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许昌视野·韩丽)
河南省许昌市老字号文化专业委员会负责的许昌市老字号申报考察工作进入倒计时,最后一站是建安区,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把开发区和魏都区申报的也安排在一起按顺序考察,最后汇总资料。
✍🏻✍🏻✍🏻
据申报人王全跟介绍,现在人们对发酵食品认知还欠佳,宣传力度不够,本酿造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种无公害营养与修复基因活性核酸醋及制作方法,可以有效得到保护。
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带领考察团参观企业,并介绍了臻灏苦酒在企业的生产状况,通过监视系统让大家观看制作车间情况,李士英主任就申报老字号的系列问题当场为申报人做了指导,对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也做了现场沟通。
✍🏻✍🏻✍🏻
2021年3月27日,牺牲礼拜六休息天,考察团决定利用一天时间考察完建安区卢氏中医馆、文锋腐竹、丈地迎清斋、周氏骨科、李门老张家腐竹,及魏都区洪德宝茶馆。
上午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五女店镇申报老字号的卢氏中医馆,申报老字号的卢明仁是卢氏中医馆第五代传人 。据申报资料显示,卢氏中医至自明朝开始行医,所研制的独家良药卢氏白净丸济人无数 。
卢军亚带领考察团对卢氏中医馆进行了全面考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各种年代久远的卢氏中医历史资料保护完好的在展览馆陈列,也特别允许老字号考察团为考察拍照,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卢氏家族为中医历史保留的一种家族完整的中医资料……
观看非遗展览馆
珍贵的历史中医资料
已传承12代,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药柜
卢明仁老先生介绍,由于历史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卢氏白净丸制作的经验和技术一直未能进行系统的总结、整理和申报,随着现代医药特别是西药的普及,中医药的制作和推广受到巨大冲击。掌握卢氏白净丸制作技艺的老人年纪渐大,而新的传承人挖掘困难,致使通过实际操作、口眼相传的传统炮制技术濒临失传,抢救和发掘这些弥足珍贵的民间中药炮制技术已经到了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地步。
传承中医文化,这是老字号传承人申报老字号的初心;和传承者一起抢救和保护、传播中医文化,这是老字号文化专业委员会考察团奔波考察老字号的文化价值所在。继承、传承、保护、发扬光大,中医从业者任重道远……
✍🏻✍🏻✍🏻
考察团一行人驱车来到位于建安区张庄卫生所,考察申报老字号的周氏骨科。
据申报人,第四代传承人周军辉介绍:周氏正骨起源于清末,主要分布在许昌县尚集镇一带,是当地周氏家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摸索、完善而形成的中医治疗骨伤的有效方法,至今已经具有相对独特和完整的医疗方案。对骨伤的治疗在当地比较有名气,也是中医文化的家族传承。
周军辉为考察团出示家族行医历史资料,就周氏骨科的服务经营现状向老字号考察团做了详细介绍,向考察团汇总了周氏骨科的祖传正骨资料,以及为持续长久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和努力。
✍🏻✍🏻✍🏻
临近中午,考察团来到申报老字号的丈地迎清斋,老字号申报人杨书明是第四代传承人。丈地羊肉汤属于知名餐饮,丈地村经营丈地羊肉汤的饭店多达几十家,杨书明的“清迎清斋”比较知名,当地人和周边的很多居民都特别喜欢迎清斋的特色羊肉汤。
对丈地迎清斋的考察从人员询问,申报人讲述,到老物件展示,李士英主任对迎清斋的运营对照申报人提供的材料细致耐心,对民族品牌在餐饮业大环境下的生存现状,发展策略做了细致了解,并当场在店堂为申报人杨书明做了申报资料的申报问题指导。
✍🏻✍🏻✍🏻
中午休息半小时,立即马不停蹄赶往建安区河街乡,许昌康利世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文锋腐竹”申报了老字号。申报人邢国彬是第四代传承人。
河街作为腐竹之乡,是建安区的明星乡镇,河街腐竹是许昌的特产辐射全国;河街腐竹,是许昌人乡愁中的符号。在康利世纪食品有限公司,对河街腐竹的制作、经营运作做了大致了解记录,见一斑而窥全豹,愿河街腐竹走向世界,带动建安区经济大发展。
据接待考察团的企业经理张涛介绍,河街文锋腐竹溯源,在清代历史就有记载;文锋腐竹传承至第四代传承人邢国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并提出口号“为做百年老字号企业而努力奋斗”。产品绝不以次充好,糊弄顾客,也因为对产品的严格把关与质量要求,得到广大媒体的关注 。荣获“2017年度践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优秀企业”、“十佳特色农产品品牌”等。为使许昌腐竹发扬广大,让外国朋友品尝到许昌腐竹,邢国彬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获得国外客户一致好评与喜爱。
考察团在张涛的带领下实地观看了正在建设中的新的生产线,从新生产线讲述企业的经营规划,发展前景,在现场笔者能感觉到企业的发展规模……
这家非公有企业成立了党支部,在党建办公室,企业经理张涛为考察团一行人描述了“为创百年老字号努力奋斗”的企业蓝图……
✍🏻✍🏻✍🏻
结束后直接去同在河街乡的许昌兵颜之源食品有限公司,考察申报老字号的“河街李门老张家腐竹”。
老字号申报人张颜是第四代传人,张颜带领考察团观看了老张家保存的祖传腐竹作坊,家族制作腐竹的历史记录,据张颜介绍,河街李门老张家腐竹已经有百年历史。
本世纪初治理环境污染,所有制作腐竹的小作坊统统关闭。为响应国家号召保护环境,又不至于腐竹制作停顿,张家腐竹第四代传人张颜积极探索腐竹制作新工艺,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进天然气蒸汽机技术制作腐竹,还创建了许昌兵颜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与热炼厂合作,利用热炼厂废弃的热水加工生产腐竹,变废为宝,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质量。目前,“老张家腐竹”远销省内外,这一传承百年的老招牌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
魏都区申报老字号的“洪德宝茶馆”位于铁东街南口,在魏都区有年纪的人大多都知道这家老茶馆。
老字号申请人巴根祥是洪德宝门婿巴武德的二儿子,坐在茶馆中,慢慢为考察团讲述茶馆历史,茶馆起源于清光绪年间……
在这间具有浓浓七八十年代氛围的老茶馆,巴根祥为考察团展示了祖传的各种茶具,茶具各式各样,茶具的年代久远,这是一笔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财富,李士英主任对茶馆的现状,经营方式,未来的方向,和巴德祥做了比较细致的沟通指导。
至此,老字号考察团一天的考察工作完成结束,告别巴德祥,一行人马不停蹄重返河街,完成河街腐竹考察的后续工作手续,竟然意外的知道一个百年历史的老屋,还有人在居住,这是后话……
老字号的考察就是对申报老字号单位和个人历史文化的考察,在河街乡腐竹厂,看到很多的妇女职工在分拣和包装腐竹,笔者说,这种乡镇企业能安排很多乡亲乡邻就业,每一个就业的人后边都有一个家庭,这样也是间接的带动乡邻劳动致富,这是乡镇企业对乡镇的贡献。李士英主任说,为他们申报老字号服务,就是我们对他们的支持,也是我们老字号专委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