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令·芦花仙子
姜云姣(武汉)
风吹芦雪漫花丛。飘撒絮蒙蒙。伊人水渚常思见,好一睹、仙子芳容。鸥影翩飞,苇枝摇曳,何处是行踪?
望江桥气势如虹。桥下浪淙淙。苍山碧水知君意,却还是、惆怅心中。欲去还留,难分不舍,羞意嫁西风。

刘小云点评
喜欢苏轼的《一丛花·初春病起》,也喜欢张先的《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更喜欢读纳兰性德的《一丛花·咏并蒂莲》,无论谁写这个词牌,都有强烈的怀恋之情,恋花,恋月,恋人。都有深情,都情致缠绵。
云姣老师生活在千湖之省的湖北,百湖之市的武汉,汉口江滩的芦花是武汉人的人气网红,是武汉秋日的颜值担当。这里每年会游人如织,会诗浪滚滚。云姣老师一定是带着对芦花的爱恋和向往而奔向汉口江滩景观的。

芦花是花,芦苇荡里有一丛一丛的苇花。于是她有意选择了《一丛花》这个词牌。看到云姣老师的芦花恋,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诗经里的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不就是芦苇吗?我想云姣老师在观赏汉口江滩芦花之时,心头萦绕的一定是这句千古名句,她一定也哼唱着雷佳的那首《芦花》。太抒情了,所以,她写出来的《芦花恋》也一定是诗情画意的。
上阕,作者目中所视,“风吹芦雪漫花丛。飘撒絮蒙蒙。”芦花似雪,白色的絮状,风吹过,白色的芦花漫天飞舞,随风飘扬不就像下雪一样吗?“伊人水潴常思见,好一睹、仙子芳容”,她来到水边,寻找着心中那位美人,试图一览仙子之芳容。“鸥影翩飞,苇枝摇曳”工整对句,与前边的虚写相配合,“何处是行踪?”来句反问,渲染气氛,那个伊人,行踪不定,神秘,朦胧。

下阕,作者心中之念,“望江桥气势如虹。桥下浪淙淙。”实景,桥上桥下,展现江汉之雄浑气势。“苍山碧水知君意,却还是、惆怅心中。”虚写,山水皆知晓芦花您的意思,您还在惆怅?“欲去还留,难分不舍”又一工整正反对句,”终于,“羞意嫁西风”。芦花,成熟于秋季。在秋水中,芦花更能显示出高洁之品质;在秋风中,羞答答的有意嫁给了西风。
我不知道是否理解了云姣老师的创作意图,但我在这首词中,感受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真想有人能谱曲,有人能演唱,那种余音,会从江汉飘到我的三晋呢!

刘小云,女。中国金融作协、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杏花诗社副社长。著有长篇小说《陆家儿女》(与大姐合作)、散文集《情到深处》《峰高水底清》《晓云秋雨》、诗词评论集《云心思雨》、人物传记《层林尽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