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钧窑,中国名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主理,以“传承文化,缔造经典”之创作理念,率先奠基了当代钧瓷的发展体系,把钧瓷发展带入产业化道路,并成为连续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制作商,完善了科学理论与钧瓷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了当代钧瓷品牌的代言者。
新闻背景
中国钧瓷文化园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颍北区颍北大道,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有文化牌楼、天成阁、钧瓷博览中心、乐钧坊、钧瓷制作体验中心等,是全国唯一的以全面展示钧瓷文化为主题的皇家园林建筑,是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钧瓷文化的特色旅游平台。
2015年9月,中国钧瓷文化园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对外免费开放。
2020年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被定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中国钧瓷文化园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集钧瓷文化传承、创意,研学游体验开发、科研双创孵化,学术研讨交流,国际陶瓷专题展览,钧瓷文化服务,文化传承、研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着重塑造钧瓷整体文化,使中国钧瓷文化博物馆成为中原的代表、文化的名片,通过钧瓷文化交流体验,国内外高峰学术论坛的不断召开,将有力的扩大钧瓷在海内外的影响,促进禹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是河南禹州的新地标,文艺打卡圣地。

主体天成阁是以禹州市全景地图打造的颍河水系环绕,水天一色,相映生辉,是中国钧瓷文化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天成阁宏大巍峨、雕梁画栋无比精美,高约50米,整体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室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

摄影:陈鹏
孔家钧窑总设计师、钧瓷大师孔春生先带领一行人参观天成阁,在这里溯源钧瓷历史,探索钧瓷文化,鉴赏国宝精品钧瓷,
边走边看,大厅中这幅巨大的《八十七神仙卷》,是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之一,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宗教画。《八十七神仙卷》依据原作绘制而成,长26米,高3.6米,在原作素描的基础上施以彩绘手法展现,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宗教画。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可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

开启钧瓷文化之旅,对孔春生大师的专访从这里开始……


这里的每一件珍宝都有故事,边走边看边听孔春生大师讲解,孔家钧窑,用钧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孔春生大师知识丰富,这位孔家钧窑总设计师,钧瓷文化博物馆的策划参与者对每一个钧瓷每一个转角的历史故事都成竹在胸,娓娓道来,一部活的钧瓷历史文化在边走边看中一一展现……





摄影:陈鹏



用钧瓷发出声音,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溯源钧瓷源头,原矿石形象的述说钧瓷历史……


摄影·翁晓勤



摄影:陈鹏
讲述有关伟人尊的故事……

摄影·翁晓勤



摄影·翁晓勤



钧瓷珍品《四海升平》,讲述钧瓷情怀、家国故事……

儒雅谦和的孔春生大师心中有一部活的钧瓷文化历史,驻足观看的每一件钧瓷都是一部无字的书,敞开,在讲述中阅读……





摄影·翁晓勤

摄影:陈鹏

摄影:陈鹏

看孔氏家谱,孔家钧窑以孔春生大哥孔相卿为代表的孔氏子弟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孔氏是中国延续两千五百年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姓氏。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折射在我们熟识的孔家钧窑钧瓷大师来体现,就是以德为先、博学多识、德艺双馨、谦和有礼,知行合一,自强不息。


摄影·翁晓勤

面对《中国报道》文旅天下主编翁晓勤,钧瓷匠人孔春生大师说:我们这个时代的钧瓷艺人,当下担负着钧瓷传承与发展的时代重任,这个传承就是把钧瓷优秀的文化延续下去,发展就是把时代的有关钧瓷印记,做最好的传承,简单说就是作为一个钧瓷艺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个传统的优秀的中国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任重道远;同时,我们需要借助更广的更大的平台助力,向海外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钧瓷,这也是每一个钧瓷艺人的一个重任吧,自觉的文化担当,为钧瓷世代相传不遗余力,努力今生,泽及后代。
✍🏻✍🏻✍🏻
孔春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非遗传承人,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中国钧瓷文化园艺术总监、河南省钧瓷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馆长(国家二级博物馆)、孔家钧窑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