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11月27日,《河南日报》专版以《“红色引擎”激发城市治理新活力》为题报道许昌市魏都区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做法。现将文章予以转发交流。
居家式养老、网格化治理、“一站式”服务惠民便民、“一网式”通办高效快捷……走进许昌市魏都区,近年来身边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无不让群众拍手称快。而这些幸福感来自何处?答案就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魏都区地处许昌市主城区,城镇化率达到96.3%,从党建维度看,是典型的以城市基层党建为主的城区。去年以来,魏都区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服务为先导、便民为核心、幸福和谐为理念,深入推进“创建五好党组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示范行动(简称“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构建了全区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不仅让居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共驻共建共商共享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魏都区西关街道许烟社区党支部书记侯晓一忘不了自己走马上任时,社区办公还局促在一个只有两间房的车库中,“赶到群众办事集中时,排队的长龙顺着道路排到居民院子里”。
可如今,这个昔日办公面积不足80平方米的小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成为许昌市阵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社区,以往社区建设不规范、功能不完善的局面一去不返,不仅社区干部服务群众更有底气,还吸引了许昌城市基层党建学院落户此地。
“我们对标社区创‘五好’的要求,聚焦聚力‘头雁作用发挥好、职业队伍建设好、阵地功能发挥好、基层治理能力好、服务群众实效好’等5个方面,让居民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都能在‘家门口’得到满足。”侯晓一说,现在社区设有便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七中心”,实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理50多项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室外球场、群众文化大舞台,活动场地达到1.8万平方米,成为群众的健身“打卡”地。
作为一个典型的企地共建社区,许烟社区所辖的2250户居民中,80%以上为许昌卷烟厂的离退休职工及其家属。为了实现“创五好、强双基”的要求,他们积极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驻区单位报告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在职党员报告参与社区活动情况;驻区单位和社区相互服务),先后有许昌卷烟厂、许昌市中心医院等4个共建单位的5个党支部、481名党员到许烟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活动。
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与许昌卷烟厂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利用许昌卷烟厂的场地资源,强化阵地,提升服务,构建起党建引领、社区协调、群众参与、共驻共建共商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抓基层基础,要做优社区、做强街道。“市委、区委依法授予街道党的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等7项能力;下沉街道50项业务审批事项,下沉社区44项业务审批事项,全面支持我们开展工作。”五一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康蕊说。
按照“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发展质量好、基层治理好、服务群众好”的乡镇“五好”标准,魏都区委减少了街道22项考核任务,取消招商引资任务,“文件会议”同比下降30%以上,取消社区14项评比达标事项,通过“减负”让街道社区腾出更多精力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在增效方面,通过赋权、扩能、减负,真正使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实现了“机关围着基层转,上级围着下级转”。
“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不减的是责任,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康蕊介绍,五一路街道健全完善了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庭院、楼栋七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动体系,许昌市政府办公室、魏都区财政局等26家单位的1023名党员到社区报到,签订双向服务清单34项,许继花园10部老旧电梯更换、街头游园建设等一系列难题得到解决,在党建融合、工作融合中实现“满园春色”。
“五网融合”彰显魅力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
“这事儿要是放在从前,得跑好几趟,好几个工作日才能办好。”10月19日,赵海潮拿着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材料,到西大街道府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二孩生育证,从录入信息到办理完成,仅用了3分钟。她禁不住感叹:“现在办事儿可真方便!”
赵海潮在家门口体验到的便捷与高效,得益于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得益于魏都区“五网融合”智慧党建平台的运用。
“平台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由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行政审批、社区管理、便民服务五大系统组成,实现了‘社区信息一网采集、社区事务一网办理’。”府后社区党支部书记菅聪聪说,“现在,从优抚低保、劳务保障,到计划生育和各种缴费代购等,群众不出社区都能快速办结。”
为了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魏都区按照200户到300户的标准,将全区86个社区细化成620个责任网格,将全区58个职能部门的62项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网格,实行网格“日巡查、日报告”的工作制度。
“每天上班,我都会先用网格手机签到。”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党委副书记万微微说,社区干部或网格长在网格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城市管理等问题,会第一时间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上传到“五网融合”智慧党建平台。基层能够解决的就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利用平台直接上报至各职能部门。
“责任单位会在规定时间内办理事件并将办理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平台还会对每个事件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万微微介绍,通过平台,不仅形成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结果的闭环,还免去了社区干部层层上报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一社区居民寇素琴阿姨对平台的运用非常满意。“前一段时间,我们家属院的垃圾无人清运。我们把问题反映给网格长,很快垃圾就被清走了。”寇阿姨说,这些年,从停车难到广场舞扰民等,小区里好多烦心事都这样被化解在“网上”。
通过民生大数据监督平台的终端,居民不仅可以查询相关政策,了解民生资金、三资公开情况等,发现问题还可以一键举报至相关部门;居民的手机上,各种智慧社区APP、公众号、便民服务微信群等,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实现社区事务一点即知,发现问题一说就办……
“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魏都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柴凤祥说,魏都区“互联网+大数据”与基层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已经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区党建享誉全国坚持以居民获得感为落脚点
15分钟能干什么?在魏都区,不少居民这样回答——
“公园健身!”退休职工胡晓伟快人快语。每天一早,他总要去西湖公园锻炼,“这是‘家门口’的免费‘健身房’,玩一玩健身器材,打上一趟太极拳,浑身轻快!”
“读书充电!”赵丽君是魏都区智慧阅读空间的常客,她感叹新变化:“出了小区就入书海,刷下身份证,琳琅满目的书籍随便看。”
“去生鲜店买菜!”65岁的王玉华爱逛小区旁新开的便利店,“鲜菜有几十种,还能送货上门,10多种服务全免费,格外方便”。
“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便民圈”……一个个“为民服务圈”,映射出魏都百姓的幸福生活。“老许昌”苏金昌说:“是创新社区基层治理带来了城市蝶变,让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魏都区委把社区党建作为核心主题,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使基层党建在服务发展中更有力、在服务群众中更有效。
“奋进正当时,党旗别样红。”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介绍,自2019年以来,站在全国党建评比的舞台上,魏都区先后获得了8项“国字号”荣誉,不仅展示了魏都区党员干部勇争一流的时代风采,而且奏响了魏都区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魏都区荣获“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称号,成为该批次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实验单位;
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获得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成为许昌市唯一的获奖单位、全省唯一的获奖街道办事处;
魏都社区春晚荣获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最高奖——“特别贡献奖”;
由魏都区委组织部上报的《党建引领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案例,荣获“2019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奖,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应邀出席第七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圆桌对话访谈,向全国介绍魏都的经验;
魏都区《“五网融合”智慧党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架起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高速路”》创新案例荣获“全国优秀案例”奖,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县(市、区);
党员电教片《永远的老妈妈》先后在3项全国性的大赛评比中斩获殊荣,进一步擦亮了魏都党建的品牌……
“一项项‘国字号’荣誉的背后,彰显的是魏都区党建载体品牌化、社区服务特色化建设的魅力。”魏都区区长李朝锋表示,“有了‘五网融合’,才有了‘网格一呼、马上就办’的高效;有了‘居民公约’,才有了‘主动参与、化解难题’的实效;有了‘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才有了‘为民惠民、提升幸福’的成效。”
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全域争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今年以来,魏都区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争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方案,倒排工期,目前正挂图作战,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在城市街道、社区,重点围绕“创五好、强双基”活动,着力解决一批基层组织自身突出问题和基层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在机关,魏都区将今年确定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推行“五化”管理,防止出现“灯下黑”问题;
在学校、医院,该区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体制,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突出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新兴领域,该区积极探索“楼宇社区”“商圈社区”“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建在协会上”等党建模式,推动党的一切工作进党支部见成效。
面对疫情,一个个佩戴党徽的党员冲锋在前,在守土担责中彰显初心;在社区庭院,一支支党员服务队问忧解难,在为民服务中践行使命;在广场游园,一群群舞蹈爱好者翩翩起舞,在欢声笑语中诠释幸福……在党旗的引领下,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魏都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事业普惠群众,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等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今年1至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增长0.3%;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2.6亿元,占年度计划85.5%;民生365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序时进度167项,完成率达到96%。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李朝锋说,魏都区广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务实的态度、从严的要求、担当有为的精神,通过“创五好、强双基”等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魏都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