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一首诗,让扬州闻名中外,三月的扬州,唯美而诗意,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吹暖大地,玉兰花开正好,瘦西湖畔杨柳依依。三月底,扬州七星琴堂的朱正海古琴斫制研习班迎来几个提前来研学古琴斫琴的特殊客人:苏州大法师、昆山居士、河南许昌古琴师。

朱正海,藏名多吉扎西。中国致公党党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族器乐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办公室主任,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贵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山东潍坊工程学院凤凰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致公党扬州市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副主席,北斗琴社社长,扬州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所长,广陵琴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器乐学会、北京乐器协会授予“古琴制作名师”称号,全国首创古琴斫制技艺研习班。。

朱正海老师当初办培训班的初衷非常简单,他说:“当代的琴人,如果有一张自己亲手斫制的古琴,那这张琴将会有非凡的意义。并且懂得斫琴的知识对于自己的琴艺也是一种提高。而我,愿意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梦想。”

河南省许昌市《古今琴院》创始人、古琴师李帅携一张古琴来到扬州,拜访老师,和苏州大法师、昆山居士一起提前研学,做了为期七天的朱正海古琴斫制研习班学习。
李帅:“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古琴学会”会员;河南省许昌市古今琴院创始人。曾遍访名师,现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赵晓霞教授。博采众家所长,逐渐形成琴风,擅长琴歌弹唱,洞箫、陶笛演奏。

李帅的斫琴作业
古琴相传由伏羲始造,距今三千余年。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融入历代文人修身养性的人生目标,刻入了洒脱自在、世道安祥的理想,是汉文化的瑰宝,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习琴者日增,古时宁静致远、洒脱自在的思想得到发扬。然习琴者众,斫琴者寡。一床好琴,可传承千年,亦能体现斫琴师的灵魂。今众多琴师,操千曲抚百琴,难觅心爱之器,琴人合一的境界难以完美,亦因自己不善斫琴而遗憾。斫琴,不仅是关系琴文化发扬传承的重要一环,更是无数琴师的梦想。

在扬州七星琴堂,朱正海老师和研学学员研习古琴,教学斫琴,沐浴三月末四月初扬州最美繁花似锦季节,这一场有关古琴的斫琴研学在七星琴堂记录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