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魂梦游天山营
文/高光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纪念日之际,谨以此拙作献给曾经和正在天山服役的军人们,并向骑一师一团特务连的战友们问好!
引言
四十年前把军参,
天山北麓把家安。
部队生活刻心中,
梦里军营常复返。
…………. ……
恍惚飘荡回天山,
前进牧场雪漫天。
八一军旗迎风飘,
眼前就是骑一团。
第一章:部队变化
自建营房齐排列,
礼堂高耸貌巍然。
道路笔直宽又平,
两旁松柏傲霜雪。
营房屋顶盖楼板,
院子都用水泥墁。
宿舍高大敞又宽,
合金门窗自开关。
暖气片把火墙换,
太阳热能自供暖。
出门再不上台阶,
“地窝子”成博物馆。
营房功能有改观,
功能齐全不一般。
锅炉餐厅小礼堂,
厨房紧连炊事班。
部队伙食大改善,
四菜一汤家常饭。
餐时饭菜桌上摆,
再不跑步去打饭。
全连开会不用站,
百十个人坐不满。
政治学习军事课,
记个笔记也不难。
主席台当小舞台,
自演节目自己看。
除夕八一国庆节,
集体舞会能联欢。
福利设施有改观,
自来水到各个班。
各班都有盥洗间,
再不拉水把冰搬。
浴室洗衣甩干机,
雨天衣服也能干。
光能热水全天供,
洗衣洗浴再不难。
电脑电话各班安,
现代通讯真快捷。
假日亲人能通话,
再不盼信等一月。
业余生活大改善,
棋牌娱乐图书馆。
读写吹拉弹唱跳,
象棋围棋都能玩。
第二章:训练学习
三九地冻天更蓝,
雪地一片绿橄榄。
司令部前阅兵场,
战士训练不畏寒。
羊皮帽子红星闪,
反毛皮鞋踏白雪。
崭新军装红领章,
特务连在练队列。
队列整齐歌不断:
向前向前勇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
军歌团歌震天山,
军号嘹亮声激越。
犹如当年开国典,
天安门前受检阅。
练兵就是为实战,
温室哪能育松柏。
野营拉练老风口,
驰聘浩瀚戈壁滩。
一边走来一边看,
越看心里越喜欢。
忽感一股春风来,
严冬变成七月半。
三伏骄阳火一般,
一排刺射又投弹。
二排格斗战犹酣,
好似抓捕乌斯曼;
三排架桥又开山,
就像抗美助越南。
犹似当年大比武,
实为维和来备战。
体操队员杠上翻,
请我老兵来示范。
动作标准如当年,
赢得将士齐赞叹。
政治教育有党管,
部队依然是大学。
军事政治文化课,
现代国防美胆寒。
学习毛选和报刊,
效仿雷锋和王杰。
马列思想来武装,
彻底改造世界观。
为国为民守边关,
帝修资私一起反。
四好连队五好兵,
能文能武红又专。
军地人才培训站,
各种技术都能学。
部队当兵是英雄,
复转地方是好汉。
第三章:战友情深
少小离家把军参,
部队就像家一般。
战友深情军营铸,
魂牵梦绕在天山。
我家陕西你河南,
他家河北他湖南。
兄弟民族维哈回,
北京娃和甘肃汉。
还有江西和四川,
吕梁沂蒙长白山。
五湖四海好青年,
保家卫国聚天山。
同吃同住同苦甘、
训练施工打土砖。
养鸡喂猪当羊倌,
站岗值勤结金兰。
学习文化学马列,
种粮种菜学做饭。
乌苏沙湾下巴湖,
朝夕相处共悲欢。
班长促我入党团,
教我缝被洗衣衫。
倘若受伤或有病,
排长端来病号饭。
一家受灾遇困难,
全连战友都捐款。
一旦家中有信来,
全班同志争相看。
夜晚营区月光淡,
新兵老兵把心谈。
一帮一来一对红,
优良传统代代传。
革命大家有温暖,
情同手足不一般。
不觉几年服役满,
难舍难分挥泪别。
忆往昔激情岁月,
望未来美好期盼。
战友情像天山松、
天山雪莲般纯洁!
第四章:团史回顾
快步来到团史馆,
光辉历程重浏览。
历历在目心激荡,
革命激情重又燃。
部队初建在延安,
首长就是刘志丹。
白马连队驰圣地,
不断壮大和发展。
抗日转战太行山,
日寇闻风就丧胆。
保驾中央“亚洲部”,
陕北消灭胡宗南。
保卫延安建功业,
开国大典有我团。
天安门前受检阅,
光荣历史后世传。
剿灭土匪到甘南,
挥师西藏去平叛。
戌边屯垦新疆驻,
备战备荒进天山。
施工营建为备战,
天山公路南北穿。
粉碎“东突”搞分裂,
活捉头目乌斯曼。
抗击美帝助越南,
世界高峰登过山。
野营拉练我部创,
全军效仿美名传。
将军师长出我团,
优秀干部涌不断。
毛题“这样训练好!”
永远激励骑一团。
第五章:战友重逢
匆匆走来是师长,
四目相视拥抱长。
常与贤弟梦中见,
今日是否在梦乡!
师长忙给大家讲,
他是我的老班长。
朝夕十年情谊深,
是他介绍我入党。
是他处处把我帮,
他当连长我排长。
那年部队大裁军,
主动要求到地方。
国企几年下了岗,
商海拼搏自己闯。
两鬓霜染花甲过,
仍是私企董事长。
战友设宴在牧场,
饮酒叙情诉衷肠。
追忆军营乐与苦,
共话战友情义长。
一件件来一桩桩,
好像电影在回放。
仿佛回到二十几,
忘了两鬓雪与霜。
战斗英雄老团长,
现在是否还健康?
连长如今在哪里?
班长还在当村长?
“坦克”还如当年壮?
“火箭”是否还廋长?
“黑子”仍然在北京?
“铁匠”安家在新疆?
思念战友与首长,
电信联系常来往。
三五十年一挥间,
何时重聚天山上?
第六章:缅怀先烈
值班参谋好精干,
酷似已故刘副班。
他是刘兄墓生子,
名字就叫刘天山。
那年施工在天山,
战备公路北穿南。
炮声隆隆飞石滚,
刘兄救我遇了难。
全连官兵痛欲绝,
连续几餐没吃饭。
刘嫂当时已怀孕,
生产就在下一月。
侄嫂生活在河南,
抚恤不足我补贴。
天山立志继遗志,
十七就接革命班。
师长沉痛一席谈,
历历往事脑海翻。
先驱先烈为国家,
舍生忘死洒热血。
人民幸福国家安,
无数先烈拿命换。
先烈事迹要牢记,
忘记过去是背叛!
流水兵铸铁营盘,
一茬一茬往青返。
此生当兵不后悔,
驻过天山无遗憾。
烈士墓前躬身站,
天山特曲杯斟满。
世间若能有轮回,
来生再聚把军参!
尾声
战友送我离天山,
双手緊握依依别。
亲爱的战友再见,
再见圣洁的天山!
我对天山高声喊,
第二故乡大天山。
神圣庄严绿军营,
一生爱你到永远!
………………….。
忽听耳畔有人喊,
又觉有人把被掀,
赶忙坐起睁眼看,
原来老伴在发难:
你在梦里把谁喊?
什么“妖精”把你缠?
老老实实快交代,
不然和你没有完!
………………….
—— 高光生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二日完稿
二0一二年七月十七日修改
二0一九年十二月又改诗名和结尾。
原新疆8011部队特务连一九七一年兵(给养员)


作者简介

高光生,男,1951年生,陕北米脂人。插过队、当过营业员、当过兵、上过成人大学、收税半生退休、提前离岗打工十多年。业余爱好读书写作,作品曾发表《米》杂志等刋物。


主审/孙成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