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散文)
霜染乌桕红于枫
一提到红叶,人们心目中恐怕是非丹枫莫属吧?但最让我痴迷入境的却是家乡的乌桕!
乌桕,一种落叶乔木。李时珍说:乌喜食其子,其木老则根下黑烂如臼,因以名之。
我们老家叫它木梓树。
千百年来,乌桕对于人类总是无言的关怀和奉献,诗云:“山村富乌桕,枝丫蔽田野。
榨油燃灯光,灿若火珠泻。上烛公卿座,下照耕织者。”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可作行
道树,遮荫蔽日,可栽植于景观带,供人观赏;乌桕花,可酿蜜;乌桕木白色,坚硬,木
质细密,不翘不裂,纹理美观,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根皮可以治疗血吸虫病、
毒蛇咬伤;乌桕叶子含有单宁,可以做黑色染料;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
油漆、油墨等用;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
蜡烛等。我小时候就曾经用竹签裹上一层薄薄的棉花,伸进煮得滚开的桕油里,然后缓缓
地取出来,桕油凝固点很高,在常温下很快就在竹签上凝固成一层白蜡,就这样周而复始,
最后就制作成功一支蜡烛了,如果在桕油里加上不同颜色的染料,就能够制作出带色的漂
亮蜡烛。
说起乌桕,话题意犹未尽。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说不定指的就是乌桕呢!因为王端履在《重论文斋笔录》注
云:“江南临水多种乌桕,秋叶饱霜,鲜红可爱。诗人类指为枫,却不知枫生山中,性最恶
湿,不能种之江畔也。此诗‘江枫’二字,亦未免误认耳。”的确,枫树不生长在水边这是
不争的事实。凭我的亲身亲历,乌桕经过秋天的洗礼,在夕阳下火红欲燃,红得妖娆,惊
心动魄。在很长时间里,红叶成了枫叶的代名词,这也许是乌桕名字不好听,不如枫叶入
诗吧?所以我想肯定有好多关于“枫叶”的诗,实则赞美的是乌桕才对。不是有“家住枫
林罕见枫,晚秋闲步夕阳中。此间好景无人识,乌桕经霜满树红”吗?更有陆游曾在诗中
赞叹“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耶!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秋霜这个大自然赐予的美容师,水的精英,冰的灵魂。“青女素
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果没有了秋霜,天神青女和月中嫦娥还能在寒月冷霜中争
妍斗俏吗?无论是枫也好,乌桕也罢,如果没有了秋霜,还能有红于二月花的红叶吗?

作者简介:
韩启纲,笔名韩仁斌,男,教授。湖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宜昌一中、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毕业,现居上海。文理兼收并蓄。从事理工时,完成多项科研任务,获得过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过国家专利并获天津市第五届优秀发明奖;出版《计算机模糊控制技术与仪表装置》等专著三部;曾被评为天津市高教局先进工作者;被《中国专家人名词典》等10多种文献所收录;被收录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名典》;《雄风娇子宜昌来》等。业余从文时,创作和发表诗词、散文、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上千首、篇,其中《[原创](七律)新农村见闻》获得了上海市征文律诗类唯一最高一等奖;出版了《岁月流泉》韩启纲教授文集

有福之星(张福君),热爱朗诵,爱好广泛,在多家文学平台做主播。性格开朗,微笑的面对生活,希望用声音能表达创作者创作的情感与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