不够的人情故事
隔着山,隔着河,隔着季节
站台与鲜花媲美
梦框出棱角
站台的容颜被岁月的风修整
风铃摇摆,妈妈写着日记
写旅程的新名字
流行的站台成了话匣子
风中人影绰绰
《年终总结》
石河鸣钟(宁夏)
年年都在起步
从黎明出发,以手和脚的思维在大地作画
圆得更圆
没有深刻印痕的,将逗号的尾巴隐藏
小孙子已学会说话
儿子在爷爷走过的道上继续奔跑
始发的里程还在悬空
我只能杵在雪地里扛着春天的梦过冬
最爱我的人,越走越远
亲情储蓄卡的余额只减不增
房屋漏风
天天在夜里想裁缝
拿着笔的手不敢颤抖
倾心的为2021年画肖像
实在处都是好的
唯有皱纹越涂越深,越描越长
《家人相聚的晚上》
陈庆华(宁夏)
总有深刻的夜晚闪烁明星
祝家里人生日快乐
一台戏
春夏秋冬编排内涵
母亲的眼角纹
父亲用一生扶植的梯子
挪移,挪移
欢喜快乐的手高举太阳
泉涌的水碰杯
连接昨天也迎接着明天的日出
抒发共性的寄托
为彼时的此时点燃蜡烛
你好,就好
无言的祝福就是黄金
幼稚的哭笑演译成长的路
劝勉是希望的花蕊
过路的人羡慕
一首歌成了众望之音的歌
折返中
童言扯起远航的帆
爱,装在心里
《听到母亲的乡音有些激动》
陈庆华(宁夏)
听母亲的话熟谙了大半辈子
那是用土熨斗烙在骨头上的印记
经历隧道,桥梁,酷暑,和严寒刻下的姓氏
唠叨的,无序的,幼稚的
甚至是啼笑皆非的
都像包饺子
无论何馅都填充着我的人生
偶尔在空间里听到母亲的家乡话
是两座城相融
第一时间
先摆上宁夏红枸杞,大米,发菜,硒砂瓜
还有蒿籽面,蜜馃子,手抓羊肉
只要是亲人,全摆上
黄河边的儿女用花儿热情绽放
母亲爱秦腔,更爱故土
拄着拐杖看远方,像守着老旧的电话机
母亲已经有点耳背了
风在大也能辨别出乡音
我写了一段话
是有心人用母亲的陕西乡音诵读的
此时,我比母亲更激动
《初七的那碗长面》
陈庆华(宁夏)
大年初七的长面
歪歪绕绕了五十多年
是魔性的线
拉出了少年未有的皱纹
拉走
爷爷奶奶和他们父辈的身影
那碗长面
系着细细碎碎的红头绳
大雁再次回归时
牵着一个人似曾相识的影子
雪还末融的镜面上
任记忆奔跑
年年都必须来一回的长面
总希望不老的月亮
照出你的倩影
牧笛下
是昨天是今天
深深的念想
《以大舅的画作答》
石河鸣钟(宁夏)
秦岭的山高远
托起天外天,孕育人中人
围绕在龙脉里思忖
那里有我的娘,以及深远的
透过天际的星辰
太阳穿越思维的山
日落时也包含深情万丈
谁说的乡土难离
青青草,春天来了就会唱戏
根,永远在出生的老地方
总有眼,穿透苍穹
我想你时,不惧怕千山万水
鸟雀继续在飞,一直在牵挂南方和北方
山还是山,断了骨头还连接着筋
日月相惜,心心相印
《今夜极冷》
石河鸣钟(宁夏)
漆黑的数九寒天
母亲在灵柩里
我和弟弟妹妹跪伏在地板上
父亲在低涰
眼泪刺穿了我们的脊背
肺部哀鸣
这一天,太阳无奈的蒙着面纱
灵坛的蜡烛持续
忽闪忽闪的眼,在流泪
不说话,都知道离合的门前总有桥
说好的今生要长久
转身就是永远
星星掉落冻床上
脚睁不开眼
谁把母亲的棉衣被取消了
哆嗦着,哆嗦着,呼唤黎明
钥匙丢了
疙瘩颤抖在元旦前
《我不想说话》
石河鸣钟(宁夏)
总有人在网络里祝我元旦快乐
此时,不想说话
母亲没吃午饭就去了天国
我以三餐问责
有人喜冷与我无关
浸泡在母亲的音容笑貌里
不想说话
也知道,风水轮流转
我不想说话
与新奇的思维无关
揣摩着土地里新生的芽苗
心心相连
忙碌的指针在转
快乐如流水
只是,我白天晚上都不想说话
为纪念绝世的,金色的莲
《小寒前后》
石河鸣钟(宁夏)
小寒前母亲去世
我被孤单搁置在料峭的寒风中
瘦弱的树枝还根脉相连
一个人被自己的眼泪冻僵在原地
落叶没有返程
不屑再多看雪花一眼
叹息声里认宿命
牙齿没有啦,牙床仍然传感痛楚
小寒日爱人的二舅走了
风雪的背心紧贴骨头
我戴黑色的帽子,穿黑色的鞋
数九天被白色的羽毛困扰
小寒后好友的父亲走啦
蜗居在固原的山脚下写信
字迹大了小了,重了又轻了
激动时双手攥紧炊烟
《光影里的妈妈》
石河鸣钟(宁夏)
这个冬天黑夜多
尤其是白昼交替时的噩梦不俱寒
孤单走向孤单的大厦
迎着霜雾行
人生苦,如雪花纷纷滚动
刺激车轮和规矩
路滑车密的寒暄惊现“龙摆尾”
高速180度返转
心上蹭出印痕,有路无崖
谢天谢地
总有熟悉的声音划过天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奥妙深,三生间的长长短短
不必要好奇
亲和的光影高大
我知道,妈妈在护佑我
《腊八粥里再也没有母亲的味道》
石河鸣钟(宁夏)
腊八粥一直在延续
故事掩藏真经
寻踪的人探讨乡音,水土和柴禾
慢慢地炖
掺杂在功利的人群中
喝粥,独钟是城市的嗅觉
有红也有紫
繁杂中只欠亲和
数九日被无奈在心田种上冻疮
喝腊八粥的人咂嘴
也唤不醒母亲的土灶台
你的好就是好
没有母亲味的腊八粥
就像少盐的咸菜
城里城外的老少天天碰面
我不认识
《窗外,雪花在飞》
陈庆华(宁夏)
雪花飞,隔着窗思绪飘摇
手舞足蹈还是怒发冲冠
冷,阻隔了要摘一朵花的想象
那就先留着
窗外雪花纷飞
是一个人的表达,还是昨日的情绪升华
回首走过的路磕磕绊绊
你扶了我一把
故事再次在云里摔倒
字邋里邋遢
未出的话是飞舞的雪花
停下来不容易
那就
长出翅膀
想象伤痛栖息的港湾
关掉灯
皮影戏登场
去了的,再能回来就是圆满
作者简介:
陈庆华,笔名石河鸣钟,男,1968年生,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冯庄二队人。中卫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卫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理事。在《沙坡头》,《中卫市日报》,《最美中卫人》,《淮安文艺》,《陕北》,《三角洲》,《红都》,《宁夏日报》等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公开发表诗歌,散文一百篇以上。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40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