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佳期如梦
天随子
费尽心思寻旧稿,当年执笔题诗。
一笺香篆写情痴:花间明月夜,临镜画眉儿。
春去秋来颜色故,钿钗委地犹悲。
欲焚诗稿忘佳期,佳期如一梦,去也不曾回。

临江仙.旧梦重弹
天随子
纤雨如丝惊梦碎,谁将旧梦重弹?
经年憔悴蹙眉弯,胭脂零落也,鸾镜不堪看。
可叹夜阑天乍冷,香衾绣枕犹寒。
独斟薄酒忆当年:抚筝随韵舞,邀月醉春山。

七绝·秋词五首
天随子
其一
旧事还凭哪个书?秋宵一梦与烟虚。
多情人忆无情客,忍把当时入画图。
其二
又与西风上旧楼,残梧落处是清秋。
可怜明月门前冷,照却青烟照白头。
其三
秋风似与去年凉,菊下空遗点点黄。
不见东篱诗客在,南山陈迹已经霜。
其四
未识沧桑鬓已华,哪堪于夜拾黄花?
栏前不见西风过,却觉清香入谢家。
其五
落尽菊花庭已空,与烟无意看朦胧。
纵然读罢当时句,怎敌秋宵一阵风?

七律.秋吟两则
天随子
(一)
始觉秋光与菊深,轻霜还向白头侵。
一轮明月洁如玉,半院繁花黄似金。
有酒何妨寻醉客,无诗哪得觅知音?
应同三友忘年月,笑看西风又卷襟。
(二)
才觉春红已作灰,西风又送菊花来。
欢于丛里沽淳酿,乐向畦边折菜苔。
应趁少时歌且舞,休将老后哭还哀。
东篱每忆陶公乐,笑说轻霜鬓上开。

雨霖铃·七夕
天随子
阴风又紧,看残荷处,影与萍近。
无端独对七夕,怜词笔下,红笺啼韵。
叵奈瑶河两隔,叹难托芳信。
且恁说,来世今生,半盏茕茕酌幽恨。
泪痕染墨堪谁润?夜阑时、赋就相思引。
疏星帘隙明灭,便乱了、玉人方寸。
与月拈花,同笛低吟,倚栏慵问:
纵忘却、梦里巫山,怎忍佳期尽?

画堂春·初秋三题
天随子
画堂春·初秋一题
篆香又惹一笺凉,半帘烛影盈窗。
哪堪持盏忆斜阳,醉了湘江。
有意频吟旧稿,无心独折垂杨。
初秋执笔对蟾光,空说苍茫。

画堂春·初秋二题
一时无意拾梧桐,相思零落庭中。
素颜何必抹胭红,已惯秋风。
蜀柱音啼浅泪,巫山梦锁孤鸿。
双鱼衔信觅相逢,忍对寒盅。

画堂春·初秋三题
纵无残月也凝愁,烛痕滴透清秋。
忍持词笔悼风流,谁与回眸?
鸾镜不怜离合,碧云忍自沉浮。
一厢心事悴帘钩,独下危楼。

满庭芳.旧约系长亭
天随子
花雨蹁跹,柳烟缱绻,一时斗酒蓬瀛。
沧桑半世,无意弄箫声。
人隔江南江北,谁与看、云淡风轻?
尤频忆、当时持扇,月下扑流萤。
问佳期易尽,夙缘难了,梦怎堪成?
逐画舸、可怜岸远波平。
已是茕茕孑影,应休说、旧约新盟。
纵愁有、千丝万缕,还恁系长亭。

行动是一种态度
天随子
现在,我必须出发
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用行动表明只有出发
才会离你愈来愈近。
而现在,凌晨三点,灯火阑珊
一个人在大街上
看风吹落叶
看一盏路灯下,昏黄的苍茫。
确实是现在,过了一刻钟的现在
世界异常寂静
我看着自己的影子
压迫着建筑物的影子
一切都在反抗
一切都在顺从
只有你还在远方
远远地望着我。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世界跟着我走
是世界影响了我
还是我影响了世界
这不得而知。我只知道
现在时间静止,万物停止生长
一座山静静地躺着或站着
不知疲倦。而我这沧海一粟
我这漏网之鱼
用眼神提取月光
醉了一弯明月。
现在清风正好,水波不兴
走或不走,你就在那里
我跑也好,散步也好
都只能愈来愈接近你
而非背道而驰。
行动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姿态
现在,我可以对你说
我不懈、无悔
用汗水铺成一道红地毯
在你踏上来的那一刻
黎明被太阳点亮。

向往
天随子
我开始向往官场了
在官场呆过的人
一般都能在民间
呼风唤雨
指鹿为马
为所欲为
前不久
一位官员在包间
把女同学抱了
这让这个想法
更加根深蒂固
等我进了官场
当了领导
我要把有姿色的
没姿色的女同学
全都抱上一遍
不然
就跟不上潮流
就太对不住自己和祖国
还有手里拽着的那个
权利了

记忆1994
天随子
似乎,那一年,乡村的爱情故事正在上演
似乎,那一年,一个鲜活的生命横空出世
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
美好到每一分每一秒
都可以如
诗歌
那般
美
不
可
言
一座山静静地躺着,一条河悠悠地流着
一个妇人在搓衣板上,搓洗着破旧的襁褓
那一年,身上穿的棉袄是奶奶的
奶奶去世了,留下的衣服裁了又裁
小了又小,才套在
我
身上
那一年,庄稼欠收,一群老人在收割后低下腰
在广袤的土地上拾着麦穗。那时爷爷还在
所有麦穗落进他的眼睛里,都像我
落进他的眼睛里一样
他一粒一粒地拾,拾了一小荷包
才乐呵呵地回去
给我
煮粥
喝
1994,天空蓝得质朴、单纯,山脊被映得蓝盈盈的
许多孩子在草长莺飞的季节,放着风筝
只有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一个人做着
许多人
做的
游
戏

曾入龙,曾用笔名天随子,1994年生,布依族,贵州安顺人,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四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贵州省作协会员。有作品被译为德文、韩文。
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山花》《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美文》《诗潮》《绿风》《诗选刊》《诗歌》《诗歌月刊》《诗词》《山东文学》《特区文学》《时代文学》《延河》《牡丹》《草堂》《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南风》《椰城》《贵州作家》《陕西文学》等百余种刊物及《恋恋风》系列杂志,入选《情感读本》《当代诗词库•甲午卷》《华语诗歌年鉴•2013卷》《爱情宣言——情诗精典·1314卷》《散文诗·2013卷》《2013年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散文诗人·2014卷》《洛杉矶·诗会·2014卷(美国)》《诗歌精选300首》《散文诗人·2015卷》《历年获奖对联大观(2003-2014)》《2017诗词日历》《2017年度最佳散文诗选》《散文诗一百年大系》《贵州诗人四十年》《我听见了时间:崛起的90后诗人》《散文诗2017—2018》《2018青年诗人作品选》《诗咏新——历年作品选》《90后诗词选(诗刊社编)》《2020天天诗历》等多种选本。
出版书籍:《何曾吹落北风中:从宋诗里开出花来》(2016年,随笔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一寸相思一寸灰:古诗词中的情与美》(2017年,随笔集,江西出版社);《放牧云朵的风》(2018年,诗集,作家出版社);《当徐志摩遇见纳兰容若》(2020年,随笔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诗集《放牧云朵的风》,入选作家协会2016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入选鲁迅文学院“多民族文学丛书(第五辑)”。
在全国各种征文中获奖百余次,2015年参加诗词学会“青春诗会”,获2015年度“谭克平杯”青年诗词提名奖。“青山书院杯”第五届校园“双十佳”诗歌奖之十佳诗歌奖。2018年获第三届尹珍诗歌奖新锐奖、安顺市第六届“黔中文艺新人奖”。
毕业于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新闻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