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走进三峡
作者‖徐静(湖南.祁东)
三峡的起始点,因疫情期造成的因素,这里的游客并不多。我们轻松地登上了,并不陡峭山顶的至喜亭上,遥望江面缓缓行驶的船泊,看被水截开一分为二的青山,听潺潺的流水声,船舶的鸣笛声,在山谷中回荡,心情特别舒畅。三逰洞周围的石碑上,雕刻着古代诗人的诗篇,读后赏心悦目,让人惊叹赞美,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一面,是洞的对面桥下,一根绳索挂着一个杂耍的人,倒头在江上桥下悬空翻腾,令人感到恐惧。而屈原宗祠的建筑古风古貌,诗人的爱国情怀,深深的感动许多游客,人们纷纷祭拜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今年8月20号这天,是三峡建库以来,遭遇到的最大洪峰,几天以后,我们登上了轮船,仍可以看到洪水涛涛,江面杂物横飘,两岸草木被淹过的痕迹,只有那截断万里长江的三峡大坝,纹丝不动,依然挺立在山河之间。
夜观三峡,霓虹闪烁,在璀璨的灯火照映下,大坝就像一座海市蜃楼的宫殿,隐影在夜空中,时现时隐,雄伟、美丽、壮观。
坐车经过西陵长江大桥,转换了四次电梯,终于登上了三峡的最高峰。站在监测标志台上,瞰望三峡大坝周围的建筑及山山水水,脚下圆形的喷池与大坝开启的泄洪,形成了独特的水岸风貌,看到眼前称霸中国的大坝,我手举红旗,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地高呼,“中国万岁!人民万岁”。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工程。这里的一物一砖一建筑,凝聚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为防洪、航运、灌溉、蓄水、发电,他们献出青春,甚至生命。大坝建成后,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福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开拓者,三峡大坝,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作者简介:徐静,退休工人,湖南省祁阳县大村甸人,中国某艺术家研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优秀作品奖,诗词散文发表在各诗刊和都市头条,曾获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及各种誉荣奖项,不求名利,喜爱旅游,只求在每天练习书法,写作中充实自己。

